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紀友
[摘 要]作文訓練是初中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語文教師要在課改的指導下,認真鉆研初中作文考核要求,長期堅持對學生進行作文能力培養(yǎng)與訓練。初中作文訓練要從以下四個方面下功夫:找準初中作文訓練主導方向;夯實閱讀基礎,提升學生表達能力;打開“心”門,提升學生感知能力;熟悉作文架構(gòu),提升學生邏輯能力。
[關(guān)鍵詞]作文訓練;表達;感知;邏輯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8)15-0020-02
作文訓練是初中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作文不僅在卷面分中占有較高的分值,而且是學生整體語文功底的反映。作文訓練是長期的功夫,不能急功近利。很多學生怕寫作文,一聽說寫作文馬上愁眉苦臉,耷拉下了腦袋,感覺寫作文是一件苦差事。一些語文教師也覺得作文訓練出力不討好,每周布置一篇作文,批改是個很大的負擔,然而辛辛苦苦的批改和訓練并沒有換來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久而久之,師生都覺得作文訓練沒必要花那么多功夫,練與不練差不多。筆者長期從事初中語文教學,長期堅持對學生進行作文訓練,實踐表明,作文訓練不僅非常有必要,而且非常有成效,關(guān)鍵要找準訓練方法。從已經(jīng)取得的成果來看,堅持作文訓練一年時間左右,筆者所帶班級的作文均分比平行班級高1—2分。而且,在作文均分明顯高出的情況下,基礎分通常隨之提高,作文水平與基礎知識水平兩者之間呈正向關(guān)系,也就是說,針對作文的訓練最后會提升學生的整體語文水平?;诖?,語文教師務必要高度重視作文教學,敢于啃硬骨頭。針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文訓練環(huán)節(jié),教師必須做足功課,廣泛調(diào)查研究,明確教學要點和重點,長期堅持對學生進行作文能力培養(yǎng)和訓練。
一、找準初中作文訓練的主導方向
初中作文訓練必須立足于初中生的學情,根據(jù)初中生的現(xiàn)有水平和心理特點進行針對性的練習。初中生年齡一般在12—16歲,正處于青春嘗試期,他們經(jīng)過小學階段的積累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語言組織能力。初中作文訓練一方面要進一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要激發(fā)學生對外界環(huán)境的感知能力,促進其人格完善。初中生生理發(fā)展迅速,對外界充滿好奇心,這個時期的作文練習主要圍繞記敘文展開。練習的題材包括家庭、親情、友情等,可寫人可記事,通常只集中描述一件事情。不管是寫人還是記事都要立足于學生的感受和成長,促發(fā)其積極情感,以自身的認識變化為基調(diào)。記人篇如《我的母親》《我的老師》,要能通過具體事件感受母親的愛與關(guān)懷、老師的期望與恩情;記事篇如《就這樣,埋下一顆種子》,要能通過具體的場景和事件展示自身認識的變化和提高。
通過訂閱歷年《上海市初中畢業(yè)統(tǒng)一學業(yè)考試作文評析》,研究對比后筆者發(fā)現(xiàn)初中作文主要訓練初中生三大能力:表達能力、感知能力、邏輯能力。找準了這三個方向,緊密圍繞這三個方向進行訓練,作文教學不再是茫無頭緒的難事,而是有目標分步驟實施的過程。
二、夯實閱讀基礎,提升學生表達能力
(一)閱讀數(shù)量要適中
以每學期兩到三本書為宜,書目從中國經(jīng)典篇目中選,如林海音的《城南舊事》、三毛的《撒哈拉沙漠》、蕭紅的《呼蘭河傳》等。將每學期三本書的總量平均安排到每學期的每個星期,通常一個星期的課外閱讀量是一本書的四分之一左右。
(二)課外閱讀要做好質(zhì)量把控
初中生正處于玩心重的階段,在學習方面普遍缺乏恒心和堅持,教師要對閱讀進度進行總量把控和質(zhì)量監(jiān)督。為了確保學生認真落實閱讀計劃,教師可布置課外閱讀摘抄和做讀書筆記任務,并定期檢查和批閱學生的摘抄和讀書筆記。檢查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認真做了摘抄和讀書筆記,確實在閱讀;有的學生摘抄和讀書筆記的量很少,完全是在混任務。針對部分學生投機取巧的情況,要求每三頁文章至少有一條摘抄并有閱讀心得,在數(shù)量上有了明確規(guī)定后,學生的讀書筆記任務完成效果大大提升。即使有了這樣的明確規(guī)定,部分學生仍被動應付閱讀摘抄或讀書筆記。為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也為了訓練學生良好的表達能力,可每次語文課前安排10分鐘的讀書分享,落實到具體學生,每個學生的分享時間控制在3分鐘左右。這種當眾分享的形式對學生來說有一定壓力,輪到的學生都能鉚足精神認真準備,客觀上完成了作文所要求的文學知識的積累。
