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繼仙
摘 要:詩歌是最高的語言藝術,古詩詞更是以精煉的語言、豐富的想象、真摯的情感而被傳頌至今,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是中國文化史上絢麗的瑰寶。古詩詞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升小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至關重要。經常吟誦古詩詞,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于語言文字的興趣,陶冶學生的情操,豐富他們的想象力,進而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
小學時代是人的一生中記憶力最好的時期,如果學生在這一段時間能夠獲得正確的引導,那么其所學知識將會潛移默化地成為學生今后自身修養(yǎng)的一部分,終身受益。新課程標準明確了小學生對于背誦優(yōu)秀古詩詞的具體要求??鬃诱f:“不學詩,無以言?!币栽娧灾?,以詩傳情,通過古詩詞的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經過時間的洗禮而留下的膾炙人口的名篇,都是詩中的精品。因此,如何引導學生去學習、去品味,是每一個老師都應該深思的問題。
一、堅持以讀為本
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各年級要重視朗讀教育,要讓學生充分朗讀,在朗讀中整體感知,培養(yǎng)語感,受到感情熏陶。學者朱熹曾說:“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遍數(shù),自然上口,永久不忘?!薄皶x百遍,其意自見”等,都說明了朗讀的重要性。低年級的學生,對于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比較差,對于古詩詞所要表達地思想感情很難理解。因此,在低年級的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更要讓學生堅持以讀書為本。首先,初讀古詩時,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先自行對照拼音進行閱讀,然后通過查閱資料等,弄明白自己無法理解的內容,最后標記出自己實在無法理解的,在課堂上進行提問。其次,在學生明白基本大意之后,就要求他們進行有感情的朗讀,指導學生將所學古詩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朗讀表達出來。比如在教授《小兒垂釣》一詩時,這首詩主要描寫的是一個小孩在水邊聚精會神釣魚的情景,作者通過細節(jié)描寫,神奇地再現(xiàn)了兒童的那種認真、天真的童真與童趣。因此,當我讀到“蓬頭稚子”時我就順手摸了摸一個學生的頭發(fā),讀到“學垂綸”時就拿起教桿學起了釣魚的情景。側坐莓苔草映身,故意以一個夸張的姿勢坐下,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后兩句我則通過聲音的高低變化來表現(xiàn),孩子們聽完都樂了,不僅被垂釣小兒的天真所感染,也被老師的閱讀所吸引,紛紛模仿起來,不僅教會了學生應當如何去閱讀這首詩,也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學生自己先行閱讀,可以使學生對詩詞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然后通過老師的講解與范讀,則可以使他們充分感悟詩詞的含義,領略詩人所要表達的感情。
二、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走進詩歌
雖然小學學習的古詩詞均為簡單的五言、七言絕句,但由于他們理解能力較差且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再加上現(xiàn)在的語言習慣及時代的差距,他們閱讀起來仍然有一定的難度。這時我們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結合教材,創(chuàng)設出符合詩境、詩情的教學情境,引導他們融入情境,進而感知作者當時的所思所想。比如我們可以利用小學生愛聽故事的心理,將所要學的古詩詞改編為一則故事,吸引學生走進詩詞,調動學生對詩詞的積極性。比如,在學習《所見》這一首詩時,我們可以首先為學生描述一個優(yōu)美的田園風光中,一個牧童行走在其中,在牛背上一邊走一邊唱,心情甚是愉快??吹綍险邙Q叫的蟬,特別想捕捉,忽然間就站立不動也不再唱歌了。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象成當時的小牧童,然后再讓他們去讀這一首詩,使他們親身感受到作者的所思所想,更加深刻地理解這首詩。
三、重視背誦和吟唱
詩歌都飽含著作者豐富的情感及想象,語言凝練,形象性較強,具有鮮明的節(jié)奏,和諧的音律,極富音樂美、形式美。因此,詩詞的背誦和吟唱,是教學古詩詞最為關鍵的一環(huán)。死記硬背已經嚴重違背了現(xiàn)代教育的教學方式,在前面的朗讀及情境教學中,學生已經對詩詞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且古詩詞押韻合轍,對于學生的記憶也有極大的幫助。如此日積月累,對于學生以后古詩詞的掌握也極為有益。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征,運用唱歌的形式幫助學生記憶古詩詞,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最近關注度比較高的《經典詠流傳》,用經典傳唱的方式讓學生重新認識古詩詞的魅力,進而愛上古詩詞。我們也可以引導學生去聽一聽《谷建芬》老師專門為孩子們所做的80首《學堂歌》,通過另一種方式去學習詩歌,感受詩歌,增加學生對于學習古詩詞的興趣。
總之,古詩詞是我們的祖先所留下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結晶,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作為小學的語文教師,我們只有重視古詩詞的教學,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正確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使學生熱愛古詩詞,熱愛祖國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豐厚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趙珊珊.小學古詩文誦讀教學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
[2]顏巧線.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教師,2016(9).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