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遠
黑木耳是一種中溫型菌類,在自然環(huán)境下。生長在枯死的樹樁及樹枝干上,木耳喜歡溫暖潮濕的氣候環(huán)境。春季和秋季的雨后生長較快。黑木耳是營養(yǎng)豐富的膠質菌類食品,富含多種維生素及氨基酸,滑脆爽口,味美清新,并且具有清肺益氣、補血活血、鎮(zhèn)靜止痛等作用,藥用價值非常高。
1栽培季節(jié)與品種選擇
黑木耳屬中溫型的菌類。菌絲生長溫度為10-35℃。最適溫度為22-28℃;子實體生長溫度為15-30℃。以20-25℃最適宜。結合東北地區(qū)的氣候特點。栽培黑木耳一般春季安排在4~5月,秋季安排在7-8月。選擇菌絲注意查看外觀,挑選生活力旺盛、適應性及抗逆性強、耳牙形成集中、產(chǎn)耳量較高、品質良好的品種。
2培養(yǎng)料配制
2.1豆秸稈培養(yǎng)料。豆秸稈粉88%、麩皮10%、石膏粉1%、過磷酸鈣1%。
2.2麥秸培養(yǎng)料。麥秸80%、麩皮或米糠18%、過磷酸鈣1%、石膏1%。
2.3稻草培養(yǎng)料。稻草75%、米糠22.5%、石膏1%、過磷酸鈣1%、尿素0.5%。
2.4棉籽殼培養(yǎng)料。棉籽殼90%、米糠或麩皮8%、石膏1%、過磷酸鈣1%。用料要保證新鮮、干燥、無霉變現(xiàn)象。稻草長度2-3cm,用1.5%石灰水浸泡12 h,撈起用清水沖洗干凈后瀝干,pH值為7;把麥秸和豆秸稈碾碎。配好后的培養(yǎng)料含水量應在55%-60%。pH值為8左右。
3制袋及接種
按上述配方準備的原料拌勻后,提前預濕制成菌袋。菌袋采用聚乙烯塑料袋,規(guī)格應在17cmx33cm。裝袋用手工或機械均可。菌袋裝好后再進行滅菌,將菌袋在100℃條件下蒸汽滅菌10-12h或121-125℃下保持1.0-1.5h滅菌,培養(yǎng)料滅菌結束后。待溫度降到30℃時,按無菌操作進行接種。接種工具,根據(jù)不同種型。選用不同的接種工具,如三角木種、枝條種、可以用砍花斧砍口,把三角木、鋸末和枝條共同塞人砍口內。用斧背輕輕打緊,不脫落即可:顆粒種和鋸末種可以用手電鉆(10mm)、空心沖子或打孔機打眼,把菌種塞進孔內,用樹皮蓋上,輕輕打緊。點種密度。一般行距6.7cm。株距8-10cm,排成交錯成梅花形或品字形。注意耳棒的兩端密度要大些。讓菌絲很快占領陣地。避免雜菌侵入。
4發(fā)菌管理
發(fā)菌前7d培養(yǎng)室溫度保持28-30℃,濕度控制60%左右,每日通風2次,注意避光培養(yǎng),促使黑木耳菌能盡快的定植、蔓延、占領培養(yǎng)料。每隔15d翻堆1次。培養(yǎng)室勤通風,溫度可調~23-25℃。要求繼續(xù)避光培養(yǎng),防止菌絲過早地形成耳芽。接種后7d要勤觀察菌絲生長情況,發(fā)現(xiàn)有輕度污染時,可采用75%酒精溶液6份、甲醛原液4份。將其混合均勻注射到污染部位。污染嚴重的菌袋要帶出培養(yǎng)室后燒掉。
5出耳管理
當菌袋上出現(xiàn)小量棕色米粒狀耳基時,此時可以轉入催耳期管理。準備開口或刺孔。操作前用1%高錳酸鉀溶液對菌袋進行全面消毒?,F(xiàn)在基本都采用“V”形小孔出耳。小孔出的耳易形成片,朵的型狀也好,品質好。開口后,菌袋采用三角或井字形堆放。并覆蓋薄膜。將培養(yǎng)室溫控制在15-20℃,濕度保持在75%-80%,勤通風,光照充足。7-10d后即可轉入出耳期管理。出耳期注意早晚進行噴水,每天每天噴水3-4次,盡量在袋溫與氣溫一致時進行,每次噴水要噴全、噴足??諝馊绻容^干燥。要適量增加噴水的次數(shù)。第一潮耳采收結束后,應停止噴水,待菌絲恢復生長后再進行下一潮耳的管理。此種木耳的栽培技術模式??梢阅M野生木耳生態(tài)環(huán)境及生長方式,使得子實體處于溫暖高濕、半陰半陽的條件下生長??梢詼p少生產(chǎn)工序。降低成本,極大地提高經(jīng)濟效益。
6常見病蟲害防治
6.1病害
6.1.1爛耳的物理防治??赏ㄟ^加強栽培管理,注意通風換氣、光照等。噴水時要在空間噴灑。避免把水噴到耳片或耳基部。及時采收,耳片接近成熟或已經(jīng)成熟立即采收。綠霉菌的物理防治,除了通過加強栽培管理。通風管理外。還要保持耳場及其周圍環(huán)境的清潔衛(wèi)生。
6.1.2爛耳的化學防治中,應控制藥量和濃度,用25 mg/kg金霉素或土霉素溶液噴霧防治。不可將藥噴灑到耳片或耳根部。綠霉菌化學防治過程中。在出耳后,每天噴1%石灰水1次。能有效起到防霉作用。若綠霉菌發(fā)生在培養(yǎng)料的表面,尚未深入料內時??捎胮H值10的石灰水擦洗患處??捎行Э刂凭G霉菌的生長。
6.2蟲害。黑木耳主要的蟲害有線蟲、蠅、蚊、薊馬,物理防治時,主要在栽培場安裝紗網(wǎng)和殺蟲燈。起到防止成蟲飛入產(chǎn)卵、誘捕成蟲的作用?;瘜W防治時,采用高效、低毒的化學藥品對栽培場所進行噴灑。在用藥過程中切不可將藥液直接噴灑到耳片或耳根部,以免造成流耳。
7采收及采后管理
當耳片充分展開邊緣內卷、顏色由深轉淺時證明木耳已經(jīng)成熟,即可采收。采摘選擇天氣晴朗的早晨進行。一手拿著袋。一手抓住整朵木耳,用小刀沿袋壁割下。采收第1茬耳后,停止干燥5-7d。待耳穴菌絲恢復生長后,再噴水增溫,仍采取于濕交替的管理方法,促使第2茬耳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