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藝純
一、PBL教學模式與一貫通護理教學
PBL教學模式,又稱問題式學習模式。其要求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最終達到吸收知識的目的[1]。一貫通護理教學中的“貫通”,指中職與高職知識的貫通。護理教學知識,是前人在護理過程中,通過對護理經驗的總結,而積累的各項知識[2]。在臨床中,具有廣泛適用性。因此,利用一貫通護理教學方式教學,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技能掌握水平。
二、PBL教學模式在中職一貫通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實踐及效果
(一)PBL教學模式的應用
1.課前引導
教學前,護理教師應采用PBL教學法式,通過提問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以“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為例,引導方法如下:
(1)由教師提問:“同學們,長期臥床患者有什么特點呢?”
(2)當學生回答后,教師應繼續(xù)追問:“長期臥床容易導致的并發(fā)癥有哪些?”
(3)待學生回答完成后,教師應提問:“導致長期臥床患者發(fā)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危險因素是什么呢?”采用上述方式進行課前引導,不僅能夠使學生的思維得以活躍,且能夠將其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并引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
2.課中討論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為學生提供病例,要求學生通過討論的方式,制訂護理方案。以“機械通氣患者的護理”為例,討論方法如下:
(1)由教師為學生提供案例:楊某,女,82歲,于2017年12月1日入院,主訴呼吸困難。經檢查,確診為呼吸衰竭合并肺部感染。考慮給予機械通氣、化痰、維持酸堿平衡。請問,該患者應如何護理?
(2)教師將學生以6人為一小組,要求小組內成員自行分工,制訂護理方案。采用上述方式進行一貫通護理教學,能夠使學生獲得更多的討論以及思考時間,使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并使其團隊合作能力得以提升。
3.總結提高
當課堂即將結束后,為使中高職護理知識得以貫通,教師應積極帶領學生總結知識,并對知識進行升華。同樣以“機械通氣患者的護理”為例,總結方法如下:
(1)由教師為學生總結簡單的知識。
(2)由教師分別評價每一小組的護理方案。
(3)鼓勵學生進行提問,知識點包括但不限于中職課本知識。
(4)由教師為學生一一解答問題,使學生的護理知識掌握能力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二)PBL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
A中職院校一貫通護理教學中PBL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如下:
(1)學生成績:PBL教學模式應用前,學生護理知識平均分為(80.59±4.58)分。PBL教學模式應用后,學生護理知識平均分為(98.88±7.46)分。兩者對比,后者成績更高。
(2)學生滿意度:PBL教學模式應用前,44例學生中,對教學方法滿意者共30例,滿意度68.18%。PBL教學模式應用后,44例學生中,對教學方法滿意者共43例,滿意度97.73%。兩者對比,后者滿意度更高。
三、結語
綜上所述,A中職院校將中高職知識相結合,借助PBL模式,展開了護理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護理成績,也使其教學滿意度得到了明顯的提升。這表明PBL教學模式在中職一貫通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國各中職院??蓞⒖糀院校的經驗,在確定人才培養(yǎng)需求的基礎上,應用PBL模式進行課前引導、課中討論以及課后總結,使人才培養(yǎng)水平得以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李 獻,王紅巧,孫立榮,等.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學法在兒科護理學教學實踐中應用[J].青島大學學報,2018(2).
[2]彭閃菲,陳燕芬.探討護理教學小組輔助下醫(yī)院護理教學管理模式效果[J].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