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嬌方
摘 要 本文通過分析現(xiàn)階段高職高專教學現(xiàn)狀,以思辨能力層級理論模型為指導(dǎo),從教學目標制定、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教學步驟和方法設(shè)計、營造恰當教學環(huán)境及評測方式改革等五個方面入手,嘗試構(gòu)建高職英語教學中學生思辨能力培養(yǎng)模式,以期學生在學習中掌握更多的語言能力,提高其認識能力及情感能力。
關(guān)鍵詞 高職高專 英語教學 思辨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3.048
The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Mode of Think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YE Jiaofang
(Zhejiang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angzhou, Zhejiang 310053)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esent state of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ses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thinking ability as a guide to start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the establishment of teaching objectives, the selection of teaching contents, the design of teaching steps and methods, the construction of appropriate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the reform of evaluation methods, try to build a mode of training students' speculative abi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so that students can learn more language skills and improve their cognitive ability and emotional ability.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hinking ability
近幾十年來,西方各國對大學生思辯力培養(yǎng)的重視度越來越高,更多的大學把學生思辨力發(fā)展作為一個重要的發(fā)展目標。我國也有俗語: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知識的傳授固然是教育一大方面,給人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則更為重要。我國外語界對于思辨力關(guān)注始于黃源深(1998)對“思辨缺席癥”的探討。他指出了我國外語專業(yè)學生思辨力不足的種種表現(xiàn)。自此,國內(nèi)外語界開始了對外語學習中的各種思辨力培養(yǎng)研究。
1 思辨能力層級理論模型
“思辨能力“源自英語“critical thinking”,也常被稱之為“批判性思維”或思維能力”。思辨能力實際上是人的認知能力和情感特質(zhì)的統(tǒng)一體。思辨能力層級理論模型(文秋芳等2009,表1)的第一層次為元思辨能力,是一種對思辨計劃、檢查、調(diào)整與評估的技能。第二層次為思辨能力,包括認知技能和情感特質(zhì),接受元思辨能力的管理與監(jiān)控。筆者認為,思辨能力層級理論模型分層清楚精細、認知和情感概括準確、評價標準明確清楚,該模型可以指導(dǎo)高職高專外語教學中大學生的思辨能力培養(yǎng)。
2 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現(xiàn)狀
(1)在教學目標的設(shè)置上。教學以識記為主,以掌握單詞、句式為主要目標。教材選擇方面,現(xiàn)階段的教材編寫都已考慮到學生的語言能力與思辨能力共進問題,注重趣味性,引入主題盡可能貼進生活,并具備可分析性、可探討性。
(2)教學步驟方面。教學步驟中,還是以領(lǐng)讀、識記、詞匯講解、翻譯為主,大部份時間都是老師講學生聽、學生跟讀,很少有學生討論、發(fā)表意見、辯論時間。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能力是不利的。
(3)教學方法方面。雖然現(xiàn)在各高職院校都引入了多媒體教室,教學方法多模態(tài)化,但更多時候,多媒體還是為學生識記詞匯、句式服務(wù),雖然教學內(nèi)容有文字、音頻、視頻模式,學生短時間會被吸引,但其本質(zhì)上還是老師講,學生聽。學生很少有發(fā)表自己意見、與他人交流的時間,缺乏分析、推理、評價的練習與學習。
(4)教學環(huán)境方面。高職學生英語基礎(chǔ)相對較差,部份學生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而對于千篇一律的單詞、詞匯記憶更是痛恨到不行。而還有一大部份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為應(yīng)試,只對考級感興趣。這些原因?qū)е铝烁呗氂⒄Z課堂不活躍,嚴重影響高職英語教學的質(zhì)量。
