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杰
摘要:將“立德樹人”這個理念融入到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需要通過自然滲透的形式,對英語學科中所包含的態(tài)度、情感以及價值觀進行深度挖掘,并將其納入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同時,還要對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德育因素進行充分的挖掘,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樹立道德目標,使學生能夠更加適應現代社會的發(fā)展需求。
關鍵詞:初中英語;德智教育;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5-0045
一、初中英語教學中“立德樹人”教育不足的原因
通常,導致初中英語教學中“立德樹人”教育不足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 沒有充分發(fā)揮好團隊作用。一般情況下,教師采取獨自備課的方式,而不是集體備課。即使偶爾一起備課,也是將主要精力花費在教材上,討論課文知識的重難點,很少會在育人的材料上商榷。
2. 很多年輕的初中英語教師剛剛走上教師崗位,雖然擁有較高的學歷,但知識和經驗還有些欠缺,察覺不出能夠用于立德樹人的材料。即使察覺到,也沒能充分理解立德樹人在初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愿把有限、寶貴的課堂時間浪費在育人上。
3. 有些教師在思想覺悟和道德水準方面表現并不差,但又過于老成,課堂上謹言慎行,不愿越雷池一步,害怕“禍從口出”,惹來不必要的麻煩,只好采取明哲保身的方式,專注專業(yè)知識的講解。
二、初中英語教學中“立德樹人”教育的緊迫性
根據《英語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首要目標就是為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得他們在繼續(xù)學習英語和未來職業(yè)選擇上能夠占據有利的條件。此外,英語教育應做到人文性與工具性并重,讓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可以發(fā)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還可以學會怎樣學習,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和意志品質,學會怎樣處理與他人、自然及社會的關系,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同時,黨和政府明確指出,在教育事業(yè)中,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還要在國民教育體系中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社會主義榮辱觀。因此,“立德樹人”在英語教學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就初中英語教材而言,其內容包含從日常生活到世界文化等幾十個語言項目,具備非常豐富的情感教育內容,使得教師在教學中能夠有極大的發(fā)揮空間。教師要能夠結合初中生的實際思想與年齡特點,充分利用好教材上的內容,巧妙地將“立德樹人”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三、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踐“立德樹人”的理念
在學校工作中,課堂教學是最直接、最主要的且具有法律法規(guī)保障的活動,從而使得在整個教學實踐中“立德樹人”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師需要做有心人,對能夠在課堂實踐中實施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展開研究,通過各種形式方法將德育目標落到實處。
1. 開展符合學生需求的英語教學活動
在課堂英語教學中,要做好符合學生需求的英語教學內容。同時,對與其相關的中國優(yōu)秀民族文化傳統,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地理、歷史、風情、人文等知識,都可以適當地引進,并進行比較與講解,讓學生能夠樹立強大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比如,可以例舉“地震小英雄”林浩、“人民的樵夫”廖俊波,以及其他古今中外先進人物事跡等,讓學生能夠以先進、圣賢作為自己的學習榜樣,學習這些人艱苦樸素、不居功自傲的優(yōu)良作風,學習他們樂善好施、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高尚品格,使他們的情操得以陶冶、意志得以砥礪,從而全面提升他們的人文素質。
2. 重視評教的作用
現在,很多學校都會開展學生對教師的評教活動。然而在評教的過程中,“教書育人”方面的分值太少,甚至沒有,難以起到其應有的導向作用。同時,在進行評教時,很多學生為了投機取巧,并沒有誠實地進行評價,最終導致評教只能流于形式。因此,學校相關領導人應該重視評教的作用,鼓勵學生誠信地參與到評教活動中,對評教的最終結果要采取一定的行動方式。
3. 以詞匯為媒介,以句子為載體,以閱讀材料為平臺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比如在教“family”這個單詞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這個單詞的趣解——Father and mother,I love you。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記住這個單詞,還能讓學生產生愛家進而愛國的思想情感。又如,在教學“player”時,可以跟學生說運動員在各種賽事中奮力拼搏,最主要的支撐動力就是愛國主義精神,從而起到增強學生民族使命感的作用。
教師在教學“Could you...”等禮貌交際用語時,不妨先讓學生看一些不禮貌行為的圖片或視頻,讓學生進行情景體會,形成強烈的對比反差心理,從而讓學生明白并理解講文明懂禮貌是我國的優(yōu)良傳統,應該多關心身邊的人和事,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堅決杜絕不文明行為等。
同時,很多英語課文都具有啟迪和教育人的作用,弘揚了人類的優(yōu)秀品德。因此,教師一定要利用好這些“寶藏”,多向學生輸入優(yōu)良的美德,讓學生可以正確地處理好自我與他人、自然以及社會的關系。
四、結語
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與指引下,要在初中英語教育實踐中滲入以德樹人的理念,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思考在傳授知識之外,如何才可以真正地做到影響學生,使學生能夠受益匪淺并終身受益。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將學生培養(yǎng)成有健全人格和健康個性品質的新一代。
參考文獻:
[1] 李賦廣,路 潔.英語課堂教學藝術漫談[J].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2017(6).
[2] 李賦廣.論王光亞,李光宇的身教典范作用[J].管理工程師,2016(6).
(作者單位:浙江省蒼南縣馬站鎮(zhèn)第一中學 3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