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中國最后一個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國土約一千萬平方公里,在冶鐵、造船、建筑、紡織、瓷器、印刷等方面都取得了領先世界的成就,晚明的民間私營經(jīng)濟力量也較為強大。明朝是繼漢唐之后的黃金時期,被清朝康熙帝譽為“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明代在家具的制作、設計和工藝等方面,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明代家具具有雋永古雅、純樸大方等特點,其形式與功能完美統(tǒng)一,是傳統(tǒng)古典家具的高峰。近來論及明代家具的著述,往往多談明式家具,稱明朝宮廷家具多由貴重硬木制作,似乎明式家具就是明代家具的主流,但果真如此嗎?
在有明一代276年的時段里,在其統(tǒng)治的疆域內制作的所有家具,或都可稱為明代家具,明代家具在很大程度上可認為是一個時間范疇,它是中國傳統(tǒng)古典家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明式家具”的概念實際上誕生于現(xiàn)代,對其研究一般認為是以1932年楊耀先生與輔仁大學教授艾克先生共同完成《中國花梨木家具圖考》這一專著為起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相關研究者日益增多,如王世襄、胡德生、田家青和濮安國等一批學者,其中尤以王世襄先生的相關研究較為完備、影響廣泛。也有學者提出了自己的表述,但總體較為接近。明式家具的概念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研究》中表述為:明式家具有廣、狹二義……狹義的是指明至清代前期,材美工良、造型優(yōu)美的家具……特別是從明代嘉靖到清代雍正,兩百年的產(chǎn)品。本文涉及的明式家具專指此一狹義的范疇。
綜合看來“明式家具”大體是指:產(chǎn)于明代中后期,發(fā)展并流行到清代前期,用黃花梨、鐵木等珍貴優(yōu)質硬木打造,兼具素木不漆、造型簡美、榫卯精密等特征的硬木家具。
明朝的人們使用的主要是哪些風格家具?材質是軟木為主還是硬木為主?是漆飾家具還是所謂的明式家具?下文將從宮廷和民間家具的風格、家具所用的主要用材、繪畫等方面,予以分析。
明太祖朱元璋對等級制度高度重視,對能夠體現(xiàn)等級制度的服飾、建筑、器用品等方面都做了明確的規(guī)定,朱氏崇尚朱紅色,全朱紅被推崇為最高級別的家具漆飾特權,其后的歷代宮廷也遵循使用漆飾和雕漆家具的祖制。在故宮今天的遺存中仍能看到大量制作精美的漆飾家具。
使用全紅色漆面家具在朱王朝是地位的象征,士大夫階層亦非常珍視漆飾家具,在嘉靖帝內閣首輔的嚴嵩被抄家后,記載其府內珠寶器物的《天水冰山錄》中有如下條目:
螺鈿彩漆大八部床52張;
雕嵌大理石床8張;
彩漆雕漆八步中床145張;
櫸木刻詩畫中床1張;
描金穿藤雕花涼床130張;
山子屏風并梳背138張;
素漆花梨木等涼床40張;
各式大小花梨木床126張。
在當時的家庭中床具是最重要的財產(chǎn)之一,是家庭財力的體現(xiàn),嚴府中被抄出約640件床具,這表明在明朝建國近200年后的嚴府中,所擁有的家具是以髹漆類家具為主的,其中帶描金的漆涼床每張約為銀二兩五錢,而素漆(僅髹漆無紋飾)和花梨木等涼床40張的價格大致相等,每張約為銀一兩,前者比后者高出兩倍還多。
民間的情形也與之相似,明初法紀森嚴,權貴也不敢公然使用朱紅的油漆髹飾家具,轉而使用與之相似的丹紅、礬紅等色料;明中后期因法紀松弛,富人們開始使用朱紅漆家具,萬歷年間《金瓶梅詞話》中就有西門慶購買兩架朱紅漆架子銅鑼銅鼓,府內清客吹捧說這兩件朱紅彩漆的家具“都照依官司里的樣范。”的描寫,這表明這兩件家具原本是民間禁用的器物。文震亨在《長物志》中,對古黑漆斷紋家具和明朝內府填漆家具也倍加推崇。
圖1 纏蓮八寶紋描金朱漆大衣箱,明萬歷
從制作家具的主要木料和髹漆的使用情況來看:
(1)木料
不少文章中宣稱明朝宮廷家具多以硬木制作,但若仔細對照明朝當時的相關記載,卻可發(fā)現(xiàn)很多與之不相符的情形。
在萬歷年間重修的《大明會典》中有:“司禮監(jiān)御作房成造書畫柜匣等項杉木板枋,每年兩次,每運六百塊,如御用監(jiān)例。”的記載?!豆げ繌S庫須知》中有:萬歷十二年“御前……傳造龍鳳拔步床、一字床、四柱帳架床、梳背坐床各十張……合用物件除會有鷹平木一千三百根外,其召買六項計銀三萬一千九百二十六兩……司禮監(jiān)成造……其板枋六百塊,至今每年仍舊起運?!敝涊d。
