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娟
摘 要:語文是小學課程中的一門主要學科,而閱讀和作文則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閱讀和作文雖然側重點各有不同,但二者又是緊密相依、不可分割的,在教學中,只有把閱讀和作文的教學緊密結合,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應用能力。本文主要對于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以的方法及如何將作文與閱讀教學緊密結合提出了幾點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作文;緊密結合
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蹦苡幸皇趾梦墓P和大量的閱讀積累是密不可分的。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很多小學生都認為寫作文是一大難題,他們不知道如何遣詞造句,不知如何進行文章結構安排,究其原因,是因為小學生的寫作經(jīng)驗不足、語言素材有限。文字表達的能力很大程度依賴于平時的閱讀積累,而有了一定的寫作經(jīng)驗,也能夠更高效地進行文章的理解。
一、課內(nèi)外相結合,全面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
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要牢牢把握教材教學的重心,更要豐富學生課外的閱讀量,課內(nèi)鞏固語言學習的基礎,課外拓寬語言學習的外延,從而真正做到以讀促寫。
1.以教材為基礎,豐富寫作技巧
課本教學是學生語文學習的基礎,教師只有對教學大綱充分掌握,對教材編寫者的意圖把握透徹,才能有針對性地在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對文字的把握能力。小學語文教材中題材豐富、體裁多樣、風格各異,教師應準確把握每篇課文的學習重點,鍛煉學生不同方面的寫作能力。學習古詩詞,可以抓住詩詞中的意象表達,“竹”隱喻著剛正不阿的氣節(jié),“梅”表示傲雪不屈的勇氣,而“柳”通常表達別離的留戀和祝愿;學習《只有一個地球》等社科類文章時,可重點介紹文章所用的列數(shù)據(jù)、舉例、對比等說明方法;而學習《小巷深處》這一課,則可以分析文章是如何通過五官、體態(tài)、穿戴的描寫來樹立母親不辭辛勞的偉大形象。
2.以課外為輔助,積累寫作素材
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和廣泛的課外閱讀積累是密不可分的。中華民族的語言文化博大精深,從詩經(jīng)論語到唐詩宋詞,從現(xiàn)代小說到詩歌散文,文學藝術的形式多種多樣,世界各國的經(jīng)典文學名著更是人類社會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不應當僅僅停留在課本和練習題上,更應鼓勵學生在課外進行廣泛的閱讀,全方面積累寫作素材。小學語文課文不少都是來自于文學名著的節(jié)選,可以結合教材的內(nèi)容,適時引導學生進行相關名著的拓展閱讀。例如上完《少年閏土》,可以向學生推薦閱讀魯迅的《故鄉(xiāng)》原文,還有中國古典四大名著、《魯濱孫漂流記》等等,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更能讓學生積累相關的寫作素材,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作文閱讀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1.在閱讀中積累詞句和寫作素材
要寫出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少不了詞匯、修辭方法恰到好處的運用和詩詞、名言的潤色。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課文和課外閱讀練習中修辭運用巧妙、表達方式有特點的句子、文段,分析其修辭表達的精彩之處,并且讓學生仿寫,鍛煉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做一個“寫作素材摘抄本”,積累平時閱讀過程中看到的精彩成語、詩詞和名言,和一些在寫作時能用得到的具體事例,在寫作時就能做到信手拈來,學以致用。
2.在閱讀中學習行文結構
行文結構是一篇文章的骨骼。小學生的思維方式通常是以感性經(jīng)驗為依據(jù),具有很強的形象性和發(fā)散性,這種思維特性往往導致其作文架構不明,邏輯思路不清晰,表達上沒有順序和重點,讓人不知所云。因此,在閱讀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行文結構的邏輯性,選擇一些文章架構比較清晰的文段,讓學生分析作者的謀篇布局,探索文章的寫作脈絡。
3.在閱讀中學習作者的思想
小學教育的目標不僅僅是對學生的文化素質、學習技能的培養(yǎng),更重要的是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閱讀過程中,可以和學生共同探討文章所表達的思想主旨和人生哲理,并讓學生圍繞相關主題結合自己的生活進行寫作。例如,學習朱自清的《匆匆》和《和時間賽跑》等課程,教師可以“趁熱打鐵”,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談談如何合理地利用時間進行課后小練筆,從而達到閱讀和寫作的有效結合,并且樹立積極向上的思想觀念。
4.培養(yǎng)寫作興趣,豐富課外訓練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些學生閱讀量不少,可自己寫起作文來,還是愁于無事可寫、無感可發(fā),因此,在閱讀之余,要充分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寫日記的方式,積累生活中的一些寫作素材。還可以通過交筆友、相互寫信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對寫作的興趣,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閱讀和寫作相輔相成,教師要從課內(nèi)、課外多方面入手,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培養(yǎng)語言積累的能力、修辭表達的方式,以及對生活中人物、事件的感悟能力,并且有針對性地進行相關的寫作訓練,從而才能閱讀、作文緊密結合,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水平。
參考文獻:
[1]王廣義.淺談閱讀教學對寫作的指導作用[J].內(nèi)蒙古教育,2015(7):22.
[2]李娜.淺議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將作文與閱讀教學結合[J].考試周刊,2017(7):45.
[3]李明艷.提高小學語文低段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措施與策略[J].雅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4).
[4]劉月云.道必體而后現(xiàn):淺談小學語文體驗閱讀教學的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11).
[5]王云龍.小學語文教學中探究性閱讀教學的開展探討[J].明日風尚,2018(1).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