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鑫
摘 要:孤獨性障礙兒童沒有獨立交往的能力,不會根據(jù)環(huán)境要求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來適應環(huán)境,這種障礙隨著年齡增大顯得更為突出。伴有嚴重智力低下者,無任何言語功能、無法克制和難以治療的尖叫、自傷等行為持續(xù)存在,直接威脅著生存。所以家長了解一些自閉癥的治療方法尤為地重要。
關鍵詞:孤獨癥 兒童 教育訓練
一、對孤獨性障礙兒童的認識
孤獨癥又稱自閉癥,是兒童早期的一種嚴重地精神疾患,是全面發(fā)育障礙的一種。自閉癥幼兒是特殊兒童中的一個群體,幼兒園中如何對自閉癥兒童進行教育是一個熱點。
二、自閉癥兒童的主要表現(xiàn)
(一)社會關系障礙
他們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與別人交流,對事物沒興趣,面部無表情。聽不懂別人的言語
(二)語言溝通障礙
有的沉默不語,有的會說很少的詞語,常重復別人話語,說話時間晚,不會說完整的句子,時不時的說一句,偶爾叫爸爸媽媽,有時候突然自言自語,不知道他在說什么。這種情況以留守兒童居多,多是由老一輩人帶大。
(三)興趣狹窄和刻板重復動作
他們通常愛好一種做事方式,喜歡單一物品,并且抵制變化,喜歡向父母反復提同樣一個問題,也要求父母用同樣的話來回答,否則就煩躁不安。
三、幼兒園中對自閉癥幼兒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對自閉癥兒童的認識不足
一般幼兒園的老師會認為自閉癥兒童的表現(xiàn)是脾氣古怪、不合群或發(fā)育遲緩。有些幼兒園的老師甚至會在家長咨詢時直截了當?shù)木芙^:“您的孩子不適合上這個幼兒園。”老師的話導致部分家長為了能讓自閉癥的孩子能夠順利入園而隱瞞孩子的真實情況
有的幼兒園老師雖然聽說過自閉癥,但由于沒有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培訓或者幼兒園領導不夠重視,所以面對自閉癥兒童出現(xiàn)的種種狀況也沒有適當?shù)奶幚聿呗?,也不知該如何在組織活動時體現(xiàn)對自閉癥兒童的個別化、正?;冉逃瓌t,更有老師常常抱怨:“為什么這個孩子在我的班上,為什么我這么倒霉?”等等。
(二)專業(yè)知識技能準備不足
由于幼兒園的老師多數(shù)未接受特殊教育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培訓,無法接受和理解自閉癥幼兒的行為表現(xiàn),也不了解他們的需要,導致無法解決自閉癥幼兒的行為問題,更談不上設法促進他們的發(fā)展。
四、幼兒園教師應如何積極應對自閉癥兒童
以個案分析為例:
(一)問題的發(fā)現(xiàn)
一年前,我班插入了位四歲的小男孩,名叫龍龍,他在班里個子最高,由于不合群,入園以來,他對幼兒園的抵觸情緒很強,不愿意與老師小朋友在一起,每天一個人。拒絕參加一切游戲活動,總以不安定的眼光來關注周圍的人和事,有時還采取抵觸情緒,不愿從“自我中心”中走出來;動手能力弱,且不愿意學。也不會說話。
(二)問題的起因
原來在他在兩歲的時候即出現(xiàn)異常行為,反映遲緩,還不會通過話語與人交流,經(jīng)檢查有自閉癥,他是由父母后天的疏忽傷害所造成的。
(三)解決問題的嘗試
1.真誠對待,建立良好師幼關系
要想對其進行教育,讓孩子接受我是前提。通過我們不厭其煩得用親切的語言與她說話,請他吃東西或玩玩具,他才慢慢地接受我們。
2.從興趣出發(fā),引起其無意注意,讓他服從一些簡單的指令
對于自閉癥兒童而言,要引起其注意,必須先引起他的無意注意,然后將無意注意轉(zhuǎn)為有意注意,服從教師的言語指令,學習聽懂指令并執(zhí)行。
3.創(chuàng)設游戲環(huán)境,在游戲中逐步提高自理能力
