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焰輝 歐陽秀敏
摘 要: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加強高校黨員教育,是立德樹人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新時代催生新使命和新要求,在立德樹人的使命訴求下,構建高校黨員教育機制不僅是加強學習型政黨建設的題中之義,而且是黨的建設的本質訴求,更是立德樹人的現(xiàn)實需要?;诖?,創(chuàng)新高校黨員教育機制應在充分剖析主客體影響因素的基礎上,致力于施教的組織體系以及受教的個體心性這兩個層面的建設,從構建培訓體系和強化自學行為上創(chuàng)新高校黨員教育機制。
關鍵詞:立德樹人;高校黨員;教育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8)20-0160-03
Abstract: The found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es in moral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Party memb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Li De Shu Ren. New times bring new missions and new demands, under the mission of Li De Shu,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y member education mechanism is not only the key to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learning party. Moreover, it is the essential demand of Party building, and it is also the realistic need of Li De Shu Ren, so innovating the educational mechanism of Party memb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full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subject and the guest.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wo aspects of the organizational system and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 of the teaching is to innovate the education mechanism of the Party members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ining system and the self-study behavior.
Keywords: Li De Shu Ren; party memb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ducational mechanism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上強調(diào):“要做好在高校教師和學生中發(fā)展黨員工作,加強黨員隊伍教育管理,使每個師生黨員都做到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為黨?!盵1]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做好高校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是立德樹人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因此,基于立德樹人視域構建新時代高校黨員教育機制,切實有效地開展好高校黨員教育工作,這對于提高高校黨員隊伍整體素質,發(fā)揮高校師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培養(yǎng)和造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以及引導師生黨員在深化理論學習和強化實踐能力中進一步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等,都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構建高校黨員教育機制的價值意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改進工作方式,提高黨的基層組織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盵1]新時代召喚新使命,新使命催生新要求?!皠?chuàng)新體制機制,改進工作方法”已然是當前高校黨的基層組織面對新使命和新要求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要做到這一點,緊抓時代與政黨這兩個主題則是理解新時代高校黨員教育的價值意蘊的主要著力點。
(一)構建教育機制,是建設學習型政黨的題中之義
學習是激發(fā)人們保持奮進的最好的方式。為了緊跟時代的步伐,鞏固自身的執(zhí)政,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政黨都十分重視加強對黨員的教育引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學習和總結歷史,借鑒和運用歷史經(jīng)驗,是我們黨一貫重視并倡導的做好領導工作一個重要的思想和方法?!盵2]因此,作為執(zhí)政的中國共產(chǎn)黨秉承優(yōu)良傳統(tǒng),持續(xù)加強教育學習,科學建設學習型政黨,這對于順應新時代的新使命和新要求具有重要的意義,是以黨的先進與智慧引領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題中應有之義。
(二)構建教育機制,是黨的建設的本質訴求
