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清
【摘 要】對于初中生來說,物理學科是一門必須學習的課程,能夠幫助初中生更好地了解物理現(xiàn)象,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識。近年來,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為了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的水平,在現(xiàn)在的教學中實驗教學被越來越多的學校所重視。教師在開展初中物理教學時,更為注重學生的需求,開始引入一些新型教學理念。微型物理實驗屬于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一種,通過物理實驗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有趣,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也會進一步被激發(fā)。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微型物理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意義與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微型物理實驗 初中物理 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097
物理是一門基礎性學科,而實驗正是學習這一學科的重要手段。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當中,教師大多采用灌輸式教學方式,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效率與積極性。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更好的保證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在開展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應用微型物理實驗,學生通過親手做實驗,通過實驗組的趣味性,在實驗中主動探尋知識,快速抓住學生注意力,這比在老師在黑板上寫出知識點來給學生留下的印象深刻得多?,F(xiàn)在雖大力倡導學生在探究性物理實驗中學習,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收益甚微,學生的動手能力差或是根本就不重視探究性實驗,實驗前不預習,實驗中做不對,試驗后數(shù)據(jù)不會處理,還有的老師以黑板上講,代替實驗室中做等。讓學生更愿意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從而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一、微型物理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微型物理實驗教學屬于新型教學模式的一種,將其運用于初中物理教學中具有比較顯著的教學意義,其主要體現(xiàn)在:
其一,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初中階段的學生本身處于叛逆期,在這個階段,很多學生對學習興趣不高,尤其是對于學習難度比較大的物理教學,更是缺乏積極性[1]。運用微型物理實驗后,通過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來設計趣味性實驗,能夠將枯燥乏味的物理知識變得更為生動有趣,學生能夠更好地挖掘物理的魅力,學習積極性自然隨之提升。
其二,能夠提升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物理屬于一門典型的理科性學習,知識內容抽象性較高。而初中生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轉變階段,很多知識相對于學生而言,理解難度比較大。針對這種情況,運用為性物理實驗能夠將一些抽象性的內容更為具體化,從而解決思維的局限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從而幫助學生完成思維過渡,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其三,提升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在新課程改革當中,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尤為關鍵,將微型物理實驗運用于初中物理教學當中,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實驗的過程,能夠更好的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
二、微型物理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實驗準備
微型物理實驗雖然操作較為簡單,但想要保證實驗效果,同樣需要做好實驗準備。
首先,教師應該充分明確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明確其中的重點和難點,并且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微型物理實驗[2]。
其次,引導學生根據(jù)已經(jīng)選擇的微型物理實驗來準備相關物理設備。值得注意的是,微型物理實驗中的實驗設備應該由生活廢棄物,且這些東西在生活中比較常見,也比較易于得到。通過實驗準備的過程,不但能夠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實驗,同時,還能鍛煉學生觀察能力與實踐能力。
例如:在“浮力”相關內容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選擇物體浮力實驗,讓學生根據(jù)實驗內容準備好盆、各種物體、水等。
(二)實驗演示
完成實驗準備之后,想要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就需要在學生進行實驗前,率先做好演示,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實驗具體步驟以及相關注意事項[3]。教師實驗演示的過程中,還需要配合講解,提升學生對實驗的了解度,從而更好地保證學生能夠通過觀察教師的實驗演示,自主開展微型物理實驗,充分提升微型物理實驗效率。
例如:在“浮力實驗”當中,教師可以通過問題的形式,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類似“同學們準備的物體當中,有哪些可以浮在水面上?”“這些東西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上?”等,然后在為學生展示浮力實驗,包括實驗過程中應該觀察什么?應該注意哪些現(xiàn)象等,保證學生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不會盲目沒有目的性。
(三)實驗指導
教師在完成實驗演示之后,接下來就需要學生進行自主實驗。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由于對知識點掌握不充分以及對實驗內容了解不足等各種因素影響,很容易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從而導致實驗不規(guī)范或者實驗失敗。這時候,為了保證學生自主實驗效率,教師就需要在學生實驗過程中,注重觀察學生實驗,從而更好地進行實驗指導,指出學生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保證實驗效果。
例如:如果學生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操作不符合規(guī)范的問題,教師應該及時進行糾正,并且指導學生掌握正確地、規(guī)范的實驗操作方式,保證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實驗,從而在實驗中獲取更多物理知識與技能。
三、結語
初中生學習物理的難度相對較大,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教師可以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充分應用微型物理實驗,將抽象知識具體化,降低學生學習難度,提升學生學習效率與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李靜.分組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7):108-108.
[2]李娜.微課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以《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實驗為例[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16,15(35):68-69.
[3]吳忠明.分析分組實驗應用于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6,33(18):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