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淵
【摘要】作為學風建設的主要組織者與指導者,輔導員在學風建設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學風建設上,輔導員需探尋學生掛科的主要原因,進而對大學生劃分時期特點,系統(tǒng)地進行學風建設,最后,輔導員應不斷加旨白身學習。
【關鍵詞】輔導員 學風建設
學風即學習風氣,對學生的成長起著重大的作用,對學校的發(fā)展和建設產生深遠的影響。一直以來,國家領導對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學風建設非常重視。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不懈培育優(yōu)良校風和學風,使高校發(fā)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風清氣正。"2017年9月教育部以部長令的形式修訂出臺了《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確定學風建設為輔導員九大工作內容體系之一。由此可見,作為學風建設的主要組織者與指導者,輔導員在學風建設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做好大學生學風建設工作,筆者根據多年的輔導員工作經歷,總結出以下三點。
第一,輔導員需探尋學生掛科的主要原因。學生的掛科現象對學生的行為影響非常大,一直是輔導員學風建設中的重點關注內容。學業(yè)預警的學生是學風建設不足的直接顯現,是輔導員工作中重點關注與關懷的對象??梢哉f明顯降低學生的掛科率,是學風建設的重點。那么,應如何著手減少學生掛科現象呢?筆者認為首先要知彼知己。知彼就是要了解輔導員所面對的學生的學業(yè)特點。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即有著學風上白身的特性,也具備著全體同學學風上的共性。作為輔導員首先要全面了解所帶學生的特性,例如:文科類的同學思維較為活躍,而且表達力較強。理科類的同學邏輯思維能力較為嚴謹,但課程難度一般高于文科。
與此同時,在學風建設上,尤其是掛科的原因中,也存在著共性。經過近年來的觀察和總結,筆者將掛科原因共性中的客觀原因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時間利用效率低下,很多大學生沒有制定合理的時間安排,不能及時進行課程預習與復習,導致學習內容不能及時消化理解。二是高校課程本身具有一定的連續(xù)性,后期追趕的難度較大。很多專業(yè)課程,尤其是理工科的專業(yè)課程,具有很強的承接性,著是大一沒有打牢基礎,那么大二將學習很吃力,到大
三、大四將會產生連鎖效應,這樣對學生的學習信心易產生打擊。第三是游戲等其他干擾因素?,F在電子產品流行,校園內“低頭族”眾多,部分同學沉迷于電子游戲,個別甚至達到癡迷的狀態(tài),擾亂了正常的學習生活。
而主觀原因,筆者也將其分為三點。首先是自控力差,其次是自身時間管理能力薄弱,第三是心理脆弱。這三點讓很多學業(yè)困難學生學業(yè)建設缺乏目的性與規(guī)劃性。
第二,輔導員需對大學生劃分時期特點,系統(tǒng)地進行學風建設。針對以上特點,輔導員應該如何采取措施呢?首先筆者認為學風建設是一個具有體系化承接性的系統(tǒng)工程。所謂體系化是指學風建設的建設主體包含很多方面,在學風建設上,輔導員并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也有許多的同伴,他們是班主任、科任教師、學生家長、朋輩學生與學校其他部門。他們的作用都是貫穿于整個學風建設的,只是各時期重點有所不同,這就涉及到學風建設的承接性,也可以稱為時間軸。學風建設不是一墩而就的,它貫穿于我們整個學生日常事務管理中,因此時間軸也可被劃分為大
一、大
二、大
三、大四這四個時段。大一應以引導學生認識專業(yè)特點,培養(yǎng)時間管理能力為重點,此時朋輩因素中的班級助理起著很重要的做用,學院在選擇班級助理時應當有所成績要求,并在培訓中要求他們對新生傳達好學、勤學的理念。從大二開始就要進一步發(fā)揮家長、班主任、科任教師的作用,理出需要重點關注的學生名單,集多方之力進行關愛,方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三時考研指導是重點,筆者也將此工作稱為學風建設的出彩部分。因為對于學風建設,輔導員的目標不僅僅是簡單地讓學生不掉隊,也應當將他們托向更高的平臺。此時的學生轉入考研集中復習階段,應當及時引導發(fā)揮同級朋輩的作用。重點是發(fā)揮班上考研同學中班干部、黨員的作用,進行有意識的引導,促使學生形成一個運行良好的小團體,將自我管理、自我監(jiān)督、自我服務發(fā)揮到最大化。最后大四時期的工作重心為留級生,這里所指的留級生既包含從上屆留級的,也包含可能留級到下一屆的學生。這部分同學易與心理預警的同學重合,在臨近畢業(yè)的時候更可能顯現雪崩效應,從而引起潛在危機事件的突發(fā)小高潮。對于這些學生,輔導員需要扎實做好平時的工作。對于其中存在極端反應的學生應及時求助其他部門,如請學校心理健康工作室介入,對此類學生進行專業(yè)疏導。
第三,輔導員需加強自身學習。學風建設中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輔導員加強自身學習,這里的學習是指理論學習與實踐。輔導員是一位“雜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是我們工作的基礎,心理學、教育學等相關學科是我們工作的基石。在學風建設工作中,我們應把握學生思想特性與心理特性,按實際情況應用相關學科知識,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與完善。這樣才能讓學風建設真正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
綜上所述,可見學風建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與日常事務管理、心理健康、危機事件應對等職責相互交織、互為補充、渾然一體。而輔導員在此中是組織者與指導者,需串聯各方力量,將學風建設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陳勁仿.高校輔導員學風建設新路徑探索研究[J].科教文匯,2018.
[2]唐榮斌.高校輔導員在學風建設中的作用[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
[3]佟銀霞,李貴軍.高校學風建設與輔導員隊伍的培養(yǎng)[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