政黨作為一種政治力量和政治生活群體,始終是一定階級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也是一定階級先進分子的一部分。十九大報告強調(diào)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要“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jīng)得起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盵3]由此可見,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的一個重要的關鍵在于要“勇于自我革命”,要積極強化教育引導。因此,切實有效地開展好黨員的教育培訓工作,這既是對現(xiàn)代政黨運動規(guī)律的尊重與遵循,也是黨的建設的本質訴求。
(三)構建教育機制,是立德樹人的現(xiàn)實需要
立德樹人,基礎在立德,關鍵在樹人,其最終目標是要在正確理論與科學實踐的教育引導中培養(yǎng)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構建高校黨員教育機制,加強對高校黨員群體的理論和實踐教育引導,一方面有助于筑牢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我國高等教育,必須要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使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高校黨員是我國黨員隊伍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堅持以科學的理論和史實教育引領高校黨員強化對黨的初心和使命的認知,切實增進他們對黨的親近之情,使他們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號角中更加擁護黨的領導,這有利于鞏固黨的執(zhí)政,筑牢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另一方面有助于在榜樣引領中實現(xiàn)實踐擔當。班杜拉指出:“人類的大多數(shù)行為都是通過示范過程而觀察學會的:人們從觀察別人中形成了有關新行為如何操作的觀念,這一編碼的信息在以后場合中就作為行動的向導?!盵4]一般而言,高校黨員中尤其是學生黨員基本上是品學兼優(yōu)的先進分子,在立德樹人實踐中強化學生黨員的教育引領,有利于在引導學生黨員群體的理論認識和實踐向度中形成示范引領,并在示范引領中實現(xiàn)對身邊同學到引導,從而達到立德樹人的教育引領目標。
二、制約高校黨員教育機制建構的因素分析
基于高校黨員教育機制的重要性,當前不少高校已經(jīng)形成了一系列的制度體系和培訓體系。但由于各類原因所致,黨員教育培訓還多是一種短期的外在行為,高校黨員自身也普遍缺乏自覺學習的熱情與習慣,還普遍未形成長效機制。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他們負面的學習心理和學習行為而影響到高校黨員教育培訓長效機制的有效發(fā)揮呢?經(jīng)過問卷調(diào)查,我們認為主要是下面兩個層面的問題。
(一)受教主體層面的因素分析
一是黨性意識不強,缺乏學習自覺性。受市場經(jīng)濟負面作用以及社會思潮多元化的影響,一些師生黨員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人生觀消極、理想信念動搖等問題。個別師生黨員未真正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價值觀,缺乏社會主義道德情操。有的師生黨員入黨后不重視政治理論修養(yǎng),放松對自身主觀世界的改造,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心不足,對黨的政策產(chǎn)生疑慮,對共產(chǎn)主義必然勝利的信念不堅定。有的師生黨員對黨的感情淡漠,組織上入了黨,但思想上沒有真正入黨,甚至個別師生黨員入黨動機不純,參加學習培訓的精神動力和勁頭不足。
二是入黨后放松了學習,弱化了學習效果。一些師生黨員入黨前積極參與單位和班級工作和集體活動,工作積極肯干;入黨后,千方百計卸擔子,工作或學習成績持續(xù)下滑,參加集體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高。個別師生黨員以為入了黨就是進了“保險箱”,只顧埋頭學習業(yè)務知識,對政治理論學習和參加黨內(nèi)生活的熱情不高。
(二)施教客體層面的因素分析
首先,對高校黨員主體性地位重視不夠。教育組織者過于強調(diào)黨組織的主導地位,忽視高校黨員的主體作用,使師生黨員尤其是學生黨員基本處于一種被動、應付的狀態(tài),這極容易導致他們對黨組織的教育培訓工作產(chǎn)生逆反、抵觸心理,削弱了高校黨員教育培訓的實際效果。
其次,對高校黨員繼續(xù)教育考核不嚴格。筆者的問卷調(diào)查顯示64.61%的師生黨員認為學習考核不嚴格不健全影響了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基層黨組織還普遍未建立合理有效的師生黨員考核及評價體系,教師黨員參加繼續(xù)教育情況還基本未被納入年終考評、評先評優(yōu)活動之中,普遍呈現(xiàn)出學而不考、學考脫節(jié),無法對師生黨員的素質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造成了“學不學無所謂”、“學與不學一個樣”、“學得好與不好一個樣”的不良風氣。
再則,教育管理手段陳舊。在教育學習上仍多用傳統(tǒng)方式,忽視現(xiàn)代教學手段和方法。對此39.38%的師生黨員表示認同,他們認為手段方法不夠先進,影響了教育效果。究其緣由,主要體現(xiàn)為在理論學習上,一些高校對師生黨員的培訓組織還停留在讀文件傳精神的水平上;即使網(wǎng)上和新媒體黨建工作的探索已經(jīng)展開,但由于各種原因效果還十分有限,并沒有對師生黨員繼續(xù)教育產(chǎn)生廣泛的影響。
三、基于立德樹人視域創(chuàng)新高校黨員的教育機制
立德樹人這一內(nèi)涵以“德”為基礎性探析,以“人”為根本性指向,在理論和實踐層面上始終圍繞“人”而展開。高校黨員不僅是高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群體,更是立德樹人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因此,基于立德樹人視域創(chuàng)新高校黨員的教育機制,必然要始終圍繞“人”而展開,即要致力于施教的組織體系以及受教的個體心性兩個層面的建設。
(一)遵循育人規(guī)律,建立有效培訓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guī)律,遵循教書育人規(guī)律,遵循學生成長規(guī)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盵1]眾所周知,一個完整的培訓體系通常由組織支持、培訓課程管理、培訓師資管理、培訓過程管理以及培訓效果評估等幾個模塊組成。同時一個完善的培訓體系還具有一定的自適應性,能夠自動自發(fā)地完善培訓管理流程,達到培訓的最佳效果。因此,活化高校黨員教育機制,建立科學合理的教育培訓體系,提升培訓的水平并形成教育培訓的長效機制是實現(xiàn)立德樹人教育實效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選擇。