三、打開“心”門,提升學生感知能力
初中生作文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缺乏素材,胡編亂造,經(jīng)常出現(xiàn)扶老人過馬路、撿到錢包交給警察叔叔等拼湊之作,毫無真情實感。這種現(xiàn)象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客觀上來說,現(xiàn)在的初中生普遍是“溫室的花朵”,是長期被“圈養(yǎng)”的大寶寶,每天的生活主要在“學?!彝ァ眱牲c一線之間往返重復,生活規(guī)律單調(diào),缺乏經(jīng)驗,素材儲備不足。其次,初中生正處于懵懂時期,不能靜心體驗和反思生活感受。加上一些學生學習態(tài)度被動,把作文看成負擔和任務,以應付的態(tài)度敷衍了事,沒有用心提煉素材。再次,學生對作文存有畏難心理,對寫作文很茫然,沒有方向。
如何才能將作文寫活?針對作文素材貧乏的問題,筆者開設了討論課,定期引導學生一起分享交流生活中發(fā)生的新鮮事,建立學生內(nèi)心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的“連結(jié)之門”。通過分享交流,學生強化了生活體驗,懂得了定格一些特別的有意義的生活瞬間,有助于積累作文素材。有的學生談到自己第一次用摩拜單車,不會開鎖,怎么運用自己的智慧解決開鎖和停車問題;有的學生分享了母親騎摩托車送自己上學,路上遇到交通整治,被交警阻攔,母親和交警爭吵,交警耐心勸說的過程;有的學生分享了教爺爺奶奶用支付寶的經(jīng)歷;還有的學生交流了旅游過程中遇到緊急事件,與家人走散的經(jīng)歷……通過分享交流,學生發(fā)現(xiàn)并不是無話可說,而是沒有用心進行素材提煉。
另外,要重視對學生每一次習作的反饋,反饋要在傳統(tǒng)作文批改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去除傳統(tǒng)作文批改的形式主義,注重實際效果。傳統(tǒng)的作文批改,教師通常閱后標出錯別字并寫上幾句評語,如“文字生動,邏輯清楚,首尾呼應較好,文字不連貫”等,再根據(jù)作文等次寫上“好、中、差”。教師看得很辛苦,批得也很認真,耗費了大量的精力,然而對學生而言如隔靴搔癢,他們翻看一眼就扔到一邊,下次作文還是上次的水平。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抽選部分學生進行面批,當面反饋修改意見并要求學生根據(jù)修改意見提交作文修改稿。除了面批作文外,也可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之間互批作文,互相提修改意見。批改的目的是落實作文的修改,向?qū)W生反復強調(diào)一個理念“好的作文是不斷修改出來的”,傳統(tǒng)的只批不改對作文水平的提高沒有多少實質(zhì)性的幫助。
四、熟悉作文架構(gòu),提升學生邏輯能力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薄都t樓夢》第四十八回《濫情人情誤思游藝 慕雅女雅集苦吟詩》中黛玉教香菱作詩的一番話,曹雪芹借黛玉之口道出了古今作文章的必經(jīng)路徑和經(jīng)驗之談。文中黛玉說道:“你若真心要學,我這里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讀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讀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摈煊褡屜懔馐熳x名家名詩在心中打底子,有了一定的儲備和積累之后,再稍加技巧訓練就能快速提升寫作水平。
為了讓學生對作文的組織架構(gòu)了然于胸,筆者每周精心選擇1—2篇優(yōu)秀作文對學生進行泛聽練習,長期堅持,久而久之,學生對記敘文的框架結(jié)構(gòu)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作文聽讀環(huán)節(jié)可以由語文教師讀,或安排學生朗讀,其他學生聆聽揣摩,在期末考試前一個月集中練習效果更佳。
作文講究“起承轉(zhuǎn)合”,其實質(zhì)是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初中生的能力駕馭全篇兼顧細節(jié)有點困難,可以安排學生長期做拆解練習,經(jīng)過一段時間積累之后再完成從細節(jié)到整體的整合。例如,可以通過課外作業(yè)安排學生背誦或默寫一段描述緊張心理的句子,或者一段描寫興奮心情的句子,或者一段經(jīng)典的開頭等。這些內(nèi)容由學生自行查閱搜集,完成一項再布置下一項,不斷推進,日積月累,學生語言的基本功和邏輯思維能力就會得到很好的錘煉,對作文不再望而卻步。
(責任編輯 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