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丹
摘 要 在高中英語課堂上,提問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方式之一。在高中英語閱讀學習中,巧設提問是一項英語教師都得面對的難題。筆者就普遍高中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設置提問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結合提問的設計原則,完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設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 高中英語;閱讀
中圖分類號:G252.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3-0228-01
學習就是要不斷提出問題并解決它,這是一個呈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從根本上來說,質疑是學習的本質。那么在教學中,設置合適的問題就顯得至關重要,它是學生水平上升的關鍵點。
一、課堂提問在教學中的作用
(一)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增加學生與教師的互動
有效的課堂提問可以讓學生更加投入到課堂當中。如今的高中生都有一定的基礎,他們懂得辨別老師提問的問題對于他們的作用大小。有效的課堂提問可以讓學生與老師有更多高質量的互動,讓學生能夠更加信任老師,就能更加愿意參與到課堂中來。
(二)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思考
有效的課堂提問會讓學生更加愿意投入到閱讀學習中來,愿意配合老師,根據(jù)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提高自己的學習評判能力,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增加學習的趣味性,促進學生自主探究
真正想要提高自身能力的學生會特別注意教師提出的問題,具有思維性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學習到閱讀的關鍵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的問題也可以增加學生思維方向的多元性,從而讓學生自主探究,投入到閱讀學習中來。
二、高中英語閱讀中教師提問存在的缺陷
提問固然重要,它讓課堂氛圍也更加活躍,在高中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到問題的本質,在設計提問時要讓它成為“有效提問”。部分高中老師為追求問題的思維性而偏離其提問的本質,提問首先要基于正在學習閱讀的文章,部分教師在設計提問的過程中會把自己“繞”進去,這樣一來設計出的提問效用就不大,事倍功半,也容易讓學生“走偏”。
具體的“無效提問”表現(xiàn)在:(1)問題的表達不清晰,看似難卻沒有思維性;(2)提問的方式單一無法達到訓練效果;(3)提問沒有層次感,難以突破重點;(4)不適合學生的思維規(guī)律,學生思考難以找到思考突破點。
三、高中閱讀有效提問的設計方法
(一)基于文章,對文章進行預測來設計提問。在設計提問前,教師對文本就要有“整體意識”。利用自己的判斷,結合學生的思維模式來對關鍵點進行提問。例如在讓學生閱讀Animal in Danger時,教師可以根據(jù)文章提出如下問題:“Where is Siberian tigers real habitat?”
“What the article said about the other endangered animal?”
“What is the last paragraph mainly said?”
根據(jù)段落內(nèi)容的順序對文章進行提問,這樣一來就可以建立學生與新知識的聯(lián)系。并且問題的難度也不高,學生更愿意思考,思考也會更有方向性?;谖谋镜奶釂栍挚梢宰寣W生對文章有更好的認知,更激發(fā)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從而讓學生的閱讀更加有效,為后面的閱讀學習奠定基礎。
(二)設置問題時關鍵點最好在文章的結構與語篇上。根據(jù)文章的結構提出問題,問題才不會過于零散,才能符合文章主線,讓學生對文章結構有較清晰的認識。例如在模塊“Carnival”中的文章The Magic of Mask中,學生在閱讀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What is the article organize?”“You can tried to summarize every paragraph in several words.”讓學生試著對結構進行分析,也有助于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并且當學生能夠概括文章段意時,就代表學生對文章已經(jīng)有基本認識,這樣一來也能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同時教學目標也可以達成。
(三)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設置細節(jié)提問。在學生前期對文章有基本認識后,教師的提問可以更有針對性,可以增加問題的難度,讓學生進行一定的“頭腦風暴”。在這個階段,教師可以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的細節(jié)處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對文章的重要段落進行二次、三次閱讀。在模塊“The Great Sport Personality”中的文章A Life of Sport中,就可以提出如下的問題“Was Li Ning retired because he always failed?”這種與文章內(nèi)容聯(lián)系緊密的問題就需要學生再三地對相應語段進行閱讀,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時,具有一定深度的問題又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即便學生的回答并不正確,在經(jīng)過教師的解釋后,學生也會學會該如何提取信息更符合文章內(nèi)容。
在對文章的細節(jié)有所提問后,學生對文章就會有更深刻的認識,往下階段的提問就可以更具有開放性和思考性。例如可以讓學生揣測作者意圖,或者讓學生對文章是否有什么缺陷或者優(yōu)點進行概括。當然這些過程必須也以英文的形式展現(xiàn)。這時候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三兩學生為小組,對開放性問題進行討論和思考,再將成果以小文段的形式寫下來。在教師提問時,以自己小組寫的內(nèi)容回答。這樣一來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寫作能力,與同學之間的協(xié)作能力,還有英語的語言能力。學生在英語閱讀學習的過程可以順帶提高各方面的能力,這樣一來就可以真正實現(xiàn)教學有效化,達到教學的最高效用,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不會覺得無聊,更有積極性。
四、結語
學習的過程就是質疑和探索的過程,有效的問題提問不僅僅可以在英語閱讀學習中發(fā)揮作用,同時在各方面的學習也一樣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在往后階段,還可以讓學生根據(jù)閱讀結果自行提問,相互問答,用盡“提問”之所能,這樣一來,就會有超越教學目標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貴麗萍,黃建英,周勇,林妮.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思維活動:評判性閱讀視角[M].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