首先,在組織支持模塊建設上。各高校應立足歷史與時代的高度來重視和規(guī)劃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黨員教育培訓理念,以先進、科學的方法來引領學生黨員的教育培訓工作。一方面各高校要把黨員的教育培訓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予以重視,在教育內(nèi)容上扣緊文化自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中國夢、理想信念等教育訴求,堅持強化好思想道德教育。在方式方法上要營造良好的培訓氛圍與環(huán)境,注重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前瞻性和可持續(xù)性,使高校黨員教育培訓不但能承擔其實現(xiàn)發(fā)展的責任,也能適應未來發(fā)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配備專門的人員來負責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要著力加強負有黨員教育培訓之責的組織部(黨校)等相關部門的建設,配備專門的人員來負責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并予以其一定的權限,使相關人員有時間和精力就新時代高校黨員教育培訓的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規(guī)劃,真正打造富有高校自身特色的培訓體系,并切實從組織建構上保障黨員培訓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良好運行。
其次,在培訓課程和培訓師資管理模塊建設上。應遵循高校各黨員群體的特點與成長規(guī)律,立足新時代的新形勢和新要求,遵循教與學的客觀規(guī)律與邏輯,本著科學、合理、實用、有效的原則,有針對性地做好教育培訓內(nèi)容的設置,并根據(jù)設置的內(nèi)容,選取固定性與流動性相結合的授課群體。對此,高校應加強對領導、教師、學生等黨員群體學習需求和成長規(guī)律的關注和調(diào)研,開發(fā)設計適合本校各類黨員群體的教育培訓內(nèi)容,并將此流程作為一種常態(tài)性工作持續(xù)下來,確保培訓內(nèi)容科學性與適宜性,避免培訓內(nèi)容的淺薄、生硬、重復、無用。同時,高校應進一步加強黨員教育培訓的師資資源建設,要本著不拘一格的原則,把校內(nèi)外真正有思想、有才學、有感召力、有示范性的專家學者及相關社會人士聘到師資隊伍中來,不斷增強高校黨員教育培訓師資隊伍的生機與活力,有條件的高校還應該積極的開發(fā)建設一批網(wǎng)絡師資隊伍,來滿足新時代師生黨員群體的偏好需求。
再次,在培訓過程管理模塊建設中。各高校應依照人力資源管理學科的相關理論,在“三全育人”理念中,充分與社會相關培訓機構合作,積極借鑒社會組織和兄弟院校在黨員培訓管理中的好做法,建立黨員教育培訓的全過程管理系統(tǒng),以教育培訓過程的細節(jié)化管理服務學員、教育學員、端正學員的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員的黨性修養(yǎng)。
最后,在培訓效果的評估上。培訓效果評估模塊是目前各高校黨員教育培訓中的“軟肋”之一,尤其應予以重視。高校要真正建立起黨員教育培訓的效果評估模塊,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要充分注重對教育內(nèi)容、教育手段以及管理過程中的評估,而且要加強受教者學習效果的評估,逐步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引導廣大師生黨員形成自律與他律、自覺與強制相統(tǒng)一的長效學習機制。
(二)嚴把黨員入口關,激發(fā)自覺學習行為
毋庸置疑,一個優(yōu)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黨員教育培訓體系只是長效機制形成的外在因素,長效機制的形成還要依賴黨員個體的自覺學習熱情與習慣的養(yǎng)成,為此,高校黨委應從黨員入黨動機開始引導,強化自覺的學習行為。具體而言:一是要把好黨員入口關。高校要堅持智者的清明與魄力,切實把好黨員入口關,端正入黨動機,從源頭上解決黨員學風問題。對于入黨動機不純的黨員,一定要進行及時有效的教育,使其端正學風,改變松散學習或不學習狀況,嚴禁其學習上的不作為行為對其他黨員群體帶來的負面影響。二是要強調(diào)理論學習的必要性。結合新時代新要求強化學習教育,使每位黨員認識到從申請入黨的那一天起,就應樹立不斷學習理論的志向和信念,而且政治理論學習是任何一個政黨不可或缺的實質性要求,堅持學習并樂于學習是每一個共產(chǎn)黨員應具有的基本要求。三是要突出實踐教育的重要性。毛澤東闡明:“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盵5]高校應切實根據(jù)自身實際,鼓勵黨員自發(fā)地開展豐富多彩的黨員學習與讀書活動,鼓勵黨員自主成立各種學習小組,并組織一批有良好學習習慣的黨員對學習小組進行指導和幫扶,尤其要在學習中選好學習材料和學習方法,用好的內(nèi)容吸引廣大師生黨員,使他們在學習中受益,在受益中喜愛,真正使學習成為高校黨員群體成長中的精神追求和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光明日報,2016-12-09.
[2]習近平.領導干部要讀點歷史[N].人民日報,2011-09-02.
[3]習近平.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N].光明日報,2017-10-19.
[4][美]阿爾伯特·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M].陳欣銀,李伯黍,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18.
[5]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2.
[6]陳省平,寧曦,劉亞婷.構建“協(xié)同育人”模式,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J].高教學刊,2018(08):77-78+81.
[7]劉娟,閆翠玲.“立德樹人”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的實現(xiàn)路徑探析[J].高教學刊,2016(21):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