如此巨量的“鷹平木”是什么木材呢?明人所言的“鷹平木”應斷讀為“鷹、平木”,即鷹架、平頭杉木。杉木是常綠喬木,木色淺黃,質地細紋理直,最高約三十米。 它有比重輕、易加工、不易翹曲開裂和耐朽防蛀等優(yōu)點,為軟木中的良材。 更因其灰麻附著性強,非常適于制作大漆髹飾類家具(本文簡稱“漆飾家具”)的灰麻底底胎。 為儲運方便古人將整料截為兩段,從中部至根部的一段為“平頭杉木”,其首尾兩端粗細相近,可做梁和柱等;另一段為“鷹架杉木”,其梢端細,可作腳手架(古稱“鷹架”)之用。 前者徑粗價高,兩者的售價相差約三倍。 上言之一千三百根鷹平木尚屬增撥,日常慣例的宮廷家具所用木材則經(jīng)由南京工部衙門負責采買并運至京師。
而賀仲軾在《兩宮鼎建記》中有宮殿焚毀重修時“議買杉木,照得鷹、平、條等木大工必用”之記載,這更確認鷹平木就是杉木;《大明會典》中也有內官監(jiān)(負責修理宮廷家具)領取木料的描述:“內官監(jiān)修理年例、月例家伙物件,每年一次,杉木一百二十根……”。
當時宮廷很少購買硬木,少量硬木主要由產(chǎn)地(如廣東地區(qū))直接入貢,但數(shù)量不多。《工部廠庫須知》記載:“廣東布政司每年應解……花梨木十段、紫榆木(約為紫檀別名)十段……送御用監(jiān)交收”。《明神宗實錄》記載萬歷四十三年(1615),帝詔準兩廣(今海南明朝之管轄地)總督張鳴岡豎牌明示嚴禁地方官員對花梨木等各種黎鄉(xiāng)的資源進行“無藝之征”,“著實舉行,以圖久安”,這更加說明當時并不提倡硬木制作家具。劉若愚《酌中志》中有御用監(jiān)擅長雕刻佛像和制作硬木器物的描述,但所制作的器物一般多是小型的“玩器”。
由上述明人的記載可以推斷,明朝司禮監(jiān)時常派遣官員由庫房中抽取杉木板枋,每年分二次解運,先由南京工部撥船運送,再用車載轉運,但花費頗高,僅運費就需銀四百五十兩。約略估計僅司禮、御用兩監(jiān)每年就共運杉木板枋達一千二百塊,這些是“上用”家具的主材。由此基本可以確定,當時皇宮中所使用的家具主材為軟木的代表“杉木”,家具品類為漆飾家具。
(2)漆作和漆料
談及明朝宮廷漆作的文章,往往多言專做宮廷剔紅漆器家具的工場果園廠,但此外更有內官監(jiān)油漆作、御用監(jiān)、司禮監(jiān)御前作、司設監(jiān)等機構和主要制作宮廷膳宴家具的光祿寺?!洞竺鲿洹分杏校骸坝帽O(jiān)…… 雕填剔漆龍床、頂架等項,隆慶元年題準以嘉靖十年為則,每年約灰銀四千一十一兩四錢九分”的記載 ;《工部廠庫須知》中也有每年四川省進貢制作宮廷家具的朱紅漆顏料等原材料達兩百斤之多的記錄。
綜上可知明朝的宮廷漆作工藝齊全、規(guī)模龐大,宮廷用漆的數(shù)量巨大,對漆器的用色、工藝也有明確的規(guī)定。
圖2 黑漆描金彩繪瑞獸龍紋頂箱柜,明萬歷
明朝官員和百姓所用的家具,在漆色和紋飾上都有限制,李東陽編撰,申時行重修的《大明會典》記載:“洪武二十六年(1393)定……(公、侯及以下官員)木器并不許用朱紅及抹金、描金、雕琢龍鳳紋”,以及“官員床面、屏風、槅子并用雜色漆飾(例如朱、黑雙色漆間用)……”這些在畫作中均可看到例子。
圖3 《宮中行樂圖卷》(局部)明,可見多件朱紅漆家具
圖4 《桐陰畫靜圖》局部,明,仇英
畫中描繪了士人在山林間閑適讀書的場景,畫中造型簡潔的朱紅色髹漆書桌置于窗前,主人倚臥于氣韻優(yōu)雅的交椅式躺椅上,神態(tài)安詳。
圖5 《臨韓熙載夜宴圖》局部,明,唐寅,重慶市博物館藏
唐寅臨摹的時候加入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他先對背景中作了較大的改動,人物形象濃艷華麗又兼具明代繪畫的風格。此外他更在圖中增繪“設計”了三件家具:一具大折屏(上繪山水),屏左繪一方桌,屏右繪一座屏,這些家具的式樣都是漆飾類家具。
明式家具產(chǎn)生、繁榮的具體時間很難明確,據(jù)現(xiàn)有資料比較統(tǒng)一的觀點是集中在明朝末年七十余年的時間段,而后的發(fā)展延續(xù)至清康雍乾時段,共約一百余年的時間。它作為風格鮮明的古典家具的一個品類,應歸為明代家具的范疇,而且在當時漆飾類家具的價格也比明式家具更高,明朝的上層社會并不鐘情于黃花梨、紫檀等硬木制作的家具,硬木家具只是他們使用家具中的一小部分,其等級和價值也并不高。
綜合以上史籍和實物資料基本可以推斷出:明朝從開國直至晚期,無論從家具品種所使用、被推崇的時間長度,還是從宮廷、民間使用的數(shù)量來看,明代家具占據(jù)主流的都應是以軟木為底胎的漆飾類家具,而非今人熱捧的名貴硬木打造的明式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