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賢東
摘? 要:貧困生工作是高校學生工作中的重點工作之一,是一個系統(tǒng)而細致的愛心工程。本文通過對當前高校貧困生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如何完善高校貧困生檔案,構建面向貧困學子的“綠色通道”,從而更好地開展貧困生補助工作,實現(xiàn)對貧困生的高質(zhì)量資助。
關鍵詞:高校貧困生;檔案;綠色通道;人文關懷
當前我國許多高校在貧困生檔案的建立和管理上存在不足,高校要想通過完善的貧困生檔案來構建貧困學子求學之路的“綠色通道”,就必須從現(xiàn)有的問題入手,進行反思和分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探索新的貧困生管理途徑。
1.1 貧困生檔案建立較為片面。首先,我國大部分高校貧困生檔案的最初建立依據(jù)都是由學生從生源地帶來的貧困證明材料,這些擁有貧困生檔案的學生往往就是最終得到資助的學生。但是,就當前實際情況看,得到貧困補助的學生與高校中實際的貧困學生數(shù)量有著一定的差距,我們?nèi)匀豢梢钥吹酱髮W校園中有些生活艱苦甚至在課余時間打幾份工作為兼職賺取生活費的學生。而深入這種現(xiàn)象去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當前的貧困生資助指標不夠科學,沒有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而是以院系為單位分配貧困補助名額,這就導致有些院系貧困生數(shù)量多,所以部分貧困生即使本身足夠接受國家的資助,也無法進入貧困生檔案中;而有些院系貧困生數(shù)量少,但是由于院系分配下來的資助名額很多,為了不讓資助名額被“浪費”,就會讓一些并非貧困生的學生加入貧困生的“隊伍”,建立貧困生檔案。
其次,新生進入高校的第一次貧困認定是在開學之后的第1-2個月之間,這個時候同學之間剛剛有所接觸,互相情況還不夠熟悉,班級民主評議只能淪為形式,最主要的貧困認定材料就是學生從生源地帶來的證明材料。但是,這些材料申請過程十分簡單,有些地方審核嚴格,而有些地方則比較寬松,甚至會出現(xiàn)因為人際關系而產(chǎn)生的“人情材料”,導致新生的貧困證明材料“水分”很足。
最后,低保家庭的申請過程十分復雜,有許多家庭條件十分困難的學生并不是低保家庭。但是當前高校首先就是對低保家庭的學生進行貧困生檔案的建立,這就導致有些學生雖然也很貧困,但卻得不到建立檔案的機會。與此同時,高校貧困生檔案的建立過于重視對貧困生物質(zhì)方面的資助,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資助,沒能從根本上解決貧困生的燃眉之急。
1.2 與中學階段的貧困生檔案斷裂。當前我國大部分中學都沒能重視貧困生檔案管理工作,這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我國對于貧困生的資助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這一階段,面向中學生的資助項目相對較少;另一方面,對于中學階段的貧困生檔案管理也沒有類似高校的貧困生檔案管理那樣有硬性規(guī)定。所以,中學階段的貧困學生往往沒有貧困檔案,而這種情況直接導致大學階段的貧困生檔案與中學階段的貧困生檔案出現(xiàn)斷裂。
1.3 貧困生檔案內(nèi)容單薄。當前大學貧困生檔案主要包括三方面內(nèi)容:一是學生個人的基本信息以及家庭情況闡述,以及生源所在地提供的證明材料;二是四級審核制度下每一階段的審核材料;三是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情況、所獲得各項資助和獎勵情況等。這些內(nèi)容較為單薄,且很容易作假。
1.4 貧困生檔案管理形式過于“穩(wěn)定”。有許多高校將新生入學之后進行的第一次貧困評定結果,作為大學期間所有階段貧困資助的參考依據(jù),這種檔案管理方式使整個高校貧困生檔案管理體系死氣沉沉,缺乏真正為學生考慮的人文思想。一方面,有些貧困生在大學幾年的學習中,家中經(jīng)濟條件已經(jīng)得到很大改善,不再屬于貧困生范疇,卻仍然接受國家和學校的經(jīng)濟補助;而有些學生雖然入校時家庭條件尚可,因為種種原因導致家庭經(jīng)濟水平一落千丈,卻無法得到相應的資助。這些情況都背離了貧困生資助體系真正為了貧困學生服務、幫助貧困學生更好地完成學業(yè)的初衷。
2.1 對貧困生檔案實行動態(tài)管理。首先,除了學生的基本信息和證明材料之外,學生的欠費情況、欠費金額等信息也要隨實際情況不斷記錄進去,保證對貧困生的多角度考察。其次,新生入學之后的貧困生評定時間要拉長,并且采取多種調(diào)查形式對其進行認定,不能只依據(jù)生源地證明材料建立貧困生檔案。一方面,可以通過書面調(diào)查的方法,讓學生在提供生源地證明材料的同時,再提供一份由家長手寫、鄉(xiāng)(鎮(zhèn))政府蓋章證明的調(diào)查表;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與貧困生訪談的方式,來判斷學生是否真的貧困。最后,在建立了最初的貧困生檔案之后,也不能停止對貧困生的考察,而是應當不斷關注貧困學生的生活現(xiàn)狀,結合其家庭條件的變化、學生勤工儉學崗位的薪資以及學生申請助學貸款的情況,來不斷更新貧困生檔案庫。
2.2 貧困生學雜費緩繳。對于貧困學生來說,大學學費的數(shù)目是巨大的,每年新生入學時,都會出現(xiàn)貧困學子因為家庭條件不好而放棄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新聞。所以,構建貧困生“綠色通道”,離不開對貧困生學雜費緩繳通道的建設。高校應當根據(jù)學生的貧困檔案,對極度困難的學生采取免繳學雜費的資助政策,對于非常困難的學生,采取先注冊、后繳費的入學辦法。在“繳費綠色通道”的開放過程中,相關責任教師應當仔細對學生的貧困檔案分析和檢查,避免出現(xiàn)有些非困難學生利用“綠色通道”來拖欠學雜費的情況。
