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雪梅
在語文教學中,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它不僅能體現(xiàn)學生對社會生活的觀察、分析、評價的能力,而且還能反映出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價值。作文教學是對學生進行語文綜合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但在實際教學中卻是極其薄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怕寫作文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如何改變這種現(xiàn)狀,還作文教學一片晴朗的天空?我在本文中嘗試片段作文訓練的幾種方式,力求為學生寫作尋找最佳的“源頭活水”。
一、用“圖片描寫”來培養(yǎng)觀察能力
圖片是一種直觀的視覺藝術,相比文字,圖片上的東西一目了然、生動形象、色彩艷麗。此外圖片還是一種無聲藝術,給學生留下了足夠的想象空間,有利于學生自由發(fā)揮。一幅圖片就是一段文字,對圖片觀察越仔細,學生的解讀就會越深刻,所寫的文字將更生動,更有表現(xiàn)力。
我曾布置過這樣一個片段作文訓練:欣賞下面四幅圖片,選擇其中的一幅寫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
學生作品一:
房子像是沒有刷漆,或是因為時光流逝而掉落了水泥。一只母雞低著頭,不經(jīng)意地哆嗦著身子,徘徊在房子面前,絕望地找著蟲子。邊上是百孔千瘡的長二腳板凳,上面坐著一對姐妹。
姐姐用一只被寒風吹得紅彤彤的小手托著小碗,用勺子輕輕地在碗里舀起一勺冷湯。勺子已經(jīng)掉了好幾層陶瓷,上面的圖案也黯然無色,其中一邊還留下幾個印口,像砂石一般粗糙無光。為了不會傷害到妹妹的嫩弱的小嘴巴,姐姐把有印口的一邊轉到后面,慢慢地湊到妹妹嘴前,妹妹咪上閃亮著的眼睛,張起嘟噥著的小嘴,輕輕地抿住勺子,咕咚咕咚地嘗著小口的冷湯水,淡淡的。妹妹顯得很滿足,睜開了像火爐一般的大眼睛,姐姐那張長滿凍瘡的早已無知覺的臉也不由地抽動起來。
在冬日的寒風中,她們披著不對稱的薄大衣,分享一碗冷湯。相比于房子和母雞,是那樣地溫暖。
學生作品二:
這孩子才幾歲?五歲?六歲?簡直不敢想象,都還這么小,姐姐就懂得照顧弟弟了。她正一口一口地喂飯給弟弟吃,還不忘吹吹,以免燙著弟弟。最純潔的姐弟情意,血濃于水的感情啊!這是我們今天獨生子女很難想象的。石階邊上的小雞也被這一幕感動了吧。癡癡的望著這姐弟倆……
他們是貧窮的,只能住在這簡陋的小屋里;他們又是富裕的,擁有著世上最純潔的親情!
同樣的畫面,不同的觀察能力,呈現(xiàn)出兩段詳略不一的文字,表達效果也就不同了,帶給讀者的感受也不一樣。
二、用“場景命題”來激發(fā)想象能力
“場景命題”是指提供一種生活情景,規(guī)定一個大致的寫作范圍,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體驗與所積累的知識,對命題內涵進行闡述演繹,或進行細致描寫,或記敘一件事情,或表明自己的認識見解,或講述自己經(jīng)歷過的以及想象中的故事片段的作文方式。
“場景命題”主要是描寫場面,可以是整個敘事中的某個場面,也可以是具體的場面,可以穿插事件,捕捉生活的方式靈活多樣;表達方式以描寫、記敘為主,重點描寫場面中的景、人或物,很容易聚集生活中瞬間留下的精彩畫面。
1.根據(jù)文章構成要素設置“場景命題”
記敘文通常須要具備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景物等要素;我曾設計這樣一組題目給學生:《那一絲燦爛的笑容》《月圓之時》《鄉(xiāng)村(城市)一角》。
學生作品一:《月圓之時》
夜靜了。窗外,深藍色的夜空綴滿了寶石般的星星,銀盤似的月亮鋪灑下皎潔的月光,靜靜的院落溶漫在清涼的月光中,一顆顆星星像明珠嵌滿天空。星星隔著窗向我眨著眼睛,迷人的月夜深深吸引著我,我不由自主地走到院中。
仰望星空,明月高掛在蔚藍色的蒼穹中,眾星向著月亮圍攏,月光照映著星光,星光襯托著月光。星光,月光融成一幅美麗的圖畫,頓時有“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的沖動。
靜靜的月夜,悄悄的思念……
學生作品二:《鄉(xiāng)村一角》
