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華
摘要:在音樂教學中,我們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充分挖掘?qū)W生的潛能,牢固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nèi)硇耐度氲綄W習中,憑著自己對音樂的理解,發(fā)自內(nèi)心地、自信地說一句“我能行”“我來秀”。
關鍵詞:音樂;自信心;情感;方法;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8-0057
學習音樂,除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情操、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外,對其完美人格的塑造也是有其深遠意義的,在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方面尤為重要。那么,如何通過音樂教學讓學生充滿自信,大膽地說一句“我能行”,勇敢地走上臺“秀一下”呢?筆者在教學中曾嘗試過一些做法,總結出了三點策略。
一、從疏導情感上喚醒學生的自信心
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內(nèi)心體驗和態(tài)度。在教學活動中,情感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及內(nèi)化??梢哉f情感是教學成功的催化劑,它具有引發(fā)、定向、激勵和強化的作用。教學過程是師生情感的雙向交流過程,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情感的疏導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讓自信扎根于學生的心靈。
1.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課堂上,教師面帶微笑,娓娓道來,學生如沐春風,心情舒暢。這樣可消除學生對教師的懼怕感,增強其信心。也可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讓教師更容易走進學生心中,讓學生更喜歡上課,喜歡唱歌。試想,學生帶著一種緊張、壓抑的心情來上課,能積極、主動嗎?實踐表明,少年兒童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與自信心是和師生情感密切聯(lián)系的。
2. 鼓勵學生說“不標準”答案。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更是一種情感藝術,它的魅力就在于能給人一個馳騁想象的自由空間,一首樂曲帶給人的感受不是單一的,而是豐富多彩的。如在欣賞《月光下的鳳尾竹》時,筆者讓學生閉上眼睛,仔細聆聽,想象自己好像來到了什么地方。聽完曲子,有的學生說:“月光下,竹林旁一群孔雀在跳舞……”有的說:“小溪水潺潺流動,發(fā)出叮冬叮冬好聽的聲音……”還有的說:“好像來到了美麗寬廣的大草原,看到了蒙古包……”,這些答案各不相同,但卻是學生的真實感受。當時筆者熱情地鼓勵學生“太好了,你想得真不錯!”“你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孩子!”“你的想象力真豐富,老師要向你學習!”,同時明顯感覺到學生十分愉悅,信心也更足了。在這種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自信心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和增強,自然而然的敢于表演了。
3. 關心每一個學生。有一位學生給筆者印象很深,當筆者給他上第一節(jié)音樂課時,筆者就留意到了他,通過幾節(jié)課的觀察,筆者發(fā)現(xiàn)這位學生與別的學生不一樣,似乎對音樂不感興趣,特別是唱歌,別的學生都在唱歌,他卻埋頭看別的書,筆者曾有意地提問他,但他就是一句話:“不會唱”,學生常取笑他唱歌五音不全,據(jù)了解,他性格孤僻、自私、很少與人交談,除此之外他在別的學科中學習突出,針對這點,筆者常用一些時間與他交談,鼓勵他要大膽地歌唱,并且?guī)缀趺抗?jié)課都要提問他,讓他知道教師在關注他、在督促他,他就不敢在音樂課看別的書了,慢慢的,他喜歡跟筆者聊天了,他告訴筆者他這之前基本上沒唱過歌,從小到大一直不敢唱,怕同學取笑,他說他很羨慕別的同學會唱歌,筆者對他說,唱歌首先是為自己唱的,是對自己內(nèi)心情感的宣泄,不要太在意別人的取笑,好聽的聲音都是由不好聽過渡來的,沒有難聽怎會有好聽呢?你只要好好練,會越唱越好的,從這以后,這位同學上音樂課再沒有看別的書了,有時還主動跟筆者探討一些歌唱方面的問題,在同學面前也敢大聲唱歌了,也能主動地與同學溝通了,同學們及班主任都說他變了。
二、從提高教學上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
興趣不是天生的,要靠后天的引導和培養(yǎng)。教師要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1. 課前激勵。俗話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苯處熓谡n,首先要抓好“導課”這一環(huán)節(jié),從“德導”到“育導”,成功的導課第一錘就能敲在學生的心上。為此,每次上課預備鈴聲響后,筆者總是讓學生齊聲背誦一句“激勵語”。例如:“我的歌聲真動聽!”“今天我真棒!”“音樂是我的好朋友”等等。這樣,學生一開始就自己樹立了信心及對音樂課的興趣,再加上教師的話語:“今天你們表現(xiàn)得真不錯!”老師真喜歡你們的歌聲!”雙向的激勵、融洽、和諧、民主的氣氛,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使他們感到能上好音樂課,“我能行!
