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冰
摘 要:智力障礙兒童與正常兒童的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智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不足上,因此培養(yǎng)智力障礙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培智教學的關(guān)鍵任務。在語文這樣一門語言性的學科教學中培養(yǎng)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具有一定優(yōu)勢的,教師還應從多個方面入手,促進智力障礙兒童語言表達能力的形成,使其能夠盡快康復。本文就對如何在培智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智力障礙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出了幾點建議,供廣大一線教師參考。
關(guān)鍵詞:培智 語文教學 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yǎng)
智力障礙兒童在與人溝通時存在表達不清自己的感受、吐字不清晰、語言結(jié)構(gòu)混亂、用詞不當?shù)葐栴},語言能力的障礙導致他們學習各個學科都存在困難,也更加阻礙了他們智力的進一步發(fā)展。因此,培養(yǎng)智力障礙兒童語言表達能力是促進他們康復并正常發(fā)展的關(guān)鍵一步,還需語文教師結(jié)合學科特點,深入研究,探索出更為有效的語言能力培養(yǎng)方法。
一、在傾聽的基礎(chǔ)上逐漸延伸語言
想要能說、會說,首先要學會傾聽。一些教師在培養(yǎng)智力障礙兒童語言表達能力的過程中過于心急,一味的讓他們表達、練習,卻跳過了最關(guān)鍵的步驟——傾聽。學生在傾聽的過程中能夠模仿,從而正確的表達。因此,教師應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語言表達環(huán)境,讓他們在傾聽的過程中能夠受到正確的影響。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讀課文或講故事要放慢語速,注意發(fā)音和停頓,讓學生能夠聽清楚。故事講完后應詢問他們是否聽懂,在多次的重復傾聽下,要求學生們也嘗試復述故事或課文。當然,傾聽的內(nèi)容不應過于單一,教師還可以利用一些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為學生們播放一些動物的叫聲,讓學生們聽叫聲猜動物,引導他們說出單個的名詞,并逐漸組建成完整的語言。如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們播放鳥鳴聲,詢問學生“這是哪一種動物的叫聲?”,在詢問的時候語速要放慢,如學生沒有聽懂就再次詢問,待學生們說出“小鳥”后,證明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獲得了鍛煉??梢?,把握好傾聽訓練是培養(yǎng)智力障礙兒童語言表達能力的關(guān)鍵。
二、從實際生活入手展開話題
相對于語文教學內(nèi)容來說,生活中的事物是學生接觸最多的,也是傾聽最多的,表達起來也相對容易。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過程中應循序漸進,從基礎(chǔ)入手,逐漸提高,先要求學生能夠描述身邊的事物。如在漢字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要求學生寫出“書包”,隨后詢問:“哪個是你的書包?”,學生們指出并回答“這是我的書包”,在教學其他物品的漢字時也是同理。這樣學生對漢字和詞語的掌握就不在單一,而是能根據(jù)自己掌握的漢字組建成完成的語句,用于與人交流。此外,教師還應多在課堂中將一些簡單的,富有情節(jié)性的課文改編成為小劇本,讓孩子們在課堂上表演。在表演的過程中他們相互對話,使用禮貌用語和日常語,語言表達能力和與人溝通的能力自然會有所提高,且他們會有意識的在課下與人交流時,將在表演時運用到的語言加以利用。如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一課時,學生在課堂上分別扮演小蝌蚪、青蛙、蝦公公、金魚等,教師在編創(chuàng)“劇本”時應加入一些禮貌用語,如“你好”、“謝謝”、“不客氣”等,讓孩子們逐漸學會禮貌的與人溝通。
三、利用形象的畫面刺激學生的語言表達
為了方便學生理解,培智語文教材中插入了大量的圖畫,生動形象、顏色艷麗,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樣能夠發(fā)揮重要作用。在圖片的刺激下,學生表達的積極性會有所提高,且通過描述圖片上的內(nèi)容也會讓他們有話可說。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利用好教材中的圖畫,不能長驅(qū)直入的直接講解課文。要先要求學生觀察圖畫,然后詢問他們在圖畫中都得到了哪些信息,有什么想說的。學生會將自己對圖畫的理解,和畫面中的內(nèi)容大概的闡述出來,這就是一次語言的訓練。為進一步啟發(fā)學生,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表達。如適時發(fā)問:“圖片中有幾種小動物?他們分別是什么動物?你最喜歡哪一個?”等,為了回答問題,學生會在頭腦中搜羅詞匯,在他人表達時,自己的詞匯量也會逐漸豐富。只要能夠激發(fā)起學生們的表達欲望便是一次成功的語言訓練。
四、以實踐活動來開闊學生的視野
對于智力障礙兒童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不應局限于課本或課堂中,如僅僅在課堂中表述,學生很可能不了解自己表達的內(nèi)容與哪些事物相對應,因此在生活中同樣難以進行準確的表述。因此教師應帶領(lǐng)學生走出課堂,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語言、詞匯相對應的事物到底是什么。如帶領(lǐng)學生到學校的草坪上,撫摸小草,在讓他們了解小草是什么的同時,柔軟的觸感也會使他們產(chǎn)生想要表達的欲望。教師此時適時引出“柔軟”一詞,滿足學生的表達欲望,他們也瞬間理解了“柔軟”這一抽象詞語的意思,擴充了詞匯量。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描述能力和溝通能力都將得到提高。
結(jié)語
總而言之,語言表達能力的形成標志著智力障礙兒童的良好發(fā)展和恢復,是縮小其與正常兒童差距的關(guān)鍵一步。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要掌握科學的語言訓練方法,循序漸進,逐漸提高他們與人交流和自我表達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鄭博月.培智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J].讀與寫,2017,14(19).
[2]王雷霞.培智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學生數(shù)理化:教與學,2017(12).
[3]馬艷.淺談低年級智障兒童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外交流,2017(5).
[4]郝建超.淺議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智障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2(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