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永健
【摘 要】眾所周知,小學語文極其重要,那重要到什么程度呢?我想,用一個詞形容那便是“非他不可”。它在整個小學生涯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它教學生以識文斷字,它教學生以筆墨揮灑,它還教學生以理智禮儀。但是如何學習語文呢?那必須是得以興趣引導之,以技藝教導之,方能使學生學好語文。
【關鍵詞】小學生 語文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7.031
小學是一個極其重要的階段,它將一個嗷嗷待哺的孩子逐漸拉進一個理智的社會,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意識,開始懂得辨別是是非非,而小學語文老師恰似一盞明燈,給迷惘的學生指引正確的方向,所以語文的教學就尤為重要了。但是如何吸引他們,讓他們從被動吸收變?yōu)橹鲃訉W習呢?這就是我們作為語文老師所要考慮的問題。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也是很好的出發(fā)點就是興趣。興趣,是輪船的掌舵人;興趣,是迷霧里的指南針;興趣,是一切學習動力的源泉。
一、從教師自身出發(fā),提升自己綜合實力
如果我是一名學生,我的老師只會對著書本照本宣科,或者每次講課都舉一個例子,那我一定不想去聽他的課,因為那很無聊、無趣。想想我作為一個成年人是如此,那么作為一個自控力還很低下的小學生,他們幾乎不可能在這種枯燥的課堂上認真聽講,就更不談學好語文了。但是實際上呢,我是一名老師,那么從我的角度出發(fā),我就應該擴充自己的知識庫,將自己得以升華,從而希望能以面面俱到的方式給學生以有趣的課堂,以開闊的思維,讓他們得到良好的發(fā)展。除了提升自己,我覺得教師也需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想想如果我是學生,我會因為不喜歡這個非常嚴厲的老師,從而不喜歡這門課。但是我們也不能太活潑溫柔以致沒有威信,建議大家還是上課時嚴肅,下課時更多以一個大家長的姿態(tài)來和學生相處,而不是一位嚴格的老師。
二、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從形式上改變課堂
俗話說,一個好的開始,事情就成功了一半。那么一節(jié)課一個好的開頭,這節(jié)課就有了一半的意義。所以優(yōu)化結(jié)構(gòu)的第一步,就是做一個好的開頭來引導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從課間的天馬行空里抽離出來。或許是一個小故事,或許是一個小游戲,更或者說一首讓人放空的音樂,這些精心準備的開頭往往能有效的吸引住小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跟隨我們的步伐沉浸于語文的課堂。然后我想說一個好的教師不會被教室的環(huán)境所局限。比如出于安全考慮,我們不能帶學生去室外或者去郊外體驗大自然的美好,但是教室里也可以放一些具有大自然氣息的小物件來代替大自然的作用。當丁香的芬芳馥郁在狹小的教室里彌漫,當綠蘿的滿眼春色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當悅耳的風鈴聲在耳邊響起,教室便不再那么煩悶,課堂也就不會那么無聊了。
三、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就算不能解答也希望教師能盡心盡力
小學的孩子處于大腦發(fā)育的階段,他們剛剛從有家人萬般呵護的環(huán)境里被強制性脫離出來,來到一個開始需要自己照顧自己,為自己的一言一行負責任的環(huán)境,這時,他們的好奇心就達到了一個高潮,我們作為老師就可以從他們的好奇心出發(fā)來保持他們對語文課堂的興趣。當然,老師不是全能的,老師也有不了解的知識和不能解決的問題。當你覺得不能解答他們的好奇心之時,請千萬不要惱怒,不要覺得煩躁,并且以一種粗暴的方式打斷他們對好奇心追求的過程。一般而言,這種做法只有兩種結(jié)果,一種是他們換了一種極端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另一種便是他們逐漸掩息自己的好奇心,從而失去創(chuàng)新能力,變得平庸。我想,這都是作為老師的我們不愿意看到的結(jié)果。我們除了需要去滿足他們的好奇心,還應該去精心呵護,甚至可以說去引導他們的好奇心,從而引導他們對學習的興趣。比如說我教導他們語法,又比如說斷句,我會先給他們一個句子,讓他們自己嘗試著讀出來,在沒有講解之前,他們讀出來的斷句可能五花八門,有時還會讓我們哭笑不得。但是讓他們自己去嘗試,他們就會覺得十分有趣,然后他們也會想怎么斷,為什么這樣斷等等的問題。
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建立獎懲制度
如果問小學生最想要什么東西,估計大部分都會說是小紅花一類的。孩童的世界非常單純,他們沒有利益的牽絆,沒有復雜的社會關系,他們想要的也不多,他們想要的只是老師和同學的認可。同學的認可我們可能沒辦法,但是我們自己可以建立獎懲制度,一來可以給優(yōu)秀的學生以明確的認可形式,二來我們可以告訴學生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以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三來就是最重要的,通過獎懲激勵他們學習的興趣,然后在大家都在爭先學習的情況下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把握好度的情況下,良性競爭在很多時候都是一個很好的動力。
五、興趣的培養(yǎng)要建立在良好的學習習慣之上
一個人如果能學好,那么他就會覺得學習是件很簡單的事,那么他就會對學習產(chǎn)生一定的興趣。那么如何學好呢?
(一)“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腦容量再大,也不會有我們需要吸收的知識量大;一個人再聰明,也不會能記完所有的事情,所以學習需要紙筆。我們要培養(yǎng)他們將重點內(nèi)容記錄在一個專門的本子上。當把所有東西的進行都有條有理之時,學生在學習方面就會從容不迫,不再需要考試前“臨時抱佛腳,效率還不好”。
(二)習慣用工具書
小學生是沒有或者說不應該有電子設備的,所以當他們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時,因為老師和家長不可能面面俱到,他們就需要用到工具書。而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教會他們使用工具書并且培養(yǎng)他們翻工具書的習慣。工具書應該大致包括中國漢語字典、成語詞典、古漢語詞典這三本,當然如果還有別的工具書,也推薦使用。
(三)每天閱讀半小時,每天進行定量的好詞好句積累
語文的學習需要日積月累,要學好語文,就需要培養(yǎng)一個每天閱讀每天積累的習慣,建議每天閱讀半個小時,20個好詞,5個好句。千萬不要小看每日這一點時間帶來的好處,除了知識量上去了,它還能將學生的學習從主動變?yōu)榱晳T,再變成固定流程,就像中午吃飯,每個人都會自覺,誰也不會覺得哪里奇怪。
語文除了在小學生活里面十分重要,實際上它貫穿我們生命的始終,我們需要與人溝通交流,需要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語文必不可少,所以才需要我們作為語文老師來帶領他們,首先需要讓他們了解語文的重要性,然后我們需要提升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從而帶動他們學習語文。想想如果每個人都能學好語文,這一定是每一位語文老師非常樂意看到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