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華
摘 要 網絡信息時代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與生活方式的同時,也促進了我國傳媒行業(yè)的發(fā)展。在這種背景環(huán)境下,傳統(tǒng)紙媒受到了巨大的沖擊,生存與發(fā)展面臨著較大的挑戰(zhàn)。為此,如何實現與新媒體的共榮共存,以提高自己的競爭力,進而實現可持續(xù)性發(fā)展也就成為傳統(tǒng)紙媒所必須要考慮的一大問題。文章主要圍繞報紙與新媒體的共存發(fā)展策略進行簡要的探析。
關鍵詞 報紙;新媒體;共存;發(fā)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17-0035-02
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fā)展,使得報紙、廣播等傳統(tǒng)媒體的生存變得更加的艱難,現如今,人們更習慣通過新媒體來獲取信息,所以報紙等傳統(tǒng)媒體必須要做出改變,要實現與新媒體的融合。下文就其與新媒體共存的發(fā)展策略進行分析。
1 新媒體時代報紙行業(yè)所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
1.1 時效性較差
在互聯網技術的背景下,人們接受信息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不必再局限于報紙、電視等媒體來獲取新聞信息,而是通過手機上的一些新聞軟件來接收新聞信息,例如網易新聞、騰訊新聞等。這也使得新聞傳播的速度和廣度有了較大的提升。相比之下,傳統(tǒng)的報紙媒體的時效性,由于采訪、編輯、排版、印刷等一系列流程,使得新聞信息只能夠在第二天見報,這樣“新聞”也就變成了“舊聞”。反觀新媒體,前方記者從新聞現場馬上傳回文字和圖片信息,立刻就可以編輯發(fā)布到自己的網站之上,這樣就可以使受眾第一時間接受新聞信息[ 1 ]。時效性較差這個問題日益顯得突出,紙媒報紙的發(fā)展空間必將因此受到極大的限制。
1.2 內容形式不夠靈活
在新聞的報道中,新媒體可以實現圖文并茂,可以將新聞現場的視頻或者圖片插入到新聞正文之中,由此受眾可以通過前方記者所傳回的視頻來了解整個事件發(fā)生的經過,通過圖片來掌握其中的新聞信息。
此外,這種豐富的編輯形式也極大的激發(fā)了讀者的閱讀興趣。相比之下,報紙的內容形式也就顯得不夠靈活,由于版面的篇幅有限,再加上載體的限制,所以報紙新聞最多只能夠加入一些圖片,這樣就很難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故此,要想取得進一步的發(fā)展,報紙需要豐富自己的內容與報道形式。
1.3 信息的接收方式不夠豐富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接受信息的方式更加的靈活,通過手機或者電腦等就能夠隨時隨地接受新聞信息[2]。也正是因為符合人們的生活習慣,再加上信息接收非常便利,使得越來越的受眾傾向于通過網絡媒體來獲取新聞信息,例如今日頭條、百度新聞等。與之相比,報紙在這方面就略顯不足,由于載體的限制,報紙不能夠做到這一點,這影響了受眾對信息的獲取,也就逐漸喪失市場。
2 報紙的主要優(yōu)勢
2.1 真實性更強
雖然傳統(tǒng)紙媒有著較多的缺點,但是也存在著一定的優(yōu)勢。例如,在新聞信息的真實性的比較上,傳統(tǒng)紙媒的真實性、權威性要更強,因為新媒體過于追求點擊率,為了吸引受眾的眼球而夸大事實,或者采用一些特殊的標題字眼來吸引受眾,但是其內容與標題往往不符合,所以會使受眾感受到欺騙,這就是我們所說到的標題黨。而報紙新聞在這方面的問題就會更少,因為報紙新聞信息要經過層層把關,要對文章的字句進行斟酌審視,所以新聞信息的真實性會更加有保證。那么在今后的發(fā)展過程中,報紙需要堅持真實性的原則,以滿足受眾對新聞真相的渴求。
2.2 新聞內容的質量更高
與新媒體的編輯相比,報紙編輯的整體專業(yè)素質要更高,因為新媒體的編輯主要是通過轉載或者抄襲其他網絡媒體的新聞信息,所以導致許多網絡媒體的新聞存在著同質化的情況,再加上新媒體的新聞發(fā)布流程較為簡化,這使得許多新聞信息的內容得不到保障。但是,報紙新聞則不同,因為要經過層層的審批,傳回來的短消息或者新聞要經過仔細的篩選,最后確定最有價值的新聞,在新聞內容的編排上,報紙新聞編輯的文字功底要更強,許多文字都是經過了深思熟慮才用于其中,這與新媒體的隨意摘抄有著巨大的差別[3]?;诖耍瑘蠹埿侣劦膬热葙|量較高,在今后的發(fā)展過程中,報紙可以借助新媒體的平臺,將自己的這一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
3 報紙與新媒體共存的發(fā)展策略
3.1 借助微博以及微信等平臺
新媒體的發(fā)展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所以報紙要想取得進一步的發(fā)展,必須要實現與新媒體的融合。例如,自媒體的發(fā)展便是充分接觸網絡平臺實現的,或者是通過微信公眾號或者微博等加強與受眾的互動交流,這樣一來,不僅使新聞的時效性得到了提升,而且也能夠豐富新聞內容的形式,激發(fā)讀者的閱讀欲望。由于新媒體技術的日漸成熟,使得許多網絡媒體得到了較快的發(fā)展,由于網絡媒體能夠實現與受眾的互動交流,使受眾的參與需求得到了滿足。對于這一點,報紙的互動參與度就非常的低,基本上延續(xù)以前的單向傳遞模式,這不利于受眾的參與[4]。