那里,曾經(jīng)是一片油菜地,每到了春天,就開滿了金燦燦的油菜花,花間蜜蜂蝴蝶飛舞。曾經(jīng),外婆帶著年幼的我去菜地里干活,把我放在田埂上,有時看見有現(xiàn)成的材料,就包制一個風箏,放得老高再給我,讓我不停地抖動繩索,不讓它下落。春天的花香、日光,直襲而來,讓我很容易就陷入睡夢之中,一覺醒來才發(fā)現(xiàn)風箏不知飛哪里去了,而外婆也會笑著指責我,但我感覺到的是疼愛。這里是我和外婆的小天地,獨屬于我們充滿溫馨的小天地。
優(yōu)美的文字,細膩的描寫,濃濃的情懷,充分表現(xiàn)了片段作文的優(yōu)勢和特點。
2.根據(jù)表達方式設置“場景命題”
表達方式主要有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等幾種。而目前大部分學生對“表達方式”這個概念是陌生的,也分不清楚這幾種表達方式的區(qū)別,導致寫出來的文章成了“四不像”,在作文中表現(xiàn)出來最缺乏的是描寫意識。為此,我曾設計過這樣一組片段作文題目:《難忘瞬間》《油菜花開了》《感悟……》《話說……》。
學生作品: 《油菜花開了》
踩著松軟的泥土,漫步在田埂上。深呼吸,哦,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清新淡雅的味道——那是田里的油菜花正在開放。走近細看,薄薄的淡黃的花瓣簇擁在一起,加上細細的花絲點綴,翠綠的葉子襯托,伴隨著一陣陣撲鼻而來的花香,給春天平添了幾分生氣。
柔和的春風帶動花香飄蕩在整個田野,使人也沉浸其中。時不時引來一只“嗡嗡”的蜜蜂,只見它穩(wěn)穩(wěn)地輕輕地停在一朵花上,仿佛怕驚動了什么。采摘完醉人的花蜜,又隨風跳起那獨特的“8”字舞,它也被美景陶醉了吧。
《難忘的瞬間》側重于記敘,《油菜花開了》側重于描寫,《感悟……》重在抒情,而《話說……》則重在議論,不同的表達方式在片段作文中就得到了相應的訓練。
三、用“仿寫訓練”來提升表達能力
模仿學習是“一種基本的學習方法”,目的性強,見效快,而且模仿又是孩子的天性,雖說文無定法,可是只有具備了較強的語言駕馭能力,儲備了豐富的寫作技巧,方能在寫作上得心應手、游刃有余。而寫作能力由弱到強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這其中必然有一個儲備的過程,也就是所謂的“源頭活水”。而由“源頭活水”變化為“澄澈之渠”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借鑒、模仿。
1.仿寫課本中的精彩片段
課本中獨具風格的語言、精巧別致的行文布局、豐富多彩的思想內容,都是我們學習借鑒的樣本。因此,我們要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去借鑒、去模仿,從而內化為自己的一種表達能力。比如,仿照“《故鄉(xiāng)》對少年閏土描寫的那段文字,或《背影》中父親買桔子的片段”來寫身邊的一個人物。
片段一:這時候,我的腦里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故鄉(xiāng)》)。
片段二: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背影》)。
通過仿寫《故鄉(xiāng)》片段讓學生懂得“如何把人物置于一定的環(huán)境中”來加以突出;通過仿寫《背影》中買桔子的片段讓學生知道如何在文中細膩描寫人物形象。
2.仿寫練習中的精彩例句
仿句,就是在一定的語境中,根據(jù)語言表達的需要,參考題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個或多個句式相同、內容與上下文銜接的句子。這是一種既有限制但又留有較大創(chuàng)造空間的語言運用型主觀題,這種題型不僅涉及語法結構、修辭,而且還關聯(lián)到語言的連貫與銜接、句意格調的和諧與一致。這種仿寫訓練不僅讓學生積累到很多精美語段,也提升了學生多方面的表達能力。
示例:仿照例句劃橫線的句子,續(xù)寫兩個句子,使它們構成語義連貫的排比句。
人生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樹,就撒下一片陰涼;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潤一方土地;。
在追求“輕負高效”的大背景下,作文教學模式的多樣化讓我們一線的語文教師頗感“亂花漸欲迷人眼”,如何撥開那層層迷霧,讓作文回歸本真,回歸學生,讓學生喜歡寫作,找回自我,獲得成就感。也許,我們還是從基礎做起,化大為小,一步一個腳印。片段作文教學是一個突破口,一種嘗試,也許這樣,將為初中作文教學注入一股流動的清泉。
作者單位:浙江省長興縣雉城中學(3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