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孔令先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西藏高校輔導員的一項及其重要的工作,也是體現(xiàn)輔導員專業(yè)化的主要因素。西藏高校始終處在意識形態(tài)斗爭的最前沿,處在反對分裂、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的第一線,因此,西藏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本文針對目前西藏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就如何采用有效的教育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學水平提出對策,希望對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高等教育;招生規(guī)模
1、引言
2017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具備針對性和親和力,滿足學生成長的需要和期待,教育者更好把握自身的角色定位”。多年來,西藏高校為我國源源不斷的輸送了一批又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的現(xiàn)代化建設所需要的綜合性人才。輔導員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堅力量,承擔著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高校輔導員是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必須首先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增強教育的親和力,使自己的工作方式更有溫度,甘心做大學生成長的助力者,才能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2、現(xiàn)階段西藏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狀
下面,我們從以下幾方面對目前西藏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現(xiàn)狀進行簡要分析。
2.1教學方式單一,重視程度不高
據(jù)了解,目前西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的仍然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學生以被動的接受知識為主,在互聯(lián)網飛速發(fā)展的今天,人才培養(yǎng)模式也應進行變革。同時,由于思想政治教學的考核體系不完善,評價體系難確定導致輔導員對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的難把握、難考核、難量化。
2.2輔導員專業(yè)性不強,理論知識不扎實
受西藏自治區(qū)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政策的影響,西藏高校輔導員均要通過西藏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和專業(yè)技術人員公開考錄的方式招錄,高校的用人自主權較小,因此每年通過公開考錄方式進入西藏高校的輔導員有近60%以上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的學生,這樣就導致了輔導員理論知識不扎實,專業(yè)性不強等問題。
2.3輔導員業(yè)務工作量大,教學研究不足
西藏高校處在反分裂斗爭的最前沿,為實現(xiàn)校園持續(xù)穩(wěn)定、長期穩(wěn)定、全面穩(wěn)定,輔導員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在日常工作中,輔導員既面臨著眾多的事務性工作,又要結合西藏高校的實際,做好各項維護穩(wěn)定、增進民族團結的各項工作。因此西藏高校輔導員專注于教學研究就明顯不足。
3、推進西藏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對策
下面,我們針對以上問題和現(xiàn)狀,就以下幾個方面對如何推進西藏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出建議。
3.1提高輔導員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
要想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就必須先加強輔導員隊伍的思想政治建設。首先,按照教育部等五部委《關于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yōu)化服務改革的若干意見》文件精神,西藏高校有更多的用人自主權,在人才選拔上,就可以由西藏高校根據(jù)辦學需要,自主使用人才。比如輔導員應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專業(yè)的碩士學位,是中共黨員,非相關專業(yè)的輔導員鼓勵其攻讀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使輔導員隊伍的整體水平得到提升。其次,高校要定期對輔導員展開關于思想政治理論的培訓,可以邀請專業(yè)的思政教師來指導,成立專門的幫扶小組,開展雙向教學交流活動,全面提升輔導員在思想政治工作上的專業(yè)化水平
3.2輔導員做好自身角色定位,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領者
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成為“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合格接班人,是西藏高校輔導員義不容辭的責任。首先,輔導員要全身心的關注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輔導員不僅是他們的老師,更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盡可能的幫助他們解決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各種困難。其次,輔導員應結合班委,積極組織學生的第二課堂活動,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但課余生活同樣不可忽視,文體活動、社會實踐、社團活動是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不僅能溝通學生之間的情感,也有利于提升表達和交際能力,充實課余生活。同時,輔導員要做大學生安全與健康的守護者,盡早發(fā)現(xiàn)學生心理出現(xiàn)的小問題,防微杜漸,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疏導。
4、總結
綜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于西藏高校大學生人生發(fā)展和職業(yè)規(guī)劃具有重要意義,輔導員要引起高度重視,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理論水平的同時,積極配合學校完成培訓、進修等工作,把握自身角色定位,做學生成才的助力者,思想政治的引導者以及安全健康的守護者,為國家和社會培育出更多優(yōu)秀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郭興華.淺析高職院校輔導員情感管理工作.《科教文匯》.2012年4期
[2]張雪,李瑋,李慧,郭曉.從高校輔導員角度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溝通的問題及解決途徑.《科技信息》.2012年25期
[3]孫忠良,盧翠花.微博文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影響及對策.《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3年7期
[4]王辰.基于主客體認知差異的高校微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教育與職業(yè)》.2014年23期.
本文為2017年立項的西藏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西藏高校輔導員承擔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