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
【摘 要】長期以來,在我國的語文教學中,呈現(xiàn)著一種片面的,傳統(tǒng)的,灌輸式的特點。但是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結合小學生的實際特點,語文課堂中應該呈現(xiàn)出一種活躍的,動態(tài)的,多樣化的特點,學生和課堂進行緊密的結合。為了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和學生的需要,教育戲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探索,他能夠在表演中將人們多姿多彩的生活靈活靈現(xiàn)的表現(xiàn)出來。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中融入一些戲劇的元素,使枯燥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得到一定的改變,使其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多元性,靈活性。促進學生對語文的愛好,提高教學成績,同時對戲劇的傳統(tǒng)文化進行一定的傳承。
【關鍵詞】教育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2-0205-01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一般進行“應試教育”,其主要內容是向學生傳授課本上的知識為主,把教師身上的所有知識對學生進行傳授,傳授的越多越好。在對學生進行授課的過程中,給小學生進行固定的學習模式,例如劃分考試重點,將重難點進行解答,將容易混學的地方進行重點強調。每周進行一個測驗,每個月進行一個月考。這種教學模式非常的枯燥,以考試作為標準,完全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總是本著一種多講課,多留作業(yè)學生就能成績好的理念。往往這樣的教學理念并能使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一定的提高,教學質量并不能改變。為了使教學質量有一定的提高,本文對教育戲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進行了一定的探索。一、教育戲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的原因
1.在對小學語文的教育中,在對語文知識的傳授中進行戲劇元素的融入。
教育戲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這個教學方法首先在英國和美國使用。在英國和美國的語文教學中,把教育戲劇為主要的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圍繞著教育戲劇的特點和藝術元素進行。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遇到一些比較難理解的內容,老師就用肢體動作進行表現(xiàn)出來。在進行這種模式的教學,學生不僅對內容進行一定的理解,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情感的理解力。進行這種形式的教學,使學生對語文的教學產生一定的興趣,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這個年齡段對事物具有一定的好奇感,對動作具有一定得到熱愛。這樣的教學模式給我國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2.進行教育戲劇,具有一定的動態(tài)特點,它的內容非常的豐富,形式具有多樣化。
戲劇的內容本身就融入了各方面的內容,元素比較豐富,是一種具有藝術感非常強的表演形式。在喜劇的表演中具有一定的過程,先進行一定的編導,然后進行排練,最后進行表演。在整個過程中根據老師具體安排內容,對語文教學豐富多彩的授課形式進行一定的展示,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將學生們活潑的天性進行一定的釋放,也同時還能讓孩子們多多參與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他們對學習的主動性。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審美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時也對學生的表達能力,合作能力有一定的影響。 二、促進教育戲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
1.作為小學語文教育老師,在準備教學內容的時候,要帶著戲劇的意識進行備課,在對課文進行解讀的時候要運用戲劇的方式,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運用游戲的模式,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具有一定的放松,進行快樂的學習,讓老師的教學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從而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教師應該對教育戲劇的理論進行熟練的掌握,只在生活中對事物進行仔細的觀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是自己的心態(tài)標的年輕,在課堂中和學生融合為一起,在做老師的同時,成為他們的朋友,和學生們一起進行語文知識學習的構成中一起進行戲劇表演。
2.在對學生進行語文教育中,營造一些戲劇情境,對語言進行廣泛的應用,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營造一些戲劇情境,可以使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充分的發(fā)揮出來。學生通過對聽覺、觸覺、視覺、嗅覺進行一定的練習,對學生的感受性和同情進行了一定的影響。在對學生進行語文的授課中,老師要對教材進行熟悉的掌握,合理有效的使用教材,同時結合戲劇的多種元素,構建戲劇情境,學習知識,放松心情。 老師對學生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生活中經常說的一句話:老師說的什么都對,所以老師對學生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渲染離開。老師在教學中的行為動作和說話方式都會在無形當中熏陶著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3.利用音樂對情景進行渲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生活中,音樂是一種藝術型超級強的表演,他可以在無形中影響著人們,這就是它獨特的魅力的地方。
4.組織舞臺重現(xiàn)的活動,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行開發(fā)。對于6-12歲的小學生來說,認識能力漸漸地發(fā)展,對所有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好奇心。所以作為他們的老師就要對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行一定的開發(fā),使他們的思維進行充分的發(fā)揮出來。教育戲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中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活動非常的重要。三、教育戲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實例
為了探索教育戲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老師在進行《小蝌蚪找媽媽》的課堂教學中,在教室中進行了情景再現(xiàn),對課文中的內容進行了重新的改編。
在二年級的小學語文課本中《小蝌蚪找媽媽》的教學中,利用語言的形式對戲劇中的大多數(shù)內容進行傳達。當老師對課文中的內容表達的差的不多的時候以及學生對大概的意思進行了一定的理解,老師在這個時候進行問題的提問:如果再給小蝌蚪一次機會,他將用什么樣的方式去找媽媽,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他還會堅持嗎?結論
教育戲劇活動是幫助學生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通過戲劇排練接受教育、快樂學習的過程。它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它具有一定的動態(tài),多樣性。為什么要進行教育戲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的,在對小學語文的教育中,在進行語文知識的傳授中進行戲劇元素的融入;進行教育戲劇,具有一定的動態(tài)特點,它的內容非常的豐富,形式具有多樣化。所以我們要加強教育戲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作為小學語文教育老師,在準備教學內容的時候,要帶著戲劇的意識進行備課;在對學生進行語文教育中,營造一些戲劇情境;利用音樂對情景進行渲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組織舞臺重現(xiàn)的活動,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行開發(fā)。
參考文獻
[1]楊楠.淺析教育戲劇在繪本閱讀教學中的探索[J].教育觀察,2017,(20):51-52+60.
[2]鐘明璇.論戲劇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輔助作用[D].導師:高兵;崔家慶.中央民族大學,2016.
[3]張瓊.談戲劇元素在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03):89-92.
[4]張明月.論教育戲劇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D].導師:區(qū)培民.華東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