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巖
急性胰腺炎是一種臨床較為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發(fā)病率約占急腹癥的3~5位[1],具有起病急驟、進展迅速、并發(fā)癥多、死亡率較高的特點,臨床將其分為急性輕癥胰腺炎和急性重癥胰腺炎,尤其急性重癥胰腺炎可引起多種器官發(fā)生功能性障礙,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有學者報道了烏司他丁聯(lián)合谷氨酰胺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的可行性[2],本院尚缺乏循證醫(yī)學證據(jù),本研究選擇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使用常規(guī)治療對照烏司他丁聯(lián)合谷氨酰胺聯(lián)合治療,旨在證明其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的療效及對炎癥因子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抽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4例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作為觀察對象,男47例,女27例,年齡32~60歲,平均(48.3±5.4)歲,Ranson評分平均為(5.3±1.4)分,患者符合《內(nèi)科學》中急性重癥胰腺炎的診斷標準[3],根據(jù)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兩組,聯(lián)合治療組共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齡32~60歲,平均(48.6±5.2)歲,Ranson評分平均為(5.5±1.3)分;對照組共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齡32~60歲,平均(48.0±5.6)歲,Ranson評分平均為(5.1±1.5)分。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患者禁食、禁水、胃腸減壓,解痙止痛、抗生素控制感染、糾正電解質(zhì)紊亂、營養(yǎng)支持等常規(guī)治療。聯(lián)合治療組則在常規(guī)治療上給予谷氨酰胺(生產(chǎn)單位:北京雙鶴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5494)0.5 g/kg,1次/d,聯(lián)合烏司他丁(生產(chǎn)單位:廣東天普生化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40506)10萬U+生理鹽水250 mL靜滴,1次/d。兩組均治療2周。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炎癥因子水平: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10(IL-10)、內(nèi)毒素(LPS);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肝功能指標:谷草轉氨酶(AST)、谷丙轉氨酶(ALT)、總膽紅素(TBIL)、血清肌酐(Scr)。比較兩組患者的癥狀緩解時間。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計量資料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代表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的TNF-α、IL-6、IL-10、LPS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聯(lián)合治療組患者炎癥因子TNF-α、IL-6、LPS水平明顯下降,IL-10明顯升高,較對照組各項均改善更明顯,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TNF-α/(μg·L-1) IL-6/(μg·L-1)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聯(lián)合治療組 40 96.82±11.34 70.35±12.67 458.92±49.73 227.39±23.41對照組 34 95.95±10.67 95.37±11.28 457.38±51.32 357.61±26.04 P值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shù) IL-10/(μg·L-1) LPS/(EU·mL-1)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聯(lián)合治療組 40 18.86±2.51 29.13±3.11 0.23±0.05 0.18±0.04對照組 34 19.37±2.64 24.24±2.94 0.24±0.04 0.27±0.08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肝腎功能指標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的AST、ALT、TBIL、Scr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治療后,聯(lián)合治療組患者的各項肝腎功能指標均明顯下降,較對照組均改善更明顯,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肝腎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肝腎功能指標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AST/(U·L-1) ALT/(U·L-1)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聯(lián)合治療組 40 80.24±1.38 24.27±2.03 69.68±6.35 27.01±2.27對照組 34 79.59±1.62 49.67±4.38 70.16±7.05 49.24±5.73 P值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shù) TBIL/(μmol·L-1) Scr/(μmol·L-1)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聯(lián)合治療組 40 36.40±4.42 13.36±2.34 148.94±13.38 100.36±11.84對照組 34 35.99±5.94 20.83±2.46 149.62±12.29 118.35±11.28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兩組患者的癥狀緩解時間比較 聯(lián)合治療組患者的腹痛和腹脹緩解時間均明顯早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癥狀緩解時間比較(±s) 單位:d
表3 兩組患者的癥狀緩解時間比較(±s) 單位:d
組別 例數(shù) 腹痛緩解時間 腹脹緩解時間聯(lián)合治療組 40 4.14±0.96 4.20±1.95對照組 34 6.02±1.83 6.11±2.47 P值 <0.05 <0.05
急性重癥胰腺炎病因較復雜,由于產(chǎn)生了不同類型的有毒物質(zhì),隨血流釋放至全身各系統(tǒng)、各器官,可對患者的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心臟、腎臟、肝臟等造成嚴重損害,腹痛、腹脹、黃疸等是患者的常見癥狀,臨床采取禁食、禁水、胃腸減壓,解痙止痛、抗生素控制感染、糾正電解質(zhì)紊亂、營養(yǎng)支持作為常規(guī)治療。
烏司他丁是一種具有廣譜蛋白酶抑制作用的糖蛋白,主要是從男性尿液中提純得到,約有143個氨基酸構成[4],能抑制粒細胞彈性蛋白酶、胰蛋白酶、纖溶酶等多種酶的活性,且能穩(wěn)定溶酶體膜,抑制溶酶體酶釋放[5],還能抑制白細胞過度激活、黏附及炎性介質(zhì)釋放,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炎癥介質(zhì)的產(chǎn)生與釋放,改善患者微循環(huán),減輕炎性介質(zhì)和蛋白酶對機體組織器官功能的損傷[6]。
谷氨酰胺是游離氨基酸池中含量最高的氨基酸,可為胃腸道提供基本能量,作用于腸道,降低腸道通透性,是胃腸道最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7],它能保障腸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增強腸道細胞活性,減少腸道內(nèi)毒素及細菌移位,促進免疫細胞增生,阻止炎癥因子釋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8]。
在急性胰腺炎患者多暴飲暴食、酗酒等多種因素破壞胰腺的正常功能,通過神經(jīng)-內(nèi)分泌調(diào)節(jié)使消化道血供減少,胰腺損傷初期全身免疫系統(tǒng)表現(xiàn)出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可能造成腸道的缺血/再灌注損傷,出現(xiàn)消化道黏膜的屏障功能破壞,腸道黏膜通透性增高,機體表現(xiàn)出炎癥反應和抗炎反應失衡,腸源性細菌及LPS移位[9]。TNF-α是急性胰腺炎炎癥反應中最典型的細胞因子,IL-6是一種急性反應期炎癥介質(zhì),IL-10對免疫應答主要起到抑制作用,LPS可激活補體,產(chǎn)生血管活性物質(zhì),刺激細胞因子產(chǎn)生和釋放炎癥因子,引起全身炎性反應,增加急性重癥胰腺炎的并發(fā)癥。因此監(jiān)測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的血清炎性細胞因子水平對于評價病情嚴重程度具有重要意義。在本研究中,使用烏司他丁聯(lián)合谷氨酰胺的患者,以上各炎癥因子指標在治療后的TNF-α、IL-6、LPS水平明顯下降,IL-10明顯升高,且改善幅度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治療組。
肝臟、腎臟是急性胰腺炎早期極易受損的器官,因此本研究特別關注了患者治療前后的肝腎功能,肝臟Kupper細胞是組織定植巨噬細胞最大的群體,刺激仍可使其產(chǎn)生大量炎癥因子,釋放氧自由基[10-11],在本研究中,使用烏司他丁聯(lián)合谷氨酰胺的患者,肝腎指標在治療后的水平均明顯下降,聯(lián)合治療組患者的各項肝腎功能指標均明顯下降,較對照組均改善更明顯。
綜上所述,對急性重癥胰腺炎采用烏司他丁聯(lián)合谷氨酰胺治療能優(yōu)化患者細胞因子水平,改善肝腎功能,及早改善腹脹腹痛的不適癥狀,療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