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春燕,李薇
(江西省宜春市人民醫(yī)院耳鼻喉科,江西 宜春市 336000)
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為耳鼻口科常見病,早期多以藥物作保守治療,對于一些藥物治療達不到理想療效的患者,臨床多以鼻內(nèi)鏡手術進行治療,此術法不僅可以將病變的黏膜與鼻息肉有效清除,還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恢復鼻腔的引流與通氣功能,并且此術法給鼻腔及鼻竇正常生理功能所造成的影響也非常小,因此,此術法可謂是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最有效的術法[1]。但是,一些患者因長時間保守治療無效才采取了這種術法,對手術療效并不信任,存在著依從性差、術后復發(fā)率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的問題,因此,需要通過臨床護理來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本文選擇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50例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鼻內(nèi)鏡術患者,試探究護理干預給其術后康復帶來的影響。
1 1 臨床資料 擇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50例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全部采取鼻內(nèi)鏡手術進行治療。按照患者采取的不同護理方法將其分為兩組,每組25例。對照組中男14例,女11例;年齡28~78歲,平均(53±25)歲;病程3~7年,平均(5±2)年。研究組中男13例,女12例;年齡29~77歲,平均(53±24)歲;病程2~8年,平均(5±3)年。對比兩組患者的年齡分布、性別構成、病程長短等,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進行統(tǒng)計學對比。
1 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術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對患者的病情變化進行密切觀察,對有明顯焦慮抑郁表現(xiàn)的患者采取心理疏導,給予其健康宣教。研究組在常規(guī)措施基礎上,行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包括:①鼻腔護理:術后為患者取半臥半坐體位,將床頭抬高,以減輕鼻腔氣流刺激。為避免患者鼻腔血管破裂出血,應指導其學會正確的打噴嚏、咳嗽方式;此外,應在術后2天左右將鼻腔中填塞的醫(yī)用海綿拔除,并將鼻腔中的積血與血痂以吸管吸除干凈,隨后使用含有地塞米松、慶大霉素以及溫鹽水的沖洗劑沖洗患者的鼻腔,每天1次,以達到預防感染的目的。②飲食護理:為患者安排富含蛋白質(zhì)、各類維生素的食物,務必清淡且易消化,以半流質(zhì)食物為佳,禁食辛辣刺激性、粗硬、過燙的食物,每天少食多餐,盡量多飲水[2]。③認知護理與心理護理:為不同文化水平的患者采取恰當?shù)慕】到逃绞?,將疾病相關知識、麻醉方式、手術流程以及配合要點告知患者,提高其對慢性鼻竇炎鼻息肉及鼻內(nèi)鏡手術的認識,消除其負性心理。同時,還可以加強與患者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密切關注其情緒變化,為其提供針對性的心理輔導,消除其不良心理。若發(fā)現(xiàn)患者有異常表情,則應詢問其感受與需求,并盡可能滿足,以提高其心理舒適度,使其更加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④出院指導:告知患者在院外的各種注意事項,定期隨訪,跟蹤患者的恢復狀況,并定期通知患者回院復查。
1 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術后康復率與鼻竇鼻腔評分,其中鼻竇鼻腔評分使用“鼻腔鼻竇結局二十條”進行測試,分值越高則患者鼻竇鼻腔情況越差,反之分值越低則患者鼻竇鼻腔情況越好[3]。術后康復效果判定依據(jù)為:①顯效:相關癥狀全部消失,鼻內(nèi)窺鏡檢查可見鼻竇口有良好的開放性,無膿性分泌物;②有效:相關癥狀有所改善,鼻內(nèi)窺鏡檢查可見鼻竇鼻腔依然水腫,有少量的膿性分泌物;③無效:相關癥狀改善不明顯,鼻內(nèi)窺鏡檢查可見鼻竇口未開放或開放性極差,有大量膿性分泌物。治療總康復率=有效率+顯效率[4]。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1 術后康復效果。研究組的術后康復率為9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000,P=0.005<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康復效果對比[n(%)]
2 2 鼻竇鼻腔評分。護理前兩組患者的鼻竇鼻腔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護理后,兩組患者的鼻竇鼻腔評分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組的鼻竇鼻腔評分遠遠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鼻竇鼻腔評分對比(±s)
表2 兩組鼻竇鼻腔評分對比(±s)
分組研究組(n=25)對照組(n=25)t值P值護理前21±8 21±9 t值6.708 2.914 P值0.000 0.005 0 1護理后9±4 15±5 4.685 0.000
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是一種根治難度較高的臨床常見病及多發(fā)病,進行性鼻塞與嗅覺功能異常是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這些癥狀給患者正常生活帶來了很大影響,雖然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沒有給患者生命帶來直接的威脅,但是其突出的臨床癥狀、漫長的病程、較高的發(fā)病率與復發(fā)率依然給患者身心健康帶來了很大影響。針對慢性鼻竇炎鼻息肉,臨床多以鼻內(nèi)鏡手術為患者進行治療,在手術過程中,醫(yī)生借助鼻內(nèi)鏡直視施術區(qū)域,獲得清晰的手術視野,可以取得更高的手術療效;同時,鼻內(nèi)鏡術還是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其可以避免開放手術帶來的痛苦,術后極少發(fā)生并發(fā)癥[5]。正因為具有如上優(yōu)勢,所以鼻內(nèi)鏡術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促進其術后康復。然而,這種手術的療效是與很多因素密切相關的,若是患者不配合,將會影響到術后恢復效果,若是患者術后在鼻腔清潔上沒有做到位,則會導致疾病復發(fā)。而常規(guī)護理僅是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密切關注患者病情變化、為患者采取心理疏導與健康宣教,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jīng)]有明顯的提升,臨床工作也較為單調(diào)、被動。而綜合護理干預從健康教育、認知護理、心理護理、飲食護理、鼻腔護理等角度為患者采取更加全面、更加主動的護理,使患者對疾病有了更深入、更正確的認知,認識到配合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再加上飲食護理對患者身體狀況的改善,對出院患者的延續(xù)性護理,可以獲得更好的護理效果[6]。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6%顯著高于對照組64%,與董紅麗等人[7]的研究結論非常相近;同時,研究組護理后的鼻腔鼻竇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與蘇星貴[8]的研究結論相似??梢娋C合護理干預可以顯著改善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鼻內(nèi)鏡術患者的鼻竇鼻腔情況,實現(xiàn)對患者術后康復情況的積極影響。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鼻內(nèi)鏡術患者術后康復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臨床應為患者積極推廣應用這種護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