席曉峰
摘 要:高中通用技術課是近年來新設的教學課程,也是新課程的亮點之一。由于開設時間不長,常見的問題就是教師只管講,學生只會聽,學生“聲音失場”導致缺乏學習通用技術的興趣與積極性。因此,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充分注重學生的主體性,使課堂呈現富有生機的“生態(tài)之美”?;谏鷳B(tài)理念的對話式教學為探究視角,主要講述對話式教學滲透高中通用技術教學的重要性,通過對話教學的策略與實踐達到師生、生生間的和諧統一,使通用技術課堂散發(fā)“生態(tài)”的清香。
關鍵詞:對話式教學;生態(tài)之美;探究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
當前我國大力推廣素質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實踐探索的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目標。但是在現實的教育下,教育重點卻與之背道而馳,大多高校注重學生考試成績、達標數量,卻忽視了對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因此面對新開設的通用技術課程,學校和老師要站在國家、學生的角度,重新定義教學意義,深刻研究高中通用技術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深遠影響。
一、審視:拒絕“一言堂”,喚醒學生的“嘴巴”
當下的高中通用技術課堂大多時候都只有教師的聲音,學生一是不敢說,二是不會說,基于生態(tài)理念的“對話式教學”,教師應鼓勵學生在通用技術課堂上發(fā)表個人見解。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基于對話式教學下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給學生提供一個合理發(fā)表言論的平臺,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豐富課堂,活躍課堂,以實現建設生態(tài)課堂的目標。
二、策略:多種手段教學,營造課堂“生態(tài)之美”
(一)重視師生互動,培養(yǎng)師生情感
著名學者滕守堯認為:“對話是一種平等、開放、自由、富有情趣和美感、時時激發(fā)出新意和遐想的交談?!被谏鷳B(tài)理念下的對話式教學最重要的就是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師生互動。良好的師生互動有利于通用技術課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可以利用圖片、文字或者視頻進行教學,提升互動效果。學生通用技術的提高離不開師生之間的知識探討與交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知識積累與通用技術技能培養(yǎng),雖然說通用技術的提高離不開理論知識的輸送,但是一味地輸送忽視學生思想上的理解,就會導致“入不敷出”。因此在課堂上,教師首先要學會將理論化抽象為形象,以生動語言加強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其次,在課堂交流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進行“一對一”式的輔導,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理解水平,教師要盡量減少差異,讓每一學生都能聽得懂。教師也要時刻關注學生學習通用技術的情緒,注重學生的情感交流,尤其在通用技術課上要善于感受學生回答問題的語氣,以此來判斷學生近期的學習情況。教師要經常與學生進行交流以培養(yǎng)師生情感,讓學生主動說出個人的學習情況與近期的學習狀態(tài)。
(二)創(chuàng)新導入教學,活躍課堂氣氛
每一門課堂都有其獨特而又相同的第一章——走進教材,大多數教師在開講前都會忽視“走進”教學。其實第一章走進教學對于新開設的課程是異常重要的,它不僅是打開通用技術的大門,還是一條通往通用技術的通道,便于今后的教學與學習,因此教師在實際的通用技術教學中一定要重視第一章。例如,教師首先要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通用技術,讓學生感到通用技術并不遙遠,因此要深刻講解通用技術的運用與其價值;然后,教師就需要轉換位置,留給學生對通用技術運用展開充分想象的課堂時間,讓學生敢于上臺演講,營造出課堂交流、課堂演講的氣氛。
(三)加強自我對話,挖掘學生潛能
自我對話指學生對自我的前見、個體經驗、觀點等進行的反思性理解。生態(tài)理念下的通技課堂,新課學習前,學生主動對話文本,基于自己的前見主動提出問題;課堂上,生生之間、小組成員之間分享彼此的想法,接受來自同伴與教師的質疑;課尾,學生自我對話,解決課前提出的問題,形成新課學習中產生的新問題、新觀點,促進對知識的深層理解。學生通過自我對話、自己梳理、自行調整,向他人開放思想的同時將在一定意義上催生新的學習行為。
三、實踐:追尋對話教學“生態(tài)之美”
追求“生態(tài)之美”是事物固有規(guī)律的體現?!兜赖陆洝诽峒埃骸叭朔ǖ?,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就是生態(tài),是無須外在的條件和力量的過多干預的。同樣,追求對話教學的“生態(tài)之美”強調真實、靈動、率性,在和諧的狀態(tài)中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在與老師、同學、課本的“對話”學習過程中自然而然建構知識,實現生命成長。
(一)以問激說,讓學生能有效“對話”
以技術與設計第四章第一節(jié)《發(fā)現問題》教學為例,先通過PPT展示實物圖片,然后讓學生討論自己的發(fā)現,以下即為實際的師生對話:
師:你們得出最明顯的發(fā)現是什么呢?
生1:我們討論發(fā)現樹上都被裹了稻草。
師:那你們知道樹上為什么要裹稻草呢?
