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園
摘 要 討論式教學法是教師在充分考慮學生知識儲備的基礎上,為實現(xiàn)特定的課程目標,精心準備和設計方案,有效調動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以期更好地使學生理解課程中的知識點及疑難問題。同時,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和討論,可以不斷提高自己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討論式教學法在中學思政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的應用,活躍了課堂氛圍,增強學生學習熱情,教學質量明顯提高了。下面筆者就如何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運用討論式教學法談談自己的一點認識。
關鍵詞 思政教育 討論式教學法 運用
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深知思政課主要是理論性的知識,內容本身比較乏味、單一?;谶@些內容需要和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初高中課堂中教師可以有效利用討論式教學法,依據(jù)知識點進行師生、生生之間的討論,營造活躍積極的課堂氣氛,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和主觀能動性,這樣不僅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及減輕教師教學的負擔,還可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討論中培養(yǎng)學生協(xié)作意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創(chuàng)新、自我發(fā)展的能力。
1 討論式教學法在思政課中運用的必要性
1.1 討論式教學法在思政課中運用是時代需求
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高速信息化的時代,網絡化環(huán)境使知識信息更新速度加快,我國中學生中很大一部分已經是網民,他們通過互聯(lián)網可以了解五彩繽紛的世界,縱覽新聞、事件、科技、經濟、文化等等各方面信息,具有獲得信息的范圍廣,種類全,速度快的特點,如一些學生通過學習網絡公開課程來獲取課堂中教師粗略陳述的內容部分,甚至汲取從未涉及的文化知識。因此,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促使學生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學習途徑發(fā)生很大改變。普遍表現(xiàn)為當代中學生思維較活躍、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喜歡展示自己、不盲從。因此,傳統(tǒng)陳舊說教的教育方式已經落伍了,不符合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學生普遍把自己定位為參與活動的主體,在討論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有自我表現(xiàn),平等對話,獲得他人認同的機會,滿足了其對歸屬感和自尊感的需要,從而產生學習的動力與興趣,激發(fā)了全體學生的求知欲。所以在中學思政教育中應用討論式教學法,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教學,順應了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發(fā)揮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不僅是學生的心聲,還是時代的要求。討論式教學法開展,增加了學生互動,建立了友誼,滿足了學生愛的需要。
1.2 討論式教學法在思政課中運用是實踐需求
中學思政課在中學課程體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意義,是對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通過相關調查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中學思政教師,越來越趨于年輕化。一方面,與學生年齡差距縮小,有利于師生間情感交流,拉近了師生之間距離。另一方面這些教師在中學授課前大多都經過專業(yè)的教師理論和教學方法方面的培訓,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應用卻很少,不能將所學教學理論知識有效應用于課程中,教學的效果、質量和水平自然不能完全讓人滿意,一些學生出現(xiàn)厭煩和瞌睡現(xiàn)象,很多教師對此也心存茫然。而且忽視了提高學生自身道德素質水平和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應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導致一些學生遇到困難和挫折,就不知所措。通過對思政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的學習、理解和研究,中學教師應將討論式教學法應用到教學過程中,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進行實踐教學,讓學生參與其中,積極引導,鼓勵學生參與教學,營造民主、自由、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在討論過程中,學生通過思維的碰撞產生認知沖突,有利于問題的高效率解決以及學生自身思維能力的提高,也讓思想政治理論真正走進學生的大腦和心靈,改變思政教學中師生“雙輸”的痛苦局面。
2 討論式教學法在思政教學中遇到的困難