現如今,已經有許多報社開通了自己的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這樣一來,網民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來及時了解新聞,或者是通過微博來與網民進行互動交流,并讓網民提供新聞線索,那么這種方式勢必能夠吸引更多的受眾參與其中。當越來越多的受眾都參與到互動與交流之中,那么報社的生存危機才會得到緩解。
3.2 采取報網合作的方式
現如今,報網記者聯合多媒體采訪已經受到眾多業(yè)內人士的推崇,在世博會期間,無錫日報報業(yè)就別出新意,組織所屬報紙與其他網絡媒體相合作,然后通過文字、圖片等多種手段來對世博會進行報道。此外,廣州日報與解放日報以及其他網站門戶通力合作,成立了采集新聞的滾動記者部門,對于這種記者,業(yè)界將其稱為移動記者。又比如,報網通力合作開設新聞欄目,這樣可以實現共贏共存。就以無錫日報報業(yè)集團為例,其所屬的新傳媒網站與無錫日報、江南晚報等合作共同開設欄目,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另外,報紙可以借助網絡來擴大自己的覆蓋面。在以往,報紙主要是依靠人工投遞來發(fā)行的,所以時效性較差,而且地域性也受到了限制,再加上人工成本、印刷費用的增長,使得報業(yè)的生產成本急劇增加。為此,報紙可以進行創(chuàng)新,借助網絡平臺來實現電子報紙,這樣不僅促使報紙發(fā)行的時效性得到提升,也使得報紙的發(fā)行不再局限于地域的限制[5]。從IP地址統(tǒng)計得出,江南晚報電子版的點擊量,有將近20%的來自于海外。隨著報紙電子版的發(fā)行不再局限于地域的限制,就會使報紙得到廣告市場的認可,這樣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報業(yè)的經濟效益,能夠解決人工成本以及印刷成本等提升的這一問題。
3.3 實現報網融合
所謂報網融合,其實就是報紙與網站的一體化運作。報紙有著較強的公信力以及權威性,這是其他新媒體所難以比擬的。故此,報紙可以將自己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打造高質量的產品,然后再實現與網站或其他媒體的融合,這樣就能夠實現新的突破。在報網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報紙以及網絡不再是孤立的傳播媒介,而是共同資源構架下的不同的傳媒介質。報網融合之前,報紙的運作周期較為緩慢,通常是上午采前會,下午編前會,而晚上則定稿會的慢節(jié)奏。但是,報網融合之后,則需要靈活機動,一旦某地發(fā)生了新聞,就需要及時對新聞的價值做出判斷,然后及時安排采編人員進行新聞的審核與發(fā)布。在這個背景下,就不再有截稿時間,而是每天都滾動的播出。
此外,報網融合的實現,報社的角色就會有所改變,它就不僅僅是報紙的生產廠家或銷售廠家,不僅僅是發(fā)布紙質報紙,還可以通過網絡來傳播最新的新聞信息。換句話說,在報網融合的背景下,報社需要一個多媒體的信息數據庫,然后根據不同的終端,來生產不同的產品。
4 結論
綜上,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傳統(tǒng)紙質媒體的生存與發(fā)展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因為互聯網傳播信息的迅速化,極大地提升了新媒體的時效性,這一點是傳統(tǒng)紙媒所難以企及的。此外,新媒體能夠實現圖文并茂,增強受眾的情感體驗,而報紙則很難做到這一點。然而,報紙也有著自己的獨特優(yōu)勢,報紙的權威性以及高質量的新聞內容,是眾多受眾所需求的。所以,在今后的發(fā)展過程中,報紙需要與時俱進,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創(chuàng)設自己的微博或者微信公眾號,加強與受眾的交流,還可以采取報網合作的方式或者是實現報網融合。如此一來,就能夠實現報紙與新媒體的共榮共存。
參考文獻
[1]馬漢清.報紙與新媒體共存的發(fā)展策略[J].傳媒觀察,2011(1):20-22.
[2]馬漢清.報紙與新媒體共存的發(fā)展策略[J].城市黨報研究,2011(6):4-8.
[3]支庭榮.新媒體不是傳統(tǒng)媒體的延伸——融合背景下“轉型媒體”的跨界壁壘與策略選擇[J].國際新聞界,2011(12):6-10.
[4]黃春平,蹇云.傳統(tǒng)報業(yè)與新媒體融合發(fā)展的研究現狀、特點與建議[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6):83-89.
[5]張正言.沒有新媒體,只有新服務——談報紙的融合策略[J].青年記者,2015(8):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