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平久
【摘 要】在中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這樣一種情況,學生在數學考試或者日常訓練之后,會感到追悔莫及,說自己沒有看清題目導致出現(xiàn)錯誤,實際上這并不僅僅是學生粗心大意看錯題目的問題,更是學生分析能力不足所導致的。
【關鍵詞】初中數學 邏輯思維 分析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102
中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邏輯思維的強化以及空間想象能力的提升,為學生數學問題分析與解決的實現(xiàn)提供有力支持。在此種情況下,探討中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能力,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強化是非常重要的。
一、明確理論基礎,找準培養(yǎng)方向
從宏觀角度來說,學校教育就相當于一個濃縮的社會,中學數學課堂相當于生活問題的實驗室,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將教學活動看作是學生的創(chuàng)造活動,問題是創(chuàng)造的源泉,因此要注重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才能夠為創(chuàng)造打下良好的基礎。現(xiàn)代教育環(huán)境下,創(chuàng)新教育已經被納入到教學體系中,中學數學教學必須要把握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整體形勢,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激發(fā)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的養(yǎng)成,學會發(fā)現(xiàn)、分析并解決問題。建構主義理論中強調,教育要確保學生在知識建構方面的主動性,要反思學習內容與學習過程,進而實現(xiàn)良好的自我控制,這就為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的強化奠定了理論基礎。因此在中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要依據理論基礎出發(fā),找準培養(yǎng)方向,高度重視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強化,要探索并創(chuàng)造契機,來對學生分析問題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二、強化思維邏輯訓練,提升學生邏輯嚴謹性
中學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系統(tǒng)性和抽象性,為激發(fā)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要注重學生思維培養(yǎng)和邏輯訓練,優(yōu)化中學數學教學方式,為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的強化打下良好的基礎。思維邏輯訓練的開展,要結合新課標要求出發(fā),以中學數學教學目標和學生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等作為基本要素,開展綜合分析,以確保思維邏輯訓練的針對性和目的性,能夠為分析問題能力培養(yǎng)提供良性輔助。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把握中學數學教學的現(xiàn)實需求,科學選擇數學題型,保證其在數學知識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并能夠與學生學習需求高度相符,對于學生數學水平具有一定提升作用。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就數學問題進行獨立思考或者小組探究,在不同的思維方式下,學生在問題分析過程中形成了差異化的觀點,之后令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最后找尋最為有效的問題解決方法。通過思維邏輯訓練的開展,有助于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強化,對于學生邏輯嚴謹性的提升也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
比如在中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在學習運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為激發(fā)學生參與數學課堂的學習興趣,教師可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創(chuàng)設數學情境,在某座寫字樓中,有1個人最先得了感冒,經過兩輪傳染后有121人得了感冒,那么請同學們試著計算一下,每輪傳染中平均一個人傳染了幾個人?在教師提出這一問題后,可引導學生在情境下展開分析,令學生在仔細閱讀題目后,分析其中所給出的數量關系,并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試著理解什么是兩輪傳染。在學生對題目中的數量關系進行把握后,引導學生選取未知數,列出方程,并結合自己的思考與同學之間展開交流,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思考的?之后教師選出幾名學生代表,說一說一元二次方程的列法,并將自己對于已知數量關系適當變形的掌握。通過這一探究過程,學生能夠主動結合所學知識以及生活經驗去思考并探究問題,在潛移默化中鍛煉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促進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形成,為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強化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引導學生掌握問題分析基本思路并實施拓展訓練
對于中學生來說,數學知識學習難度較大,習題類型多樣,問題分析與解決的過程系統(tǒng)且復雜化,若想要正確解答數學問題,必須要保證前期問題分析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在全面把握新課標下中學數學教學所面臨的新挑戰(zhàn)的基礎上,教師要注重數學教學資源的優(yōu)化整合,將數學類型題目進行合理分類,引導學生對相同類型的數學題目進行自主分析和探索,促進數學問題得到科學分析與正確解決,無形中鞏固數學知識體系,促進學生數學水平的提升。在面對某一數學題目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自行探尋數學問題的分析與解決方法,促使學生學會正確運用數學知識,并逐步積累數學問題分析經驗,促進學生問題分析思路的形成,這對于學生數學學習成效的改善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教學以及數學考試中,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以及學生數學學習情況出發(fā),有側重點的做好此項教學工作,通過針對性的習題訓練,令學生掌握數學問題分析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礎上,可以結合學生在數學問題分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出發(fā),實施拓展訓練,保證所選擇數學題目的開放性。通過數學教學方式的優(yōu)化,令學生視野得以拓寬,學生數學思維的敏捷度更高,促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去暢游數學知識海洋,這對于學生數學思維水平的提升以及問題分析能力的強化都是非常重要的。
總而言之,數學知識為科技發(fā)展做出了一定貢獻,數學知識在社會各領域內都有所滲透,中學數學教學的推進,要注重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結合所掌握知識以及已有經驗出發(fā),對問題進行觀察、分析和探究,進而通過知識再創(chuàng)造來解決問題,這對于學生數學學習成效的改善以及數學應用能力的強化都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高連增.淺談初中數學課堂的數學交流[J].散文百家(下),2014,(9):158-158.
[2]肖素蘭.淺談初中數學課堂的交流分析與倡議[J].關愛明天,2015,(2):129-129.
[3]王海蘭.初中數學課堂的數學交流分析[J].關愛明天,2016,(2):22-22.
[4]劉強.初中數學課堂的數學交流芻議[J].關愛明天,2014,(12):138-139.
[5]朱瑞龍.淺談初中數學課堂的生活化嘗試[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