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娟
【摘? ? 要】采用“情境教學”帶領學生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是我們教師一直在追求的。而如何運用“情境教學”這個較為新穎的教學方法使得活潑好動,并且沒有知識基礎的小學生能夠真正的進入學習狀態(tài)還能更好的理解文章內容,正是本篇文章所要進行探討的——在語文教學中如何使用“情境教學”教育好小學生。
【關鍵詞】小學? 語文? “情境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0.130
語文是一門通過文字來展現(xiàn)的學科,因為它沒有視頻等人物動畫中的字幕直接,會使小學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難,所以我們引入了“情境教學”的方法,希望通過這個方法來提高小學生在課堂中所理解知識的多少以此提高我們教師的教學質量。而一個方法的運用不是想象中簡單的使用在課堂中就能夠實現(xiàn)的,它需要一定的現(xiàn)實基礎,還需要在實際教學中不斷得到改進與提高,汲取前人的經驗并不斷的改進創(chuàng)新,發(fā)展還能更大化的符合現(xiàn)代社會教學的模式,以此來更好的實現(xiàn)我們使用這個方法教育學生的目標——教好小學生語文,所以本篇文章就將探討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過采用“情境教學”這樣的方法來更好地教育小學生。
一、教師深刻理解教學方法
在教師需要引進一種新的教學方法來運用時,需要對其特點及其所需要的一定條件進行較為深入的了解,以求更好地來把握理解這種教學方法,并在此基礎上能夠化為自己的教學經驗,然后用自己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找到的問題來對這種方法進行不斷地深化改進。教師在運用“情境教學”時,要先重視學生發(fā)展的態(tài)度和信念,向學生安排合理的學習任務,然后根據自己班級學生的特點來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案來創(chuàng)設情境的途徑。也就是把學生帶進實際,作者所描繪的實際或者是自己生活的實際,在這些實際中教師可以通過語言的描繪,將抽象的內容鮮明地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而“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fā)展的教學方法。運用這種教學方法的關鍵在于激發(fā)學生對于所學內容的興趣以及自身的情感,通過這樣來增強他們對于文章的理解。
二、運用時找準時機
小學生其實并不是不能真正的理解一篇文章的內容,但是他們的理解都很淺顯,即使在小學階段能夠達到應試要求,卻極為不利于學生之后對于語文更深層次的發(fā)展和培養(yǎng),所以教師應當使學生能夠真正理解課堂講授內容。而“情境教學”正是對于學生理解能力具有較大激發(fā)運用的一種學習方法,將這個方法運用在我們的教學中不是說一味地依賴于這個方法,而是說在適當的時候進行使用,以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比如在文章的教授進行到一半或者更多時,通過一些具有凸出聲色的視頻、音頻等輔助教學工具來幫助小學生更好的把握文章內容或者作者情感,因為這個時候學生對于文章內容有一個較為基礎的把握,再通過“情境教學”對他們的想象力與理解能力進行一定的激發(fā),是再合適不過了。
在我小的時候上三年級時,我們這些小學生可能并沒有太明確的感覺到教師所使用什么教學方法,會對我們有什么影響或者說去領悟到教師在教授我們知識的時候需要采用什么方法,但是我還是很清晰的記得,在有一堂課中,我的語文老師當時在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當時我們年齡尚小,也沒有真實體驗過這樣的與親人分離的酸楚,所以在我的老師布置出“要求用自己的語言簡短寫出詩人心理感受”這樣的題目后,我還記得同學們表示奇怪的“哼哼”聲,這是小學生的迷茫,他們并沒有這樣的體會,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因為需要提高培養(yǎng)學生對于文章內容把握的能力,所以必須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來讓學生揣摩作者心境與文章情感甚至是文章中心,但由于實際情況的限制,我們并不能夠很好地完成這項作業(yè)。第二天,我記得很清楚,語文老師放了一個視頻,視頻里的背景音樂很凄涼,至少當時年幼的我是那么覺得的:視頻里一個人在山上密密的人海之中,四處張望表現(xiàn)出的眼神對此處的迷茫,還有對遠方的眺望,在回憶中想起往昔與家人在一起時插茱萸時的情景,再和現(xiàn)在眾人都是有家人陪伴而詩人卻獨自一人在人群中的獨孤形成鮮明對比。而這個視頻播放完后瞬間讓我們安靜下來,后來再寫一遍“詩人心理感受”,我覺得自己的心仿佛是被揪著的,在落筆時還有一種酸楚,并且寫了較多的理解。
在這個我親身經歷的例子中,就充分地說明了教師在合適的時候通過運用“情境教學”具有較大的作用,而這個作用不僅僅可以影響學生此時對于本篇文章的學習,還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運用其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是一種較為靈活,能夠充分調動小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并且它還具有較為多樣的特點,這種教學方法能夠直接提高學生對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讓學生對語文學習有興趣,會主動的去學習語文。充分運用“情境教學”的多樣性來給予學生一定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思維,這樣不會造成對思維有影響的結果。同時教師還應該做到的是創(chuàng)設的情境,是能令學生感覺到學習語文的輕松還能具有一定的新穎性,讓學生的思維盡可能地擴展延伸。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也能讓人感受到輕松的學習氛圍,畢竟歡快活潑的課堂氣氛是取得優(yōu)良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在這個時候往往是學生情感高漲和歡欣鼓舞之時,往往是知識內化和深化之時,這時候教師對學生再進行知識的鞏固和能力的培養(yǎng)也就會更加的輕松了。
四、具體展現(xiàn)“情境教學”
“情境教學”不是單一的指某一種方法來進行教學,它的含義較為廣泛,能夠將情境具體化現(xiàn)實化的方法有很多種,教師要注重對這些方法的把握,針對當堂課程內容來選擇合適的方法,比如在講“海鷗”這篇文章的時候,應該采用音頻的方式,來著重凸現(xiàn)雷聲的恐怖之初,從而彰顯出海鷗的品德,通過這些類似的具有針對性的“情境具體化”的方法,能夠有助于教師更高的運用“情境教學”的方法,也能夠對于學生學習語文或者其他科目有所幫助。運用圖畫再現(xiàn)、音頻再現(xiàn)或者視頻再現(xiàn)等方法,將課文內容形象化。
運用“情境教學”的方法來教育學生,基本可以說是百利無一害,但是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需要得到合理的運用才能夠最大化的體現(xiàn)出自身的價值以及帶給師生幫助,身為教師,我們想到的運用的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是為了學生能夠多吸收知識,所以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真正幫助到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更好地教導自己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