(5)對教學目標的測量方面。目前高職英語教學的評測方法比較單一,大部份還是以測試學生的單詞識記、閱讀、聽力等客觀題為主,沒有被測者參與、反思的空間。甚至連一直以來可讓學生自主參與、分析、表達的作文,也參照高等學校應(yīng)用能力考試A、B級的題型,做成商務(wù)英語填空練習或?qū)懽?,完全沒有學生分析、整理、表達的空間。
(6)師資方面。目前高職英語教師大部份還局限于英語語言技能的教學,對于思辨能力培養(yǎng)的認識不夠,參加的培訓也不多。
3 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思辨能力培養(yǎng)模式的構(gòu)建
筆者在借鑒文秋芳等(2009)的思辨能力層級理論的基礎(chǔ)上,充分考慮高職英語教學的教學特點,嘗試構(gòu)建了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思辨能力培養(yǎng)模式(圖1),希望能為高職學生思辨能力培養(yǎng)探索有效途徑。
(1)制定具體的語言能力與思辨能力相長的教學目標。語言的學習不僅僅是詞匯詞匯語法的學習,同時也是文化、情感的擴充。語言學習與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不可分的。在制定具體教學目標時,應(yīng)把語言能力教學目標和思辨能力培養(yǎng)目標,即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評價能力等相結(jié)合,在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譯等語言技能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2)根據(jù)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內(nèi)容。要選擇適合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的教學內(nèi)容,首先應(yīng)選擇合適的教材。教材選擇時應(yīng)考慮到其選材學生是否感興趣、是否適合用于分析、推理、評價。一本選材內(nèi)容貼近生活實際,能夠激發(fā)學生各種討論的教材,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在選好教材之后,圍繞教材的各主題,教師應(yīng)依托網(wǎng)絡(luò)、圖書館、數(shù)據(jù)庫或報紙等環(huán)境收集相關(guān)的材料和數(shù)據(jù),為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展開合適的分析、推理提供信息支撐。
(3)選擇與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相符合的教學步驟和方法。行動學習理論是由英國管理學家Revans(1998)提出。他指出學習(learning)是理論知識(programmed knowledge)的學習與行動中的探索(questioning insight)的結(jié)合,即L=P+Q。行動學習理論強調(diào)通過實踐行為來促進學習:先選定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然后讓學生獲取要解決問題所用到的相關(guān)知識,再通過討論、提問、討論找出解決方案,最后再通過實踐行動檢查這些方案的可行性。行動學習理論中,對問題的分析、知識的整理、對解決方法的討論、提問等,都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的認知能力及情感能力的提高。
除了課堂教學,教師還應(yīng)鼓勵學生在課外加強自主學習。自主學習“從本質(zhì)上說是學習者與其學習過程和學習內(nèi)容的關(guān)系問題,是一種超越性與批判性的思考、決策和獨立行動能力”(Littlewood 1991)。教師應(yīng)鼓勵學生在課外利用隨手可得的網(wǎng)絡(luò)平臺或圖書資源獲取相關(guān)的背景知識和一些思維方法,可用于課后作業(yè),也可以用于課堂討論,然后再激發(fā)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引發(fā)更多的思考和分析。
(4)營造合適的教學環(huán)境。思辨能力中的認知能力,即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評價能力等的發(fā)展,需要合適的主題、大量背景知識、邏輯思維、語言詞匯等的堆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準備合適的主題及相關(guān)背景知識等,使學生在語言能力累積的基礎(chǔ)上加強其認知能力。而思辨能力中的另一項能力,情感能力,即好奇、開放、自信、正直及堅毅等特質(zhì),在培養(yǎng)過程中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一個開明、平等、自由、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在我國當前的課堂教育中,教師權(quán)威性一直被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師即真理、教師不容質(zhì)疑等思想,在高職很多課堂上還是盛行,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負責只負責聽和記,任何疑問、或質(zhì)疑,都不被欣賞、接納,反而成了挑戰(zhàn)教師權(quán)威的一個舉動。時間一長,學生都習慣了有問不提,再繼續(xù),學生習慣了只聽不疑,這不要說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這完全是打擊一切思考能力。而與此相反,在一個平等、寬松的環(huán)境中,教師提出問題,鼓勵學生對此發(fā)表不同的看法,并對學生的表現(xiàn),在語言、在思辨能力方面提供正面、準確、積極的反饋,這對于增長學生的好奇心、自信心、決心、及對不同想法、觀點的包容能力都有極大的好處。
