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惠
【摘要】“金眸子”微電影課程是我校的校本課程,四年來我們開發(fā)出“金眸子”課程,把兒童閱讀、電影欣賞、紙上劇場、教育戲劇、劇本創(chuàng)作等多課程融入其中,開展統(tǒng)整教學,研究微電影相關課程對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發(fā)展的意義和作用。我們通過課程實踐讓核心素養(yǎng)落地,學生在課程中學會游樂,讓身心自由快樂,學會閱讀,讓人文底蘊得以積淀,學會選擇,為自己的未來做好準備。
【關鍵詞】微電影 課程開發(fā) 核心素養(yǎng)
“金眸子”是學校微電影課程的冠名詞。
眸子就是“鏡頭”——我們希望學生通過微電影的鏡頭捕捉親情、友情、生命、尊嚴、勇敢、自立等生活故事,用一種新的自由的方式去保留自我、探索自我、了解世界。
眸子就是眼睛——我們希望學生透過“微電影”這雙“眼睛”看到世界呈現(xiàn)的美:春陽、秋葉、雨霽、雪融,看到世界隱藏的美:包容、仁慈、慷慨、無私,看到自己的心靈,也豐盈成最美好的世界的樣子。
一、學會游樂,快樂參與,讓心靈能夠自由
游,即游戲;樂,即快樂,游樂——這是“金眸子”微電影課程的靈魂。一二年級的電影欣賞、三四年級的戲劇表演是我們微電影課程中最受學生們歡迎的子課程,為了讓學生們能夠在快樂的氛圍中進行學習,我們創(chuàng)設了大量具有游戲精神的活動和課程內容。
當今社會各種媒體都很發(fā)達,影像已經成為我們必不可少的閱讀途徑,我們不逃避,因此我們向學生們推薦經典,讓學生欣賞經典、接近經典,努力不讓那些沒有內涵的動畫片占據(jù)學生大量的課余時間,這樣的努力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更使學生在快樂中學到了書本以外的知識和技能。
每學期初,我們會制定觀影計劃,每個月給學生們推薦一部經典影片,倡導學生們回家有計劃地觀看。一年級欣賞的第一部電影就是《你看起來很好吃》,這是一部既有意思又有意義的電影。欣賞電影后教師會要求學生進行模仿表演,于是在那段時間,如果你在課間經過一年級教室,就能看到很多學生模仿著影片中恐龍的樣子,嘴巴里不斷發(fā)出“啊嗚啊嗚”的聲音與同伴在游戲。在三四年級開展《白雪公主》的配音表演期間,我們行走在學校里,有時就能聽見模仿鼻涕蟲的說話,有時能聽見某個地方傳出“皇后”的惡毒聲音。
回顧我們微電影節(jié)閉幕式,要求出場走紅毯的人必須將自己扮演成電影人物。于是蜘蛛俠、超人、孫悟空、魯智深等經典角色粉墨登場,那一刻不僅是學生,教師、家長以及退休教師都樂在其中。
二、認識自己,學會選擇,為未來做好準備
認識自己,學會選擇,是“金眸子”微電影課程建設的精神。讓“金眸子”賦予學生選擇的權利,選擇自己感興趣和有能力參加的活動、課程,為自己的未來做好準備。
學校在組織學生組建微電影拍攝劇組時,會召開“劇組招募”現(xiàn)場會。所有導演會將自己的劇本畫成海報,在海報中寫明劇組需要的演職人員,寫明每一個演員的性別、年齡要求、高矮胖瘦等,然后在統(tǒng)一的時間向全校進行招募。因為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他們所擁有的能力也有所不同,于是會表演的就去當演員,會畫畫的就去做美編,沒有什么特長但是很勤快的,或許就是做劇務的最佳人選啦!招募的場面很熱鬧——所有的職位都是以學生自由報名參與的方式進行,而這必須建立在每個人對自己有清晰認識的基礎上。
不要小看這個小小的舉動,這背后隱藏著一個人做事、思考的習慣。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在他的《面向個體的教育》一書中認為:其實,真正認識自己的還是自己本身,如果每名學生都能在老師、家長甚至同伴的幫助指點下不斷去追問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他就會逐步明確自己的定位,弄清自己的發(fā)展需求……盡管在選擇的過程中他們可能會走一些彎路,但坎坷也是他們的財富,這些都可以成為他們下一次選擇,包括走上社會之后的選擇的寶貴經驗。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父親知道自己的兒子要拍攝微電影,就拍胸脯對他說:“兒子,你去演男主角,爸爸來投資?!钡?,后來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兒子并沒有擔任主角而是一個編劇,就憤怒撤資。但是兒子對父親說:“我只喜歡做編劇,不喜歡表演,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能干的事情?!弊詈?,父親被兒子的主見和堅持感動,繼續(xù)投資拍攝。而這個故事加深了我們對課程精神的理解——讓學生學會選擇。
當然,作為小學生,由于身心發(fā)展的局限,很多時候的選擇是需要教師、家長、學校進行幫助指點的,但是我們要慢慢減少替他們做決定的次數(shù)。
三、基于閱讀,又高于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金眸子”的靈感源于“故事劇場”。一個故事,就是一個“紙上的劇場”;一本繪本就是演繹著一部“畫出來的電影”;一篇經典,就是一部蕩氣回腸的史詩。“金眸子”微電影的主要內容基于閱讀,但是它不僅僅局限于閱讀。
第一屆微電影節(jié)我們進行劇本創(chuàng)編,很快收到了100多部劇本,我們關注到了一個小女孩,她喜歡閱讀,捧起書就停不下來,她的寫作能力也比較強。所以,在劇本大賽中她的劇本脫穎而出。在拍攝微電影時,她又被同學邀請成為劇組的小導演,組織、協(xié)調劇組內的同學開展拍攝活動。但是很快,同學們發(fā)現(xiàn)這個會閱讀會寫作的女孩卻不善于交流,她只會用命令、指責的方式開展她的工作,造成很多學生在背后反對她。幸好,電影還是磕磕碰碰拍下來了。
在活動結束后,她的爸爸找到了教師,激動地說:開始拍攝的時候很不順利,她不知道怎么使用攝像機,不知道怎么指導演員表演,更不知道如何與其他學生溝通。后來經過教師和家長的幫助,她有所領悟,從而使劇組順利完成了拍攝和制作的任務。微電影節(jié)過后,她仿佛變了一個人,變得開朗活潑,興趣更廣泛了,不再是個書呆子了。在一次和父女倆談心的時候小女孩頗有感觸地說道:“這么多人一起做一件事真不簡單啊?!彼哉f,“金眸子”微電影課程不僅是一個讓閱讀活起來的舞臺,一個豐富校園生活的舞臺,更是一個讓學生們成長的舞臺!
