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華
摘要 目的:探討經胸與經腹賁門癌根治術的臨床效果。方法:收治賁門癌患者80例并分兩組。經腹入路組采用的手術為經腹賁門癌根治術,經胸入路組采用經胸賁門癌根治術。比較兩組相關指標。結果:經腹入路組手術操作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少于經胸入路組(P<0.05);經腹入路組淋巴結清掃數(shù)量更多(P<0.05);經胸入路組肺感染高于經腹入路組,切緣陽性率和復發(fā)率低于經腹入路組(P<0.05)。結論:經腹賁門癌根治術的臨床效果優(yōu)于經胸賁門癌根治術,可更好地減少創(chuàng)傷出血和縮短手術時間、住院時間,降低肺部感染發(fā)生率,更徹底地清除淋巴結。
關鍵詞 經胸賁門癌根治術;經腹賁門癌根治術;臨床效果
賁門癌是一種常見腺癌,發(fā)生在食管、胃交界下2cm左右,生理特點獨特。它是胃癌的特殊類型,應和食管的下段癌區(qū)分。在我國,賁門癌的死亡率和發(fā)病率在各類惡性腫瘤中位居前列。有資料表明[1],賁門癌的死亡率,占總死亡率的12%左右。賁門癌具有特殊解剖特點,因此在手術入路上有不同選擇,目前主要有經胸與經腹賁門癌根治術兩種方式。為了對這兩種入路效果進行比較,2012年1月-2015年9月收治賁門癌患者80例并分兩組,分析了經胸與經腹賁門癌根治術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9月收治賁門癌患者80例,分兩組。經胸入路組男29例,女11例;年齡34~79歲,平均(54.24±2.71)歲。經腹入路組男28例,女12例;年齡35~79歲,平均(54.26±2.72)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方法:氣管插管全麻。經腹入路組采用的手術為經腹賁門癌根治術。平臥,上腹正中切口,根據(jù)患者情況給予全胃切除10例,近端胃大部切除30例。給予吻合器吻合35例,手工吻合5例。全胃切除的患者均進行空腸、食管Roux-en-y吻合術。經胸入路組采用經胸賁門癌根治術。從左胸后外側第7肋間入路,根據(jù)患者情況給予全胃切除5例,近端胃大部切除35例。給予吻合器吻合35例,手工吻合5例。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賁門癌手術切除率、2年生存率,手術操作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淋巴結清掃數(shù)量,術后肺感染發(fā)生率、切緣陽性率和復發(fā)率。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軟件統(tǒng)計,計量資料做t檢驗,計數(shù)資料做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賁門癌手術切除率、2年生存率比較:經胸入路組賁門癌手術切除率、2年生存率高于經腹入路組(P<0.05),見表l。
兩組手術操作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淋巴結清掃數(shù)量比較:經腹入路組手術操作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少于經胸入路組(P<0.05),經腹入路組淋巴結清掃數(shù)量比經胸入路組多(P<0.05),見表2。
兩組并發(fā)癥和復發(fā)等情況比較:經胸入路組肺感染多于經腹入路組,切緣陽性率和復發(fā)率低于經腹入路組(P<0.05)。其中,經胸入路組肺部感染、切緣陽性、復發(fā)各10例(25.00%)、l例(2.50%)、l例(2.50%),經腹入路組各3例(7.50%)、6例(15.OO%)、7例(17.50%).
討論
賁門癌發(fā)生在食管、胃交界,淋巴結轉移可在胸部食管旁、腹腔和后縱隔轉移,因此進行賁門癌手術時需將淋巴結清掃區(qū)域擴大,因此導致其手術入路產生不同的觀點[2]。但選擇的根本在于考慮患者身體情況、淋巴結清掃徹底性和腫瘤切除徹底性,以減少并發(fā)癥,保障手術安全。經腹賁門癌根治術在應用上有創(chuàng)傷小、切口短、對呼吸影響小、可減少肺部感染并發(fā)癥、改善生存質量等優(yōu)勢,且經腹賁門癌根治術可更好地暴露腹腔,方便腹腔淋巴結清掃和切除臟器。且經腹賁門癌根治術在清掃淋巴結方面更有優(yōu)勢,因為賁門癌發(fā)生腹部淋巴結轉移率更高。但經腹賁門癌根治術容易出現(xiàn)食管切除長度不足而引起吻合口癌殘留,提高切緣陽性率和復發(fā)率。經胸賁門癌根治術則可更好暴露胸腔,降低吻合口癌殘留和復發(fā)率,且對受累膈肌的修補更方便,但創(chuàng)傷大,可增加出血和延長手術時間,增加心肺系統(tǒng)并發(fā)癥[3]。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胸入路組賁門癌手術切除率、2年生存率和經腹入路組相近(P>0.05),說明兩種入路均可獲得較高的根治效果。經腹入路組手術操作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少于經胸入路組(P<0.05),說明經腹入路創(chuàng)傷更輕,手術操作和康復更快。經腹入路組淋巴結清掃數(shù)量更多(P<0.05),說明經腹入路對淋巴結的清掃更全面和徹底。經胸入路組肺感染高于經腹入路組,切緣陽性率和復發(fā)率低于經腹入路組(P<0.05),說明經胸操作可影響胸腔和呼吸系統(tǒng),增加肺部感染風險,但可降低復發(fā)風險。王璋等研究顯示[4],經腹或胸兩種途徑全胃切除術根治老年賁門癌患者的療效比較,顯示腹治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時間明顯少于胸治組(P<0.05),腹治組和胸治組的肺部感染發(fā)生比例分別為4.O%(l/25)和25.8%(8/31)(P<0.05);兩組患者術后l~3年的生存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經腹根治性全胃切術治療老年賁門癌患者,具有創(chuàng)傷小、并發(fā)癥少、明顯改善生活質量等優(yōu)點,表現(xiàn)出更好的療效,在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和我們的研究相似。
綜上所述,經胸入路組和經腹入路組兩種入路均可獲得較高的根治效果,但經腹入路組創(chuàng)傷更輕,手術操作和康復更快,可更好地減少創(chuàng)傷出血和縮短手術時間、住院時間,降低肺部感染發(fā)生率,更徹底地清除淋巴結。
參考文獻
[1]李宏杰,魏光亞,張小路,等.經腹與經胸部入路胃底賁門癌根治術80例分析[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6,22(1):77-78.
[2]蘭永超賁門癌經腹與經胸兩種手術入路治療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6,43(7):100-101.
[3]毛清華,樊天友,謝鵬飛,等.老年患者經胸和經腹賁門癌根治術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差異[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5,18(2):243-245.
[4]王璋,吳泉峰.經腹或胸兩種途徑全胃切除術根治老年賁門癌患者的療效比較[J]中南醫(yī)學科學雜志,2016,44(2):18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