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仕波
摘 要:慕課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當前新興的教育手段,在世界范圍內都得到了有效的應用,能夠極大程度上更新教學理念,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基于此,高中生物教師需結合教學現(xiàn)狀,對慕課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以提高高中生物教學效果。
關鍵詞:慕課;翻轉課堂;高中生物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25-014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5.095
現(xiàn)階段我國教育界雖然引入了慕課和翻轉課堂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但是大部分教師對這一教學模式的認識不夠深刻,在應用該模式時仍然停留在表面,導致這種教學模式沒有發(fā)揮真正的作用。高中生物課程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教師如果不注重教學模式的轉變,很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為了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探究性,探究慕課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是很有必要的。
一、慕課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
教師應用慕課和翻轉課堂進行課堂教學時,需要利用多媒體設備將微課課件進行上傳,提前發(fā)布到網絡資源平臺,讓學生在課前下載觀看,完成預習準備。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可以提升自我思考的能力,并提出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在課堂上,教師會組織學生對難以解決的問題進行小組討論,然后再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全面細致的解答。例如,在教學“神經調節(jié)與體液調節(jié)的關系”一課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展示過山車的情節(jié),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思考神經調節(jié)與心跳之間的關系,然后引導學生以表格的形式進行對比。談論過后,教師會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和收集,然后將問題的解答以微課視頻的形式上傳到網絡上,讓學生下載觀看,并參照相關材料進行自學。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會在網絡平臺上全程參與,對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及時解答,然后指導學生完成教學平臺中的相關練習。學生在完成練習后會及時知曉自身的學習情況,從而進行針對性的改進。
二、慕課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 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原則
將慕課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高中生物教學時要遵循個性化的原則。每名學生在學習環(huán)境、知識背景、性格特征和學習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別,因此他們對課程知識的學習也存在差異性。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尊重學生的學習個性,對每名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全面的把握,從而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完成教學計劃。以某高中生物課程為例,該課程教師在準備課前預習的材料時將材料按照難易程度分成三個部分,然后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合理分配:一方面幫助基礎知識較弱的學生鞏固基礎,提升他們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使學習勁頭較強的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開拓思維空間[1]。
(二) 注重教學的過程化原則
在應用慕課和翻轉課堂進行教學時,教師應該嚴格遵循過程化的原則。在傳統(tǒng)的生物課堂上,教師將教學的重點放在理論知識的講解上,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教學,使學生處于課堂上的被動地位。在進行教學評價時,教師往往將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關注學生學習的具體過程,很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生物的興趣和信心,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轉變觀念,將教學評價的標準進行細化,使學生的學習評價更多體現(xiàn)在學習過程中。例如,教師在開展慕課和翻轉課堂教學時,可以將每堂課上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作為期末加分的參考標準。在進行課堂評價時,教師的主要關注點在于學生課前預習情況、課上的參與情況、在小組內的表現(xiàn)情況等,并且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深刻認識自身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從而進行及時的改善[2]。
(三) 注重教學任務的適中原則
教師在應用慕課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時,必須遵循教學任務的適中原則。從實際的應用情況來看,很多生物教師在為學生安排學習任務時作業(yè)量大,致使學生短時間難以消化,預習的效果不佳,因此教師必須注重適中原則,既要保證任務量的適中,也要保證任務難度的適中,避免學習任務超出學生的學習時間和學習能力,制約教學的效果。以某高中的生物教學為例,教師在布置課前預習和課后鞏固的學習任務時,先讓每個小組的組長對學生日常的學習情況進行匯總,主要對學生的日常任務量和相關意見進行收集。教師在安排學習任務時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增加或刪減,保障生物課程的任務量能夠適應學生的學習精力,使學生獲得更有效的學習。另外,教師還會對預習材料和課后習題的難度進行適當的調整,將基礎知識的講解和鞏固作為重點,然后再安排發(fā)散思維和綜合提高的相應任務,使學習任務能夠充分符合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 注重教學資源的多樣化原則
在利用慕課和翻轉課堂教學時,豐富的教學資源是開展教學的重要內容。慕課和翻轉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必須對生物課程的教學資源進行拓展,引入形式多樣的網絡資源,不斷拓展學生的視野。另外,教師應該加強對PPT和微課課件的制作水平,將網絡資源和生活素材與生物教學緊密聯(lián)系,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某高中的生物教學為例,該校為了提高生物教師微課課件的制作水平,在校園網絡上搭建起教學資源共享的平臺,一方面使教師對優(yōu)秀的微課課件進行下載學習,另一方面為教師提供更多的教學素材,充分豐富教師課件的內容和形式。另外,該校還定期舉辦微課課件制作大賽,讓教師在比賽中加強溝通和交流,在思維碰撞中創(chuàng)新課件制作的方法,不斷提升慕課和翻轉課堂的教學水平。
三、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慕課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的探究是非常必要的。研究可得,教師在應用慕課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時應該遵循個性化原則、過程化原則、任務適中原則和資源多樣化原則,注重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的水平。
參考文獻:
[1] 陳永德.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6(35):126.
[2] 馬妮.慕課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嘗試[D].遼寧師范大學,2015.
[責任編輯 杜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