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學是高中階段的核心科目,全面的化學基礎(chǔ)理論,趣味的豐富化學實驗,還有諸多前沿的化學研究成果等,學生都可以在這一時期接觸和學習。這不僅影響著學生中學階段的學習成績,對學生后續(xù)深入地學習和科研都有巨大幫助。也正因此高中化學的知識體系較為繁瑣,學習難度也比較大,在有效的時間內(nèi)實現(xiàn)高效教學成為大家追求的共同目標。
關(guān)鍵詞:高中化學;時效性;課堂;實驗;提問
化學是集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操作性為一體的綜合科目。高中階段學生學習的壓力比較高,因此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導學、促趣、提升的角度,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式,以促進學生更加熱愛化學學習,有效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綜合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與運用能力。
一、 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建立化學學習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推動學生持續(xù)深入學習化學的重要保障。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不要強迫學生記憶化學的知識和理論,而要推動學生在興趣指引下開展有效學習。學生們普遍對于理論性知識的死記硬背較為排斥,但是當他們明白所學知識擁有巨大的應用空間之后,他們就會從心底接受學習的過程,并且在不斷應用的過程中愈加增加學習的興趣,因此我們不妨順從學生心理,幫助學生逐步建立學習興趣。
化學研究的范圍非常廣泛,尤其是化學近年來已逐步成長為“滿足社會需要的中心科學”,我們的衣食住行多個方面都得益于化學科學。譬如粗糙的棉麻制品直接穿不僅樣子不好看,而且堅硬不舒服,經(jīng)過化學工藝的去粗、染色、柔化等多步處理之后,加工而成的衣料色彩絢麗,柔軟細膩;再比如我們?nèi)粘K缘暮芏嗍澄?,像面包、啤酒、肉類等都是?jīng)過了化學的加工或檢疫的安全標準之后,才會送上我們的餐桌??茖W利用化學的精湛工藝,幾乎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讓大千世界璀璨生輝。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實驗室,教會學生開展一些利于家庭的科普實驗。比如:用水果加工天然香水,芬芳居家生活;借助樹葉彩印一張個人相片,留下珍貴的回憶;借助家中的易拉罐、蛋殼、橡膠棒、玻璃瓶等自制一些化學模型等。
二、 構(gòu)建智慧課堂彰顯化學意趣
多年來的化學課堂習慣了圍繞教學目標來開展教學,教師總是盡量把精華的、重點的知識教授給學生,但是很多時候教師的“好心”常常事與愿違,學生們一節(jié)課下來知識記不住,氣氛沉悶,沒有效率。學生的學習熱情被壓抑,學習潛能停留在應試層面,這必然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授課的過程中精心設計,讓學生們在不同的情境中樂學善思,才能彰顯化學教學智慧。
以“豐富多彩的化學物質(zhì)世界”這節(jié)課為例,教學不僅僅停留在了教授學生基本的化學分類方法層面,我們把這節(jié)課放在了實驗室,讓學生們親自去觀察多種多樣的物質(zhì),從顏色、氣味、形態(tài)、組成等多個角度去認識自然界中的多種物質(zhì),我們還把形態(tài)相似的多種物質(zhì)放在一起,如:醋酸、白酒、冰水、NaOH溶液、氨水等,讓學生們自己去看一看,辨一辨。在教師的智慧放手過程中,學生們主動嘗試,積極思考,在互動中不斷學習和進步。既懂得了物質(zhì)的不同狀態(tài):氣態(tài)、固態(tài)和液態(tài);還知道了導電性的含義:導體、半導體、絕緣體;更明白了溶解性這一抽象概念。所以在引入分類法時,學生們能夠很容易的就把“交叉分類法”掌握,還舉出來不同的例子,重難點知識學生們學得有滋有味。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們的學習狀態(tài)完全超過預期。尤其是一些“后進生”在教師引導下也提出一些有見地的問題,如“混合物、化合物到底如何界定和區(qū)分?”在師生的多元角色中,每個人都是課堂的主人,每個人都虛心求教和學習,真正實現(xiàn)了“目標讓學生定、問題讓學生提、活動讓學生做、規(guī)律讓學生找、收獲讓學生講”的靈動學習新勢態(tài)。
三、 藝術(shù)授課提升學生化學意識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通過一個個問題來引發(fā)學生對于知識的思考,激發(fā)學生深層學習的開展。高中絕大多數(shù)的知識內(nèi)容都是通過化學實驗來驗證和分析的,化學實驗不僅包括我們現(xiàn)行教材中演示實驗、家庭實驗及實驗課內(nèi)容,而且還包括許多探究實驗。例如: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簡易電池,尿液中葡萄糖的檢驗,鮮果中維生素C的檢驗,抑酸劑化學成分的檢驗,電路板的化學腐蝕,熔融鹽的導電性等。高中階段不僅涉及定性實驗,還有許多是定量實驗,試劑的藥量一旦發(fā)生變化,產(chǎn)生的結(jié)果就會不同。所有這些都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理論和原理,而是要學生時刻樹立都嚴謹認真的化學態(tài)度。教師在教學中要時刻謹記肩上的責任,通過多種方式綜合進行,聯(lián)系日常生活,聯(lián)系課本,聯(lián)系實驗等多管齊下,用化學來解釋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既拓寬了他們的視野,更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要想全面提升高中化學授課的時效性,教師就需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角度滲透給學生科學的化學學習觀,幫助學生建立對化學學科的全面認識,掌握化學探究的科學實驗方法,理解化學、技術(shù)、社會和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形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等。
參考文獻:
[1]孫玉鎮(zhèn).高中化學新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fā)思考[J].新校園旬刊,2017(5):99-99.
[2]尚明鵬.化學教學環(huán)保創(chuàng)新實驗的開發(fā)與應用[J].化工管理,2017(10)
[3]劉平.中學化學教學中隱性知識的研究[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4(02)
作者簡介:
嚴雪梅,四川省南充市,四川省閬中市水觀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