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琰銘
【摘要】現(xiàn)在的教育提倡素質教育,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不同,前者更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教師為此承擔著把學生培養(yǎng)成主動學習型人才的重任,教師要做好“引路人”的角色,精心設計課程。本文以《這兒真好》為例,就教師如何在課程設計中啟迪學生智慧、提高學生綜合能力進行探究。
【關鍵詞】教師主導 小學語文 務實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人們的教育觀念也日新月異,我們教師更要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培養(yǎng)出適合時代發(fā)展的學生。
一、充分預設,啟發(fā)引導
在課堂上,學生的回答不可能完全按著教師的預設順利進行,常常會出現(xiàn)一些預料不到的回答,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多花些心思,盡可能地多預設學生可能的回答,做好充足的準備。
教師在課前備課時,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去思考問題,并正確理解教材內容。如以《這兒真好》為例,在講到小熊通過努力種樹把小島變成一座綠島后,教師要學生觀察圖畫來體會“漫山遍野”“綠葉成陰”兩個成語的意思。小島上到處都是綠油油的樹木,這就叫“漫山遍野”,學生很快能回答出來。教師接著追問:“這些樹木長得怎么樣?”在試上這部分內容時,有學生直接回答:“綠葉成陰。”把教師的準備打亂了,因此筆者做了兩個預設。
預設1:學生答:“很茂密?!睅熯M一步引導:“真茂盛!小伙伴們可以在樹底下舒服地乘涼了。這就叫作——綠葉成陰。”
預設2:學生答:“綠葉成陰?!睅煟骸澳隳苡米约旱脑捳f一說嗎?”生:“葉子連著葉子,長得很茂盛?!睅熢俳又骸靶』锇閭兛梢栽跇涞紫率娣爻藳隽?。這就叫作——綠葉成陰?!痹侔褑栴}引到原來的軌道上。
在處理學生的回答上,教師要有“一桶水”,提前把學生可能的回答盡可能多地考慮到,不至于在上課的時候束手無策。
二、想象說話,示范指導
低年級的學生說話能力仍處于起步階段,說話不連貫、不完整,教師要在教學中適時地滲透說話練習、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慢慢引導學生把話說完整。
在說話練習的設計中,教師要提供一個可供學生參照、模仿的范例,發(fā)揮教師的示范性,啟迪學生。如小熊種了許多樹后,小島變得環(huán)境好、空氣新鮮,吸引了許多小動物前來。筆者在此處設計了說話練習:想象一下,如果你也是小猴、小象或者小鹿,你會想住在這兒嗎?為什么?并出示句式:
小象____地說:“______!
因為__________。”
小猴____地說:“______!
因為__________?!?/p>
小鹿____地說:“______!
因為__________?!钡湍昙壍膶W生說話能力還不成熟,需要教師的引導,因此,筆者先做了一個示范:“看,小象來了,它高興地說:‘啊,這兒真好!我就住在這兒吧!因為這兒綠葉成陰,空氣好?!庇辛私處煹氖痉逗?,學生的思路都被打開了。在之前的學習中,他們知道因為小島有了樹木就變美了,空氣好、環(huán)境美、朋友多,因此小動物們都想住在這兒。讓學生和同桌交流討論,練習把話說完整。在指名學生說的時候,大部分學生都能按照筆者給出的句式來說,并且把原因說得很到位。這樣,說話練習的教學目標也就達成了。
三、凝練總結,精準有效
提綱挈領的總結語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內容的記憶,更能夠幫助學生理順課文的寫作思路,所以精準有效的總結語需要教師精心準備。
教師在總結本節(jié)課時,可以利用板書設計,簡潔扼要地回憶課文內容。在上課過程中,學生已經知道荒島在小熊的努力下變成了綠島,后來又變成了歡樂島,課題“這兒真好”“荒島”“綠島”和“歡樂島”是上課過程中已有的板書了。因此在總結時,筆者利用這一板書進行了整堂課的回顧: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這兒真好》這篇課文,這兒原來是一座——(荒島),小熊通過種樹把小島變成了——(綠島),這兒樹木多、環(huán)境好、空氣清新,吸引了很多小動物過來,變成了一個——(歡樂島)。同時,我們認識了一位勤勞能干的小熊,他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了美好的環(huán)境,有了很多朋友?!痹诨貞浾n文的過程中,學生對小島由荒島變成綠島,再變成歡樂島的過程有了完整的認識,同時也回顧了小熊的品質——勤勞,他的勤勞使他擁有了朋友、不再孤單,加深了學生的印象。
精準凝練的總結語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引起學生的共鳴,使本節(jié)課的知識得到強化,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內化積累
學生學習語文的最終目的是要在現(xiàn)實生活中活用語文,而現(xiàn)在很多的語文課堂都偏重應試知識點的學習,忽略了語文的工具性。
教師在教學時,要抓住課文中有特色、易模仿的詞語,讓學生反復誦讀,并且拓展延伸出一些相似的詞語,讓學生積累?!哆@兒真好》中,小熊明白了白云想讓他種樹后,它立馬開始種樹了,這里有個詞“種呀種”。從這個詞中,學生能感受出小熊種了很長時間、種了許多樹、種得很辛苦,自然能夠讀好這個詞語。于是筆者順勢拓展:“懷素寫字可認真了,他平時是——寫呀寫;我們班有的同學跳舞很棒,她們平時也是——跳呀跳;還有的同學畫畫很生動,他們平時一定是——畫呀畫……”學生不需要過多地點撥,就能脫口而出“……呀……”的詞語。
低年級的學生由于閱歷淺、生活經驗不足,他們的詞匯積累是較為缺乏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時時關注課文中的妙詞佳句,讓學生學會積累,提升語文素養(yǎng)。
一個優(yōu)秀的師者,是教學生如何學習的人。教師要在無形之中把學習的方式和方法教授給學生,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積累他們的語言詞匯量,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