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燕
曾國藩之婿
聶緝椝(讀音:[gu T])(1855年~1911年),字繼峰,號仲芳,聶亦峰之子,晚清名臣曾國藩之婿。聶氏家族以“三代進士,兩世翰林”著稱一時。聶緝槊曾任浙江巡撫、上海道臺(相當于上海市長),也是上海制造局總辦、華盛紡織總局(后改名恒豐紡織新局)的創(chuàng)辦人。
“荊林”聶氏的來源與發(fā)跡
該族始祖名聶度,字貴洪,號心水,原籍浙江,南宋人,初遷江西撫州府碁(棋)子巷,南宋景定年間繼遷臨江府清江縣(今樟樹市)板橋,因居住地荊棘茂盛,故叉名荊林。傳至十三世應禪,字公明,原字時高,行誥五,清康熙間自荊林徒居湖南衡山,為衡山始祖。再傳三世后家族分為三房。聶氏家族三代進士,兩代翰林,名著一方,二十世后更是因顯貴婚姻,權傾朝野。
貴人青睞,鑄就良緣
聶緝椝系家族第二十世,為二房先燾公之后。其父聶爾康(號亦峰)是廣東新寧縣地方官,因秉公辦事,樂善好施,得到曾國藩的賞識,再加上其次子聶緝槊為人正直,曾國藩對其很是中意,于是決定將小女兒曾紀芬許配給聶緝槊為妻。聶緝槊和曾紀芬婚后育有八子四女共計十二個子女,這些子女的婚配都是豪門之間的聯(lián)姻,在當時的上海,聶氏家族可謂是聲名顯赫、叱咤風云。
豪門聯(lián)姻巨族的婚配關系
讓我們來看一看這些豪門聯(lián)姻的婚配關系。
老大聶其賓(子),字燕臣,17歲時不幸早天,另當別論。
老二聶其昌(子),字雋威,號約宣(讀音:[an]),出繼聶緝椝堂兄聶緝梓,娶封疆大吏、洋務派著名人物左宗棠的長房孫女,名左元宜。據(jù)說左元宜是左宗棠最為寵愛的孫女。
老三聶其杰(子),字云臺,號托廬,繼承父業(yè),任恒豐紗廠、大中華紗廠老板,后被推任為中國總商會會長,被工商界譽為“紡織界泰斗”。娶江西泰和鹽商、廣東候補道蕭敷德之女。
老四聶其煒(子),字管臣,任中國銀行副總裁、中孚銀行行長,娶廣東陸路提督、太子太保劉松山之孫女,即山西布政使劉鼐(讀音:[ZI]之女。
老五聶其德(女),嫁民國政要、湖南芷江知縣張其鍠(讀音[huang])。此人曾為吳佩孚之幕僚,軍閥混戰(zhàn)期間曾兩次勸阻吳佩孚不要進攻湖南,故而保全家鄉(xiāng)平安。兩人之女張心漪,嫁中華民國財政部長費驊。
老六聶其焜(子),字潞生,娶四川鹽茶道黃承暄之女。
老七聶其賢(子),官名磊,字閣臣,號寄塵,娶浙江杭嘉湖道陳乃翰之女。
老八聶其純(女),嫁湖南岳常澧(“澧”讀音:[li])卓孝復之子卓宣謀。
老九聶其璞(女),嫁軍機大臣、協(xié)辦大學士、外務部尚書瞿鴻禨(讀音[jl])之子瞿宣穎。
老十聶其煥(子),原名煥,字慎馀(讀音:[yu]),娶安徽合肥晚清名臣李鴻章之兄、兩廣總督李翰章之九女李敬萱。
老十一聶其煌(子),字少萱,出繼聶緝椝胞弟聶緝榮,娶杭州藩司顏筱夏之孫女顏寶航。
老十二聶其璧(女),上海名媛,人稱聶四小姐。丈夫周仁,著名科學家、教育家,新中國成立后擔任中科院院士、中科院華東分院副院長等職。兩人結婚時宋美齡為他們做了儐相。
親家公撰寫譜序和傳記
《荊林聶氏續(xù)修衡山族譜》由親家公、慈禧太后的寵臣瞿鴻禨親撰譜序,簡述了聶氏家族的源流繁衍過程。此外他還題書了聶緝椝的行述(傳記),內(nèi)對聶緝椝及其父聶爾康事跡介紹甚詳,對研究聶氏家族及近代重要人物通婚聯(lián)姻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重視孝道、弘揚美德
荊林聶氏家族十分重視傳統(tǒng)忠孝之道,認為“事君不忠非孝也,在家為孝子,在國為忠臣”(<卷一-家塾常言五則》)。家族的家規(guī)則較為注重族人優(yōu)良品性的培養(yǎng),旨在弘揚“敦孝友”、“嚴訓誨”、“務勤儉”、“忍性氣”、“凜分誼”、“獎節(jié)義”、“存忠厚”等道德觀(《卷一-家規(gu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