2.3 構建貧困生關愛體系。首先,在經(jīng)濟方面給予資助。經(jīng)濟方面是幫助貧困學子更好地學習和生活、向貧困學子開放“綠色通道”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當前我國已經(jīng)形成了貸、助、獎、免、補等一系列制度與措施來解決貧困生的困難,在構建“綠色通道”的環(huán)境下,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現(xiàn)有制度進行補充和完善:(1)將助學貸款放在對貧困生進行資助的核心位置,鼓勵貧困生申請助學貸款,用于完成學業(yè),將上學時需要負擔的學費轉移到工作之中再進行償還。這樣的措施相比于直接給學生錢,更能夠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讓更多礙于面子而不好意思申請貧困檔案的貧困生能夠大方地接受國家的幫助。(2)設立貧困生專項獎學金。為了更好地激勵貧困學子,可以設立貧困生專項獎學金,面向貧困檔案中的學生,每年給予表現(xiàn)優(yōu)異的貧困生以獎勵,讓貧困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這項資助,而不是只要擁有貧困生檔案,就可以得到所有資助,使之實現(xiàn)對自身價值的肯定。(3)高??梢耘c企業(yè)溝通,構建起良好的合作橋梁,爭取得到企業(yè)對學校開展貧困生補助工作的支持,設立企業(yè)獎學金,讓在校期間表現(xiàn)優(yōu)異、并且有意向進入企業(yè)工作的學生公平競爭,獲得這項資助。企業(yè)獎學金的設立可以在實現(xiàn)對貧困生生活資助的同時,為貧困生提供更多的就業(yè)機會,為貧困生的職業(yè)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4)高校應當大力開展勤工儉學,為貧困學子提供更多的工作機會,在扶貧的同時扶志,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雙手改善貧困生活。除了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做家庭教師、圖書館書籍整理員、清掃員等工作來賺取生活費之外,學校還應當為學生爭取更多的機會,讓學生能夠更加高效地利用兼職時間,做一些與自己專業(yè)相關的工作。尤其是高年級學生,為了為其畢業(yè)后的職業(yè)生涯提供更多的經(jīng)驗,學校應當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一些教師助理等技術性強的工作,讓學生在勤工儉學的同時進行學習,增強個人能力。
其次,在精神方面給予關愛。貧困生群體的形成有來自社會、家庭以及政策的許多原因。有些是因為家鄉(xiāng)地處偏遠貧困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情況不理想,導致家庭人均收入很低;有些是因為家庭不完整,父母一方或雙方離世,缺少經(jīng)濟支撐;有些是因為家庭破產(chǎn)、突發(fā)病癥等原因突然成為貧困群體等。而無論是哪種原因,貧困生的家庭幾乎無一不是有著這樣那樣的不幸因素,這就導致與其他學生相比,貧困生更早地接觸到社會中黑暗的一面,更早地遭遇了成長中的挫折,導致心理更加脆弱敏感。高校應當重視對學生心理世界的關懷,在給予貧困生物質(zhì)資助的同時,重視向貧困生輸出精神世界的食糧,保證貧困生心理狀態(tài)的積極和健康。具體說,高校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實踐:(1)剛剛進入大學校園的貧困學生是最容易出現(xiàn)恐慌、自卑、逃避等負面情緒的,輔導員應當仔細觀察他們的思想狀態(tài),并及時干預,通過與學生談話等方式,引導學生建立其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以一個健康的心態(tài)面對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不逃避、不自卑,有決心和用心去克服現(xiàn)在的困難。(2)高校應當建立起完善的心理教育系統(tǒng),除了將心理健康課作為必修課之外,還應當設立心理健康咨詢室,保證貧困生在產(chǎn)生消極心理的時候,能夠有地方進行傾訴、有專門的心理教師進行疏導,及時幫助貧困生將心理狀態(tài)調(diào)整好。值得一提的是,心理健康咨詢室一定要做好匿名保護措施,不透露任何前來咨詢的學生信息。高校還可以在學校官網(wǎng)上開設心理咨詢板塊,讓有苦惱的學生能夠在網(wǎng)上匿名尋求教師的幫助。(3)高校可以將已經(jīng)畢業(yè)的優(yōu)秀貧困學子作為榜樣,在貧困生中間進行宣傳,以榜樣的力量感染學生,給學生正能量,讓他們知道,雖然出身貧困,雖然在大學階段拿著國家和學校發(fā)放的補助、雖然可能因為貧困而使自己在成長中比同齡人失去了許多許多,但是貧困學生并不比別人差,而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變得更加優(yōu)秀。
[1]姜旭萍,鄭俊.構建點線面三位一體的高校貧困生認定體系[J].湖北社會科學,2009(11).
[2]白華.盲助:高校貧困生資助范式的路徑選擇[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3(4).
[3]薛深,胡相峰.高校貧困生資助的人文關懷[J].教育評論,2008(3).
[4]白華,柴啟東.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的完善與創(chuàng)新研究[J]. 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03).
(作者單位:周口職業(yè)技術學院? 來稿日期:2017-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