四、堅持原則,獨立自主,讓人能夠大寫
小蔡是六年級的學生,她改編的劇本獲得了“金眸子”劇本獎,小蔡決定劇組的導演由自己擔任。在微電影節(jié)各劇組拍攝初期的一天早晨,她來到辦公室找到了老師說:“老師,我的爸爸媽媽把我們微電影的拍攝、制作都交給了叔叔,叔叔說我的劇本寫得不好,他會幫我寫劇本,其他的事情叔叔也會搞定,不用我管了。我覺得這樣不行,別人的東西,我最后去署個名,這有什么意思???”
聽了小蔡的這段話,一種愉悅之情在筆者心中蕩漾,這不就是我們現(xiàn)在最希望學生擁有的原則性、責任感嗎。我問小蔡怎么辦?小蔡說:“要么不拍,要拍就要自己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庇谑窃诶蠋煹膸椭?,小蔡跟家長反復溝通,最終堅持了自己的想法。于是在后續(xù)拍攝過程中,小蔡仿佛充滿了能量,整個人完全處在興奮、自信的精神狀態(tài)。在她的組織下,整個劇組順利完成了微電影的拍攝、制作,他們的作品《青銅葵花》獲得了學?!敖痦印蔽㈦娪肮?jié)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獎。小蔡在領獎后的獲獎感言中激動地說道:“感謝學校,感謝爸爸媽媽給我這樣一個鍛煉的機會,這將成為我整個學習生涯中最難忘的!”
其實我們身邊的許多學生都跟小蔡一樣有主見,很多時候在大人眼中的小孩其實不“小”。教師、家長在很多時候對學生們所謂的幫助,其實就是包辦,而這樣的幫助往往不是學生們真正需要的,學生需要的是支持,是信任。
五、看到人人,尊重人人,是課程建設的宗旨
2016年6月的微電影節(jié)中我們看見了這樣一個故事:五年級有兩個男生,其中一個性格內向,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學習習慣較差,經常不完成作業(yè),上課總是無精打采,是一個讓所有主課教師頭痛的學生,班級中的很多學生都不太喜歡他,班級活動也很難有他嶄露頭角的機會。不難想象,他在學校的生活并不快樂。還有一個學生,古靈精怪,思維很敏捷,但成績一般,上課時喜歡開小差,優(yōu)秀兩個字對他來說是有距離的。可是,就是這樣兩個男學生,不僅擔任了一部微電影中的主角,還幫助劇組解決了一個非常困難的剪輯難題,他們用三個晚上的時間,把原先英文版的剪輯軟件轉化成了中文版,并幫助劇組完成了全部剪輯。在微電影節(jié)的頒獎典禮上,他們被學生們簇擁著走在紅毯上,其中一個還接受了采訪,并代表劇組發(fā)表了獲獎感言。
不過,兩個學生的故事并沒有隨著微電影節(jié)的結束而結束。在此后的一個月,我們不斷得到他們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的反饋,內向的那個學生開始融入班級,并幫助班級做一些事情,有時還幫助老師解決計算機上的一些問題,儼然成為學生們眼中的“電腦小專家”,朋友也逐漸多了起來;外向的那個學生上課時注意力集中,人也變得安靜,作業(yè)的質量也越來越高。
這個變化讓我們欣喜,兩個本來并不起眼的學生變成了走到“舞臺”前面的學生,本來沒有成功感的學生變得自信,而這種成功感也衍生到了其他方面,讓這兩個學生由內而外的發(fā)生轉變,整個人也因此散發(fā)出光芒。此時此刻,我們堅信學生眼中的世界因為經歷了“金眸子”而顯得更加精彩豐富——這就是我們建設“金眸子”課程的意義和價值所在——它能讓我們看見一種教育的希望,看見每一個學生的成功。
如今,“金眸子”課程在學校已開展了四年,這四年中我們努力讓學生通過微電影看見自己眼中的世界——看見自己,看見身邊,看見世界;用眼睛看,用心靈看,看見每一個表象下最溫暖、最有希望的本質。我們的任務就是讓學生在童年時候通過扮演電影里的角色去體驗、去感受不同生命里豐富的內容,把它融入到自己的生命里,讓自己的生命產生一種活潑的動力,從中獲得愛,獲得自由的選擇,獲得成功盼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