除了課堂教學外,教師也可利用網(wǎng)絡(luò)打造合適的平等、自由的教學平臺,讓學生在課外也可以隨時獲取信息、發(fā)表看法、相互交流、討論。
(5)改變評測方式,增加思辨能力測試在考試中的比重,促進思辨能力提高。針對目前評測方式單一,評測內(nèi)容幾乎完全強調(diào)英語單詞識記、拼讀、理解等的現(xiàn)狀,可以改變評測方式,增加一些讓學生有自主分析、表達空間的測評方式,如辯論、小組展示或針對一些社會問題做一些評價并給出建議等。這些評測方式不僅可以評測學生思辨能力的提高,同時也會對學生將來的學習起到促進作用,鼓勵學生在平時學習生活中多分析、多思考、多交流。當然,在評測中,教師需要有一個明確的思辨能力評判標準,充分評判學生認知能力和情感能力,讓學生有一個努力的方向,從而更好地提升自己。
4 結(jié)語
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社會對于高職人才的需求不僅只是實用技能,更需要其思想獨立、擁有創(chuàng)新意識。長期以來高職英語教學中對學生思辨能力培養(yǎng)重視不夠,高職學生普遍英語較差,如何在抓好學生語言學習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建立一個系統(tǒng)培養(yǎng)思辨能力的理論模式,是目前高職教育中不容小覷的一個問題。本文通過認真分析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特點,從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步驟和方法、教學環(huán)境及評測方式五個方面入手,確保高職英語教學中思辨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性。
基金項目:本文是基于浙江省外文協(xié)會2017-2018課題《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思辨能力培養(yǎng)模式的構(gòu)建探索》
(下轉(zhuǎn)第145頁)(上接第108頁)
參考文獻
[1] Holee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2] Littlewood W.Learner Autonomy: Definitions,Issues and Problems[M].Dublin: Authentic,1991.
[3] Mohan B A. Language and Content[M].Reading,MA:Addison Wesley,1986.
[4] Moyhan B A.Integration of language and content [A].In Simich-Dudgeon C (ed.).Proceeding of the First Research Symposium on Limited English Proficient Students Issues[C].Washington, D.C.:Office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Minority Language Affairs,1990.113-160.
[5] Revans R. ABC of Action Learning [M].London: Lemos&Crane;,1998.3-17.
[6] Stryker S & Leaver B(eds.).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Models and Methods [C]. Washington, 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97.
[7] 蔡基剛.關(guān)于我國大學英語教學重新定位的思考[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4):306-308.
[8] 黃源深.思辨缺席[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7):1,19.
[9] 劉艷萍.英語演講教學與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J].外語藝術(shù)教育研究,2009(3):49-52,66.
[10] 孫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養(yǎng),將英語專業(yè)教學引向深入[J].中國外語,2011(3):49-58.
[11] 韋曉保.影響外語類大學生思辨能力發(fā)展的外部因素分析與多維培養(yǎng)模式構(gòu)建——基于一份調(diào)查報告 [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2(2):72-75.
[12] 文秋芳.口語教學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國外外語教學,1999(2):1-4.
[13] 文秋芳.論外語專業(yè)研究生高層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8(10):29-34.
[14] 文秋芳,王海妹,王建卿,趙彩然,劉艷萍.我國英語專業(yè)與其他文科類大學生思辨能力的對比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5):350-355.
[15] 文秋芳,王建卿,趙彩然,劉艷萍,王海妹.構(gòu)建我國外語類大學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論框架[J].外語界,2009(1):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