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光發(fā)
【摘? ? 要】在當今社會中,信息技術已經充分滲透到了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每一個勞動者的必備素質之一。因此,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應當從小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信息技術教學評價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文章探討了如何利用多元主體評價、差異化評價、多角度評價等手段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評價的水平,使信息技術教學評價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其真正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 信息技術? 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0.030
信息技術課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受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束縛較少,但作為一門年輕的學科,在形成具有自身學科特點的教學評價方面還比較薄弱。制定一套相應的信息技術課程評價體系,已經成為目前中初中信息技術教育深入、健康發(fā)展的至關重要的問題。信息技術課的評價應該適應信息技術教育的總要求,始終有階段學習目標和總體學習目標,在完成階段學習任務的同時完成總體學習目標。那么,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該如何使用“教學評價”呢?
一、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確定實施評價的標準
教育部頒發(fā)的《中初中信息技術的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信息技術課程評價應本著對發(fā)展學生個性的創(chuàng)造精神有力的原則進行,關注評價過程,更要關注評價結果,更要關注信息技術課程的整個教與學的過程。信息技術評價必須注重學生信息意識和情感、信息倫理道德修養(yǎng)、信息科學技術常識和信息能力的全面評價。
而在信息技術的新課程標準中就強調了三個評價原則:1.是“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實踐”;2.是“強調評價對教學的激勵、診斷和促進作用,弱化評價的選拔與甄別功能”;3.是“發(fā)揮教師在評價中的主導作用,創(chuàng)造條件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二、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評價的途徑
(一)營造學習氣氛
課堂氣氛是幫助教學順利開展的催化劑,是保證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有效性的重要條件,因此,信息技術教師能否在教學過程中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是能否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效率的關鍵。要想營造一個好的課堂氛圍,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要與學生保持一個和諧的師生關系,通常來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在主導地位,所以,作為教師應該轉變自己的觀念和態(tài)度,采取積極主動的行動,在與學生的相處過程中了解學生、關愛學生,促進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生動有趣的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通過進行信息技術問答競賽等方式增加學生直接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使初中學生性格活潑、思想活躍的特點能在課堂上能夠得到充分的釋放,但值得強調的是,教師在與學生相處時,應時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和情緒,一個教師走進教室的精神面貌在一定程度上就已經決定了這堂課的氛圍,并且在面對課堂的偶發(fā)事件時,不慌不亂,從容處理并掌控課堂局面才能使課堂氣氛能夠一直保持在輕松愉快的主旋律上。除了在與學生相處中積極溝通之外,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元化的輔助手段活躍課堂氣氛,對于信息技術課程來說,利用多媒體平臺可以最大化自身課程屬性的優(yōu)勢。
(二)合理使用方法
一個評價活動不僅是前一個學習過程的結束,更重要的是又一個新的學習過程的開始。后一個學習過程的開始絕不是前一個學習過程的重復,而是質量更高的一個學習過程,現代先進的評價方法就要調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根據這一指導思想我們在信息技術課學生學習評價中可以采用:1.訪談法:這種方法是通過與學生自身、學生家長、學生同學等進行訪談進而形成對學生綜合評價的一種方法。其主要特點是評價主體多元化,易形成對學生全面的評價。2.自我評價法:信息技術課對學生學習有成效的評價,應當是對學生的學習整個過程和有效結果所進行的整體價值判斷。所以初中信息技術課評價方式應以學生自我評價為主,老師評價為主導。學生上信息技術課,學生人手一表,學生對上機操作的結果進行自我評價。期末用一堂課的時間,老師根據學生的每堂課的評價記錄與全班討論最后總評。
(三)采取多元評價
為了提高評價的效果和質量,在評價中要避免單一化,評價的主體可以是學生,也可以是其他人員要充分考慮和設計學生的自我評價,并且最終使學生具有良好的、客觀的、主動的自我評價能力。在課程的過程性評價中,學生可以通過介紹、評價本人或本組的研究進程、創(chuàng)作思路、作品優(yōu)缺點等進行自我評價。通過自我評價,達到認識上的深化,進而分析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不僅如此,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互相評價。學生的互評可以以敘述自己觀點、介紹自己的設計(修改、研究)思路為主。既要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接納他人的觀點,進行自我反思,同時又要引導學生欣賞他人,肯定他人的長處學生通過互評,可以開闊思路,提高鑒別和欣賞的水平,增強自信心,通過他評和評他有力地促進自我學習。
(四)重視過程評價
相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更加重要。學習方法就是工具,學生只要掌握了工具,就可以開發(fā)很多的知識。所以,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實施發(fā)展性教學評價的時候,一定要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的評價。找出學生學習方法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加以改進和完善,這樣學生就可以掌握一項重要的學習技能,學習效率和綜合素質的提升也就指日可待。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行為、思想認識、學習態(tài)度以及基本情況等實施綜合評價。在運用觀察法的時候,教師應當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認真觀察,對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進行全面評價。教師可以采取電子小報的方式運用發(fā)展性教學評價,圍繞學習目標,對學習主題進行設定,然后讓學生自行負責后續(xù)的歸納總結、分析和設計,在這個基礎上獨立完成,不斷增加學習的深度,對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以及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進行鍛煉。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在教學“Word”相關內容的時候,信息技術老師可以布置這樣的學習任務,即要求學生根據教學內容自己動手制作小報,在這個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Word”。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完成的作品,帶領學生一起建立一個專題網站。
信息技術教學評價對初中階段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筆者通過從學生和教師的角度對各個主體的情況進行系統(tǒng)評價,幫助學生提高信息技術的掌握情況,調整教師的教學活動,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從學生實踐操作的提高、自主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重視信息技術內容的時間應用等角度加強了信息技術的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