通過游戲融合活動,可以較好的促使自閉癥兒童與其他個體產(chǎn)生人際交往互動,彌補個訓在人際交往方面的不足,改善自閉癥兒童的人際交往。首先,要明確游戲活動主題,圍繞人際交往互動來選擇和組織游戲活動的內(nèi)容。其次,開始進行游戲融合的時候,游戲內(nèi)容和形式應該簡單點。隨著自閉癥兒童對游戲內(nèi)容的熟悉,可以逐漸增加內(nèi)容和難度。注意游戲的主題不能太多,精選1-2個內(nèi)容。
五、日常生活中的教師對自閉癥兒童的教育對策
(一)幫助正常幼兒及其家長了解每個個體之間的差異,營造和諧、友愛的群體氛圍。
(二)創(chuàng)造情境,提供榜樣示范,營造接納的人際氛圍,促使社會性融合的產(chǎn)生。
(三)幼兒教育者需要通過特殊教育的專業(yè)培訓,了解自閉癥兒童獨特而唯一的特質(zhì),培養(yǎng)相信他們有無限發(fā)展的潛能的觀念,才能使用適當?shù)慕逃椒ê徒虒W策略對他們進行教育引導。
(四)及時、有效的與自閉癥兒童家長溝通孩子在園的情況,客觀分析存在的問題,共同分享孩子的成就喜悅。
(五)用正向的態(tài)度處理自閉癥兒童的行為問題,及時鼓勵和強化自閉癥兒童的良好行為。
(六)在可行的范圍內(nèi),使用結構化的功課表及視覺提示圖卡,提高自閉癥兒童對活動的可預見性,減少不安等消極情緒。
六、經(jīng)過一年時間的訓練與研究,在龍龍身上看到教育訓練后的一些成果
(一)語言理解能力的提高
1.接受性語言的發(fā)展
通過訓練,原來孩子對老師的語言不能理解,毫無反應,現(xiàn)在逐步地從單純性的語言發(fā)展到連續(xù)性的語言了。如聽到自己的名字會自動跑到你面前。
2.回聲性語言的減少
通過一年的訓練,孩子的這種回聲性的語言大大減少了,說明孩子對語言的理解能力提高了。
(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每到班上的保育老師上下班時,我都會引導孩子們說:“劉老師再見,劉老師你回來啦”!久而久之,龍龍見到保育老師會大聲的叫“劉老師”。
(三)愿意交往,并通過動作表達她的意愿
現(xiàn)在的龍龍每天清晨來園,會自動走到老師身邊看著我們。孩子的動作,表情雖然幼稚,但我能感受到她對愛的回應。
七、得出的結論
有效應對自閉癥兒童的方法:
(一)父母的交流與陪伴要占首位,是孩子最基本的心理需要,也是造就孩子健全人格的關鍵所在。對于患自閉癥的幼兒來說,愛就是安全的保障。
(二)對自閉癥兒童的不良行為要在寬容的基礎之上再加以引導。在對待這些孩子時,要表現(xiàn)出比平時還更多的耐心,多想辦法探究自閉癥孩子行為背后的動機,幫助他們糾正不良的行為。
(三)抓住自閉癥兒童的學習特點,運用更科學的教育方式對待。教師應主動了解不同年齡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規(guī)律,并根據(jù)孩子的特點來尋求適宜的對策,對有特殊需要的幼兒提供適合他們的教育策略與方法。
(四)老師、家長之間要保持溝通,耐心的傾聽與有效的溝通,才能得到孩子與家長的信任,才能更好的開展家園共育工作。尤其是自閉癥兒童的家長,更要將孩子的各方面情況如實的告訴老師,盡早的讓老師了解孩子的真實情況,對孩子有更全面的了解,才能做到對癥下藥。
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在工作中遇到自閉癥兒童,抓住三到六歲最佳干預期,對其進行有針對的教育訓練,將對孩子的預后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自閉癥兒童作為一個特殊的兒童群體,他們的教育問題需要家庭付出艱辛的努力,更需得到社會的支持和關注。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讓每個孩子能夠在愛的天空下茁壯成長,成為對社會有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