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枝青
【摘 要】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課程,它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出來。同時,隨著新的教育改革不斷深入,有效課堂成了人們關注的首要話題。因為現代教育機制不斷更新,對于學生的綜合要求是相當高的。而在這樣的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的教學就是尤為重要的。隨著現在素質教育的不斷推行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當前形勢下,構建高中語文有效課堂、實現高中語文有效教學成為更多語文老師關注并考慮的熱點問題。本文通過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的背景、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行分析,探索出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的策略,促進國家新課程的推進,提高高中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社會培養(yǎng)優(yōu)秀的人。
【關鍵詞】高中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策略
引言
高中語文課堂,不僅僅是在給學生教知識和學會做人的道理,還是給學生培養(yǎng)獲取知識基本技能。在新課程背景下,對于學生素質的養(yǎng)成就越來越受到重視。所以,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今天,研究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理念與教學策略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水平和素質是十分重要的。
一、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注重形式,隨意模糊
新課程更注重課程目標,關注教學環(huán)節(jié)。它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出發(fā)設計課程教學目標。但是,現在有很多老師卻是過于注重形式,導致設計的教學目標程序化、機械化、模糊化、混亂化、淺層化、去思維化……正是由于這些種種不足之處,導致教室的教學過于注重形式,而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成果。
(二)多媒體課件泛濫成災,學生課堂缺乏閱讀活力和思維效率
因為現在是互聯網的時代,有很多的軟件工具,自然就有各種各種各樣的課件充斥著學生的課堂。要知道,課程改革是要求以往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得到改變,但這并不意味著語文課堂學習就不需要接受學習和課堂訓練。所以,課堂效率極差的情況屢見不鮮。有些老師出去省事,提前在網上找一些有關的課件,在學生上課的時候不對于學生進行引導,而是直截了當的給學生看課件的內容,這樣眼過一遍的方式根本就沒用,不會形成一些深刻的印象,從而效率就十分低下了。有些教室甚至覺得課件就是課堂的標志,一昧的去用課件,不去對課本進行深究,對教學設計的思考,單純的覺得課件精美就好了。這樣使本來的課堂被一些圖片跟聲音占據,就失去了課堂的思維效率。
(三)教學內容凌亂,沒規(guī)律
一般來說,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他們對于課堂內容的安排和選擇是他們開展教學所面臨的一個大的問題,如果他們選擇的是一些教學內容很有趣的,教學過程有條不紊的內容往往更容易讓學生接受,但是如果過于重視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主動性,則會導致教學秩序混亂,學生把握課堂的主導,就會讓課堂失去本來的邏輯性,學生學習到的知識混亂不堪,不能對知識有一個明確的把握,雖然學生課堂氣氛活躍,但是最后的成效不佳,學生學習不到真正有內容的東西,這種教學是當前新課程標準下出現的一個大的問題。
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實施策略
(一)新型師資團隊的建設
因為在課堂上,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學生有什么不懂得問題都需要通過老師的講課來獲得更多知識。新課程教學就是要求更加注重實用性教學,不要只是流于形式,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要靈活的在課堂上運用多種方法去激發(fā)學生的潛力;同時,教師自身也一定要有過硬的知識水平,要保證在課堂上能夠做到思維清楚、邏輯縝密、教學合理,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語文課堂的有效性,學生才能接受更好的知識。
(二)減少課件的使用,多與學生進行課堂互動
課件是新時代的產物,現在我們要什么類型的課件都可以在網上找到。但是,有了課件并不是就可以承擔一切了,因為我們的學生在學習語文的時候不僅僅需要記憶,同時,大量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因為課件的使用,學生對于所有的問題都有了明確的答案,他們就不會用自己的思維去思考,這就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學生的思維拓展能力,將學生的思維局限在課件的內容里,不利于學生進行更有效的學習。同時,學生自身更要學會用自己的思維去思考問題,不能過于依賴課件上給予的東西,課件是一項輔助的工具,但是并不能作為我們學習語文的一個良策。同時,教師也要善于引導學生,多多互動以此提高課堂的效率。
(三)豐富教學內容,針對不同知識內容進行系統教學
1.文言文教學
對于高中的語文課堂來說,學習文言文是高中生必須要學習的,也是語文課堂教學所必須要學習的一部分知識,而且高考過程中文言文也是考試一定要考到的知識點,那么對于這部分知識的教學顯得特別重要。文言文的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們應付高考,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傳承我們國家延續(xù)了五千多年的傳統文化。因此,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的時候必須重視學生閱讀文言文能力的培養(yǎng),在講解一篇文言文時,對于文言文中涉及到的詞匯要盡可能的延伸,讓學生們可以舉一反三,做到知識的融會貫通,從而學習到真正的課堂知識。而文言文的教學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要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讓他們可以真正的去理解文章,而不是簡單的對于整個文言文字詞句的詳細翻譯,因此,在開展教學之前,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下文章寫作的大背景,讓學生們從整體上對文章有一個把握,這有利于他們的文言文學習,也有利于提高他們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2.作文教學
在高中語文中,另一個比較重要的教學內容應該是作文,因為作文在整個高考語文試卷中占了大約三分之一的分數可見高考分數的高低會受到作文分數的極大影響。因此,對于作文,語文教師也應該要有自己的獨特的教學系統,把作文教學當做一個獨立的專題分割出來。作文從總體上來說就是學生自己的文化底蘊的反映,他們利用自己從生產生活中的獲得的實踐知識來運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去。寫作其實也算是一種藝術,而藝術來源于生活,每個人寫作的時候都是要綜合自己所有的實踐經歷來進行,學生們的個人經歷越豐富,他們寫出來的東西相對于就比較深刻。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盡可能多的去閱讀一些書籍來充實自己,也可以進行專門的作文閱讀課,引導學生進行作文閱讀,從而為他們寫出好的文章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可以讓學生觀看一些有關的教育熱點新聞,把這些新聞當做必要的素材來發(fā)揮到自己的文章當中去,增加文章的深刻感。
我們必須清楚的一點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種過程,更是一種理念。要更好地走近新課堂,就要為學生樹立多方面主動發(fā)展服務的教學立足點,把教學過程看作對話、溝通、合作共享的活動。為學生主動探索和發(fā)現提供空間和機會,促進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大力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新課程的改革對于學生的要求也越來越多,同時也在約束著老師們的教學水平,為了應對我國的教育事業(yè)更好的發(fā)展,就必須做到對于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很好的貫徹。
【參考文獻】
[1]錢加清主編.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
[2]朱佩紅.中學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策略初探[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6
[3]劉桂秋.有效教學概念新探[J].課程·教材·教法,2008(9)
[4]姜雪杰.語文有效教學實施策略探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7
[5]吳亮奎.什么樣的教學是最有效的[J].教育科學研究,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