生2:應該是為了在冬天的時候保暖吧。
師:說得好,不僅人與動物在冬天要保暖,植物也不例外,稻草就像是樹的棉衣,可是除了保暖就沒有其他的作用了嗎?我們穿的棉襖只有遮住肚皮來保暖的作用嗎?可以防塵嗎?還有誰知道,請說。
(學生大笑)
生3:我們組討論得出人穿衣服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防塵以保護身體,樹裹稻草的另一個作用就是防蟲。冬天的蟲子為了保暖會爬下樹到泥土里,可是當樹上綁了稻草,蟲子只需要爬到草里面就好,我們到時只需要將草拿走,蟲子自然就離開了。
師微笑:大家掌聲鼓勵,分析得很好,這就是在樹的周圍裹上一層稻草的全部作用。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還可以發(fā)現其他有趣的事情,而這些只需要動一動你們愛發(fā)現的眼睛與愛思考的頭腦。
如此,師生間通過輕松活躍的課堂對話,課堂生動了,學生通過觀察圖片進行分組討論,在老師提問后主動探究,這樣不但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還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與對話能力。
(二)以創(chuàng)活思,讓學生能深刻“對話”
通用技術的學習就是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通用技術教師在教學中要適時地引導學生迸發(fā)靈感、理性思考,不斷引導學生對問題多作思考,將問題靈活轉化,提出更優(yōu)化的新辦法,通過“對話”讓學生獲取靈感迸發(fā)的感覺與大腦高速運轉的激情。
以技術與設計第五章《方案的構思方法》教學為例,教師首先要求學生自己設計一款適用性強的多功能工具盒,要外表精美、功能豐富,還要有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考。我通過PPT展示一幅設計圖,如古時候王室藥柜,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之后再讓學生構思設計。通過參考藥柜的內部設計便于取藥、分類的高實用性,學生設計的藥匣子讓我眼前一亮。
師:大家來各自說一說自己組內的設計。
生1:我先來,我們組經過討論后發(fā)現生活中蜂窩的形狀利于保存蜂蜜,那么將藥匣子做成蜂窩狀,就能最大化地利用內部空間,更大作用就是透氣,利于草藥的長期保存。
生2:我們組討論后想到的是將藥匣子的前后都開門,在中間利用隔板擋住,避免前后藥的混淆,也方便取藥。
師(提出更高的要求):你們的想法都是基于藥匣子放在房子的中間,卻不是墻邊,并且取藥需要來回地多處尋找,多有不便,誰還有更好的設計理念?大家可以再討論討論。
學生再次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熱烈的討論,營造出了積極學習、思考,充滿活力的氛圍。有的同學拿起手中的文具盒向組員展示自己的創(chuàng)意,認真聆聽組員的意見。
生3:可以試著讓藥匣子轉起來,讓藥匣子的四面都可以抽出抽屜。
師:這個創(chuàng)意很好,四面開門大幅度減少了取藥的時間,且兩個抽屜之間的距離短,便于迅速換藥,打破常規(guī),大家掌聲鼓勵一下,還有其他更好的方案嗎?
大家左右互看對方,努力構思,還有的同學難于口述自己的創(chuàng)意,就認真地在白紙上畫出自己的構圖。
生4:老師,我覺得在剛剛那位同學的創(chuàng)意基礎上還能改進加強,大家都知道文具盒不止只是長方體,還有筒狀的,我同桌的筆筒設計巧妙,巧在上面有幾個弧形抽屜不似一般抽屜是抽出的,而是通過另一邊的軸帶動旋轉打開的,前面有同學的蜂窩式設計,我們可以將二者結合,就將藥柜做成蜂窩狀,抽屜做成小蜂窩狀,根據筆筒設計由旋轉開啟,如此設計不僅創(chuàng)意十足,而且更像是一個藝術品。我將其框架圖畫出來了,麻煩老師投影,謝謝。
將草圖投影后,同學們看后紛紛贊嘆他的創(chuàng)意,主動鼓起掌來。
師總結:同學們的想法都很好,尤其是最后一位同學結合了其他同學的創(chuàng)意,這點值得我們學習,說明我們在創(chuàng)造過程中合作的重要性,我希望大家在學習上也能團結向上,我還希望每一位同學別讓自己的設計荒廢,大家可以試著畫出草圖,利用課余時間大膽創(chuàng)作自己的設計,如若創(chuàng)作得好,你們還可以申請自己的專利哦!
通用技術教師需知教學是否到位并不是在于知識講解的是否充分,而在于教師在教學中是否引導到位。強加給學生仍然不是他自己的,只有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知識才能將所學化為己用。在通用技術的實際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會“對話”,更要讓學生學會深刻“對話”,提高學生個人的綜合能力。
高中通用技術教學的“生態(tài)之美”是一種值得追求的教學藝術境界,教師要不斷積累教學智慧,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在通用技術課堂上也要增加對話式教學手段,樹立建設生態(tài)課堂的意識,不斷引導學生樹立探究意識與創(chuàng)新意識,不斷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與實踐能力,并讓學生能夠主動投身于通用技術的學習中。期待通技課堂能呈現出流轉自如的“生態(tài)之美”。
參考文獻:
[1]王娟.通用技術課程實施中的若干關鍵問題[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5(21).
[2]金宗強.王海霞.淺談高中課堂教學中的“師生對話”[J].西藏教育,2014(11).
[3]酈燕君.高中通用技術課堂對話教學初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誗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