中學教學改革是時代需求,遵循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討論式教學法通過師生之間雙向交流為動力,以民主、自由、平等為氛圍,是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實現(xiàn)中學生德育和智育共同發(fā)展,同時也是教師開展有效教學的重要措施。思政教學中應用討論式教學法能更好的實現(xiàn)我們的教學目標,它契合了中學政治課的學科特點,并通過思想政治課堂、學生社團、學校網絡等平臺不斷實踐,是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要驅動力,促進了學生的成長,使學生成為主動型學習者、探索型學習者、合作交流型學習者、思維型學習者,有利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至學以致用能力的養(yǎng)成。同時,教師調整了教學狀態(tài)和教學方式,這樣的轉變也促進了教師的發(fā)展,讓教師成為學習型教師、研究型教師、創(chuàng)新型教師,有利于教師向國家素質質人才轉化。然而,現(xiàn)在政治課堂上討論式教學法的運用并不理想,大多時候只是流于形式,沒能真正融入課堂教學中。具體表現(xiàn)在:教師對討論式教學法的作用認識不夠,拘泥于傳統(tǒng)的教學習慣,對新的教法缺乏探究精神,即便是采用了討論式教學法,也會因準備的缺乏以及教學智慧的缺失而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學生在課堂上缺乏主體意識,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不高,很多處于被動、迷離的狀態(tài),即使是參與討論也不能針對教師的問題進行深入,缺乏分析問題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傊?,種種因素導致目前討論式教學法在政治課教學中沒有達到預期教學效果。
3討論式教學法在中學思政教學中應采取的措施
(1)提高思政教師綜合素養(yǎng)。教師在討論式教學法中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是討論項目,討論規(guī)則的設定者,也是指引學生形成正確的觀點,正確的價值觀的推進者。所以中學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僅要認真學習和理解中學思政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中學政治等思政教育,還要有選擇的學習其他學科,如學習心理學,了解學生心理,敏銳的體擦出學生心理變化,有利于教師作出正確的指導。學習計算機網絡技術,靈活運用網絡資源進行授課教學,并為學生提供適合的網絡學習資料。同時根據(jù)學生需求(學生基礎知識積累情況,日常表現(xiàn)、興趣愛好)、教學任務,制定討論計劃,并能對討論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有效解答,使學生能夠正確理解。所以,教師團隊要成為討論式教學法發(fā)展的先鋒隊,充分發(fā)揮教師外因的引導作用,加速學生學習的步伐。同時,讓學生資源成為推動討論式教學法前行的生力軍,發(fā)揮學生內因決定性作用,內外因相互結合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習效率。總之,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豐富教學資源,通過發(fā)揮各種力量,不斷推動中學思想政治課討論式教學法的發(fā)展。
(2)教師要綜合學生發(fā)展特點,進行相應的討論式教學法?,F(xiàn)在中學生對事物認知都有自己的一些理解,表現(xiàn)為思想活躍、自尊心強,對之前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存在嚴重不滿情緒,對思政課程的學習不重視、無視教師的辛勤勞動,甚至厭煩教師。學生更希望在新穎活躍的課堂氛圍中進行學習,采用討論式、互助式的教學方式進行學習,營造了歡悅積極的學習環(huán)境,符合現(xiàn)代中學生思維活動的特點,解決了思政課教學實踐中學生參與性不足的問題。所以,綜合學生發(fā)展特點,滿足網絡化、信息化時代下的學生的主體性要求,認真做好討論式教學法動員階段、準備階段、實施階段、考評階段的相關工作,才能確保其有效實施,達到預期教學效果。
(3)教師要開展多種形式的討論項目和思政實踐課,使學生能將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踐出真知。討論項目可以采用自由討論式、小組合作討論式、辯論賽等多種形式。同時,教師的教學內容也要緊跟時代步伐,與社會發(fā)展相適應,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到知識,應用于生活。所以教師在思政討論的案例中,要盡可能選擇一些時下發(fā)生的能夠引起大家關注的事件,進行討論、分析,針對具體的討論項目,學生可以查詢新聞,網絡資料等進行辯論,論據(jù)清晰,增加其可辯論性。例如,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講授“一切從實際出發(fā)”這個理論,可以以現(xiàn)代知識時代為背景,對當前國家熱點問題,圍繞這個理論的應用進行探討,讓學生結合時代需求給出正確的觀點,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學生既了解了國家大事,增強愛國情感,同時,進行特定的教學內容討論,體現(xiàn)課程和學生的與時俱進,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討論技巧的應用。在進行討論前,首先教師要事前做好準備,包括討論方式,精選討論內容,問題的設計等方面。學生也要做好準備,事前準備好問題涉及背景資料。其次要做好環(huán)境準備,為學生營造濃厚、輕松的討論氛圍。同時,教師要幫助學生學習討論的語言技巧,針對不同討論內容采用不同方式,但總體要求語言嚴謹,精練,有論證。在討論中,要創(chuàng)新分組形式,教師應綜合考慮學生的性別、年齡、性格、家庭背景、學習能力等多種因素,適時改變分組方式,保持學生討論熱情。要把握討論時機,在學生思維受阻時或學生產生認知沖突時開展討論。教師還可依據(jù)學習動機理論,設置激勵機制,適當?shù)莫剟钅芗ぐl(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
總之,中學思想政治課討論式教學法要以時政材料為背景,以主流思想為引導,以科學論證為過程,不斷增加其應用范疇。教師要充分解讀中學思政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和中學思政課本,根據(jù)課程教學目標設定討論內容,討論方式,進行討論過程控制以及討論結果善后等工作,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課程目標的實現(xiàn),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有助于學生在無形中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并形成自己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參考文獻
[1] 楊國華.討論式教學法的理論與實踐[M].廈門大學出版社,2014.
[2] 張智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討論式教學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3] 余喬卉.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有效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
[4] 孫亮中.思想政治課堂討論法教學的價值[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