2. 重視技能。沒有音樂知識的傳授,那么學生就不能獨立地、準確地表現(xiàn)音樂所蘊含的情感和意境。學生的基礎知識跟不上,同時會給課堂教學和課外學習帶來諸多的困難。所以,我們不能放棄“雙基”的訓練,而更要注重“雙基”教學的方法,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把“雙基”有機地滲透在音樂藝術的體驗中,這也是新的《音樂課程標準》的一個基本理念。例如,在教學歌曲《親愛的回聲》時,可以先讓學生欣賞歌曲,然后再讓學生回想自己生活中所遇到的回聲,學生會很清楚地把回聲和原聲分開,所以可以讓他們說說回聲跟原聲的不同之處,他們會說回聲較“輕”、較“遠”等,然而這些正是力度“弱”的音響效果,也就是說這時學生已經(jīng)在聽覺上認清了什么是“弱”,然后再經(jīng)過模仿、比較等體驗過程讓學生實踐唱。就這樣,學生在欣賞音樂美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已經(jīng)把音樂知識“弱”及其演唱技巧給較好地掌握了。學生只有掌握了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才能自信地展示自己。因此,我們要注重音樂知識的傳授,夯實學生音樂技能,使學生具備表演的能力。
3. 開展競賽。學生的好勝心、榮譽感、表現(xiàn)欲特強,他們總希望自己能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認可。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課堂上教師要積極組織各種形式的音樂競賽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這種競賽活動既可以是學生之間的較量,也可以是師生之間的挑戰(zhàn);既可以是男、女生之間的比拼,也可以是各小組之間的競爭。這些競賽或以獨唱、齊唱的形式進行,或以表演唱的形式開展;或者要求接口唱,或者要求編詞唱??傊處熞鶕?jù)具體歌曲巧妙設計符合學生特征、容易被學生接受的競賽活動,讓學生從心底喜愛音樂,喜愛唱歌。
4. 分層激勵。唱歌教學沒有固定的模式,而具有靈活多樣性,教師要對教學和教學形式做最佳選擇和綜合運用??梢愿鶕?jù)學習主體——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愿望來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讓所有的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我們知道十個手指不會一般齊,對于一些能自信唱歌的學生,要求他們聲情并茂地演唱歌曲;對于一些對獨立唱歌感到緊張的學生,可以要求他們合唱歌曲;而對于一些對自己沒有信心、懼怕唱歌的學生則只要求他們唱準歌曲的節(jié)奏和音高。不同的學生在目標的實現(xiàn)過程中會逐步認識自我,意識到自己有能力唱好一首歌。這樣,能使每個學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可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不同層次學生的唱歌潛能,使部分學困生和沒有信心者減少對唱歌的恐懼,樹立起唱歌的自信心。
三、在創(chuàng)新方法上增強學生自信心
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要提供盡量多的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幫助學生能夠運用自身的優(yōu)點更好地參與到學習中。
1. 角色轉(zhuǎn)換,讓學生爭當小老師?!敖處煛痹谛W生心目中是多么神圣、崇高的角色,能夠做一名小老師又是多么自豪和了不起。因此,筆者在平時的教學中經(jīng)常開展與學生角色互換的活動,讓學生來當教師,既給學生提供了表現(xiàn)的機會,同時又解決了教學的難點。如一、二年級的學生認字不多,音樂書上很多歌詞對他們來說都是生字。每次教唱前總有一個讀歌詞的環(huán)節(jié),次數(shù)多了,學生也會覺得無聊。這時筆者就采用競爭輪流當“小老師”的方法,請已經(jīng)會讀歌詞的學生當“小老師”,由他來教其他同學?;蛞淮味噙x幾個,讓他們充當每小組的臨時組長,負責教詞。每次選“小老師”,學生都熱情高漲、格外積極,有的同學為了當上“小老師”,回家讀《看圖識字》的時間也多了。沒想到“競爭上崗”竟在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上進心,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2. 提供舞臺,讓學生搶做小演員?!靶枪獯蟮馈薄拔倚臀倚恪钡染C藝類節(jié)目,深受學生的喜愛。利用學生善于模仿這一特點,筆者在音樂課堂中提供了5分鐘時間的舞臺,請學生表演。表演的內(nèi)容允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特長來決定??梢允牵邯毘硌?、舞蹈、小品等。筆者還讓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和膽大的學生合作,表演能力欠缺的和擅長表演的合作,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表演興趣。久而久之,大部分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表演了。
總之,音樂教育與其他教育一樣,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懂得:失敗僅僅是人生的一個驛站,而成功是無論任何人、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不懈追求的目標。當我們的學生有了這樣的學習和生活態(tài)度,那么一切困難他們都將非常勇敢地、自信地面對。筆者認為,這正是我們教育所追求的理想目標,更是教書與育人的完美結合。
參考文獻:
[1] 韋 蓉.小學音樂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初探[J].音樂天地,2008(7).
[2] 張思鏡.多媒體音樂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四川戲劇,2006(5).
[3] 馬 蘭.如何在音樂教學中進行創(chuàng)新[J].甘肅教育,2006(4).
(作者單位:湖北省公安縣第一中學 4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