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庭坤
【摘?要】在高中階段教學中,由于課程任務重,內容過多,因此,教育者與被教育者都追求有效性,那么高中階段的政治課程作為獨具特色的課程,其有效性如何判定呢?怎樣才能做到有效教學?本文中筆者結合自己的多年教學經(jīng)驗,淺談高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評價。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有效性;評價
任何學科教學的有效性的標準均不相同,但總體上大同小異,比如高中的政治學科,其有效性評價標準在筆者看來,為達到一定的教學預期效果,并且時間最短,效果最佳,而針對一節(jié)課的有效性評價,筆者認為,能否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自身的教學任務,這種任務不同于進度,而是在學生理解、掌握,并與知識點進度結合的前提下。那么在高中階段應如何進行政治課堂的有效性評價呢?筆者從時間效率、質量、學生參與度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參與度是評價標準的根本
在高中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學生的參與度較低,很多學生的成績均依賴自己的自學完成,即使上課聽講,要么被迫,要么半開小差半睡覺,然后在課后進行自我鞏固,其實此方法效率較低。雖然我們主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但并不意味課上不聽講,學生參與度低下一方面因為學生學習壓力大、課程緊張、內心繁雜,而另一方面由于老師未采取有效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想要提高學生課堂上的參與度,尤其是政治,老師一定需采取一定的手段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怎么做呢?如何做才能體現(xiàn)教學的有效性呢?首先應通過幽默的教學風格,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具備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研究發(fā)現(xiàn),在歡快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生的學習效率是在枯燥課堂中的6倍,這也意味著學生在這個層面可達到學習效率的有效性。老師調動學生參與度方面,除了增加課堂的趣味性,還可通過課堂提問,那么對于提問的有效性又怎樣分析呢?筆者覺得,提問首先是建立在引導學生,而不是難住學生,讓學生在提問中明白自己的不足,在提問之后懂得如何關注課堂內容并進行反思,這才是提問的真實含義,因此,老師需正視學生的差異,在此基礎上進行針對性的提問。綜上而言,筆者認為,關于學生參與度的有效評價主要建立在學生能否真心、全心全力的投入到政治學習當中,這才是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評價標準的前提條件。當時在高中的政治教學中,即使每一節(jié)課都如此反復地進行,久而久之參與度會低下,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從根本上提高課堂的參與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政治學科而言,本身比較單調,很難將其內容趣味化,因此,激發(fā)學習興趣應從情感角度出發(fā),進行情感上的關愛,才能讓學生對授課老師充滿好感,進而對此學科充滿好感。教學中教師需盡量與學生多接觸,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應耐心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到解決困難的方法,使學生感受到真誠的關心與熱愛,從而對老師產生信任。教師需始終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特別是不能忽視一些后進生,需分析落后的原因,因材施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想要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就必須建立在興趣之上。有興趣的學習不僅可使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甚至能達到廢寢忘食的境地。只有在“智力發(fā)展最佳狀態(tài)”中學習,才能使學生獲取更多的有效知識,事半功倍。
二、教學質量是有效性評價的重點
高中政治教學的前提還是從教學質量入手,因此,在高中階段,有效性評價也是以教學質量為重點評價標準,但是如何提高和判定呢?筆者覺得,首先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應讓學生理解透徹而不是記憶全面,具有運用辨析的能力。從教師自身層面來看,要讓自己懂得,讓學生懂,而不是自己懂得多教學質量就好,即使很多老師對于高考的題型分析十分準確有力,但不能讓學生進步也是無用。那么應該如何從根本上讓學生理解透徹,學以致用,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呢?筆者認為首先是轉變教師職能,提倡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讓老師從灌輸轉變?yōu)橐龑А?/p>
自主探究學習強調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有利于有效教學的實現(xiàn)。在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調整角色,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教師不僅要研究教學內容,而且需承擔起引導學生成長、喚醒學生潛能、開發(fā)課程資源、探索教學藝術、促進學生知識構建的重任。在自主探究策略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改善學習方式,結合思想政治課的特點確定過程性、體驗性目標,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從而實現(xiàn)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改變單一的記憶、接受、模仿的被動學習方式,提升學生收集、處理、獲取信息和分析解決問題、交流合作的能力。二是將傳統(tǒng)的“個體學習”模式向“合作學習”模式轉變,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指導學生樂于同他人合作,善于共同探討問題并交流學習成果、經(jīng)驗與心得。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老師可通過提供一些社會的熱點政治素材,給予一定的方向指引。除此之外,老師盡量不要干預,而是給予他們自由探究的空間。老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在探究過程中提高效率,可以進行分組探究,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還促進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在教學質量提高方面,不僅是教學方式的改進,同時老師也需不斷學習和總結,在當前的應試教育背景下,滲透素質教育理念的教育環(huán)境體系中,對學生選拔和考查的過程其實也是對老師的自身能力的考查,考查綜合性、全面性,甚至于是跨學科,而且考查的內容越來越與時俱進,傳統(tǒng)的應試考試技巧可能慢慢不適用,因此,作為老師也應不斷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提高自己,也提高學生,。除了不斷充實自身專業(yè)功課之外,關于教育思想,師生情懷方面都要進行充電。對于教學質量的提高的評價應該從學生的整體成績和對老師的考核成績兩個方面進行綜合考評,制定評價體系。
三、時間效率是高中政治教學有效性評價的基礎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最為主要的還是提高教學質量,這也是對于有效性評價的根本。但是很多老師認為只要有足夠的時間,一定可以提高質量。其實,在高中階段,時間不夠是必然現(xiàn)狀,在目前看來,我覺得注重時間效率是其他質量提高、素質發(fā)展、興趣培養(yǎng)的前提筆者覺得可借助多媒體等信息化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指引最快、最有效的學習道路,或為學生鋪墊道路。比如,在章節(jié)的知識學習過程中,或年度期末復習過程中,甚至于考前三輪復習過程中,老師可通過多媒體進行動態(tài)展示,這樣學生對于知識點的記憶會更加深刻。這樣的課件,教師應在在課下提前幫助學生歸納好,大大節(jié)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結語
在高中階段,政治課程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在緊張的高中學習過程中,將政治課程的教學變?yōu)橛行Щ行缘脑u價機制和研究標準研究顯得很有必要。
【參考文獻】
[1]劉海.高中政治教學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實踐探索[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5.31(02):20-23
[2]梁秋.高中政治課堂有效開展生活化教學的策略與方法[J].成功(教育),2013(03):202-203
[3]賀海東.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才智,2012(29):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