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敏
摘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它是聽、說、讀、寫的綜合體,無論是識字訓練還是寫作練習,閱讀教學都是學生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徑,而且蘊藏著豐富文化內(nèi)涵的閱讀教學也是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載體。因此,只有抓住閱讀教學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才能實現(xiàn)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任務。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展開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更加凸顯,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靈魂,對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與表達的能力,以及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形成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此,廣大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予以足夠的重視,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來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逐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庇辛伺d趣,才會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才會使學生產(chǎn)生自覺學習的激情,才會使他們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才會使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得到極大限度的發(fā)揮,才會使他們自覺地參與到學習中去,汲取知識的營養(yǎng),飽嘗學習的快樂。所以,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學生一旦對閱讀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把讀書看成是一大樂事,就會釋放巨大的潛能,覺得越讀越有興趣,越讀越想讀。有了這樣的日積月累,何愁語文知識不豐富,語文閱讀能力不提高呢?為此,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我在班上開展了閱讀小能手比賽,師生同讀一本書,然后在閱讀課上交流讀書所得,講故事比賽等等和閱讀有關的活動。學生們在活動中表現(xiàn)出了對閱讀濃厚的興趣,并且把這種興趣轉化為了閱讀的動力。
二、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閱讀,可以較快地提高閱讀水平,減少盲目性,使學生潛移默化地積累學習方法、領悟學習規(guī)律,做到循序漸進,以閱讀促寫作,以寫作促理解,全面提高語文的學習能力。
1. 瀏覽。要想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了解文章的內(nèi)容,就要讓學生提高閱讀速度。要想讓學生提高閱讀速度,就要教會學生瀏覽、跳讀等技能。學生閱讀時經(jīng)常停頓,必然影響閱讀速度。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使學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掌握更多的知識,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以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
2. 細讀。細讀就不必讀得太多,要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礎上,選取有用的或有興趣的文段來讀,逐字逐句地分析。其意義在于訓練學生選取文章中有用的部分,訓練學生組織材料的能力,這種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3. 回味。即對文章進行“全面理解,綜合分析”,理清文章的脈絡,抓住主線,身臨其境地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匚哆€應該分析作者的寫作方法,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寫作方法并加以練習,最后寫出對文章的評價?;匚稇撌墙⒃诩氉x的基礎上的,所以回味的認識程度將比細讀深刻得多。
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閱讀自主性
閱讀教學,重要的是學生能夠有充分的時間和機會親自朗讀,教師一味地把所有的知識講給學生,則違背了閱讀教學的初衷。教師按照參考資料把課文的背景、作者的介紹以及文章本身的思想內(nèi)容、層次劃分與層次大意都一一講解給學生,學生就失去了學習的自主性,水過地皮干,很難深入到學生的心里,閱讀教學的效果也不理想。新《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老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苯處熢陂喿x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閱讀自主性,讓學生親自去朗讀課文。多讀課文不但可以讓學生認識更多的生字、明白詞語意思,也可以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訓練思維能力,體會并學習作者的寫作技巧。
課堂的主人是學生,教師要鼓勵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大膽地閱讀,通過學生的閱讀讓其他同學進行評價,他們在互相幫助與學習當中也可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自身的水平以及潛能,以飽滿的熱情快樂地投入到閱讀學習當中去。遇到讀得不好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大家一起幫助他,并鼓勵他勇敢嘗試,取得進步教師也應該及時給予表揚。
四、注重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
教師進行閱讀教學不僅僅是為了完成課本要求的閱讀教學任務,而是為了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力的提高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教師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意識,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習慣的好壞是閱讀效果的關鍵,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專心致志、勤于思考,并且筆不離手,隨時畫出或者摘抄優(yōu)美的句子或者在自己有疑問、有感觸的地方作批注等,這些都是一些好的閱讀習慣,可以引導鼓勵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與訓練。這樣的習慣對他們的閱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動手寫作能力的提高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不僅是為了更好地完成語文教學當中對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對學生自身素質的不斷完善。具備良好閱讀習慣的學生可以在課外閱讀更多的書籍,對開闊自身眼界、增長見識、完善自身知識體系都是有益的。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功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內(nèi),但利在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是教師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的體現(xiàn)。
五、倡導探究式閱讀,培養(yǎng)學生閱讀感受能力
新課標特別強調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進行“探究式閱讀”。以往的“填鴨式”教學不再適應新的時代發(fā)展要求,教師全方位地培養(yǎng)學生必須注重學生自身的能力鍛煉。探究式閱讀就是把閱讀教學的自主權還給學生,讓他們自由地閱讀課文,發(fā)現(xiàn)問題,與同學一起探討問題,通過自己查閱資料主動對問題進行分析處理,從而達到知識的學習與深化。新的《綱要》明確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象,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探究式閱讀的提倡與實施也正是這一要求的體現(xiàn)。
結語:
小學語文教學就是為了教會對世界只有初步認知能力的小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閱讀教學是對小學生書面語言的能力進行的培訓,同時知識、思想與情感也在閱讀教學的目標當中。以上是筆者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一點思考,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閱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師用自己的耐心以及良好的教學方法進行閱讀教學,也需要教師本著無私奉獻精神,循循善誘,給小學生正確的引導,在教學的實踐中不斷反思與總結,一定能見證孩子的成長與教學的成功,不斷體會到收獲的喜悅。
參考文獻:
[1]趙景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新教育時代.2016,(09).
[2]崔相錄.小學卷探究教學示例精選.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