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坤煥
【摘要】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總是采取講解式的教學方式,學生基本沒有主動參與閱讀體驗的機會,處在被動聽的地位中,長此以往,學生難免會對閱讀產(chǎn)生厭倦情緒,這對于學生閱讀能力及語文各能力的提升都十分不利。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老師要改革現(xiàn)在的閱讀教學模式,加強對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探索。唯有如此,才能使學生從小具有濃厚的閱讀興趣,從真正意義上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提升;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在新課改背景下,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對于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十分有效。筆者從幾個角度分析了提升小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
一、巧以問題情境,激發(fā)探究欲望
小學語文教材中每篇課文都是作者情感的載體,將作者獨特的審美情感抒發(fā)出來,借此表明了作者寫文章的意圖。實際上,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以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的特征為出發(fā)點,確定可行的教學目標,并創(chuàng)設符合實情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到文本的閱讀中,與作者及文本進行心靈溝通,形成情感共鳴。比如在學習《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課文時,可以巧設問題情境:為什么當司馬遷遭受了各種打擊之后,還能堅持寫“史記”呢?以此來鼓勵學生認真閱讀課文,談談自己閱讀后的感悟是什么。通過閱讀后,學生提出了個性化較強的見解,有的學生認為這可能和作者父親的遺言有一些關系,所以他即使面對再多困難也不會讓父親失望;有的學生說作者從小受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無論如何都有直面挫折、奮發(fā)圖強的意識與能力,所以能夠始終堅持寫史記并完成史記的創(chuàng)作,等等。鑒于此,能發(fā)現(xiàn)問題情境,能迅速帶領學生進入到課文的閱讀中,并針對問題對課文進行多角度的分析與理解,真正走入作者的內(nèi)心,受到積極情感的感染與熏陶。
二、巧借課文留白內(nèi)容,提升學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學習的重要前提,當然也是有效閱讀的必然條件。對于不具有想象力的學生而言,閱讀很難順利進行,更不用提想象能力的不斷提升了。所以,小學語文老師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引導者,需要提前對教材進行深入的分析,并將能夠激發(fā)學生想象的素材進行整理與合理利用,這樣才能真正為學生插上想象性學習的翅膀。比如在學習《荷花》課文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之后,留下了空白,此時老師需要及時抓住此空白,鼓勵與引發(fā)學生進行想象,除了蜻蜓飛過來和小魚兒游過來之外,還會有什么呢?思考片刻之后,學生開始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紛紛開始填補這一空白處。有的學生說,池塘中的水兒擺著翅膀告訴我它和荷花發(fā)生的精彩故事;有的學生說,身邊有人走過,告訴我要張開雙手,用心去感受荷花的美,等等。
再如在學習《巨人的花園》一課時,提問:今年的春天為什么這么冷?還這么荒涼呀?此處課文留下了空白,老師可以借此問:為什么春天會出現(xiàn)這么奇怪的現(xiàn)象呢?學生通過與課文結(jié)合的想象之后,有的學生說,可能春天喜歡接近面帶笑容的人;有的學生說,可能春天喜歡和藹可親、天真活潑的人;還有的學生說,可能是巨人的花園太高了,太陽照射不過去,等等。通過留空白、想象環(huán)節(jié),能使學生真正站在作者的角度去對留白進行想象性的分析,更好地理解與感悟課文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鑒于此,巧設留白環(huán)節(jié)能使學生勇敢地插上想象的翅膀去飛翔與遨游,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過程中,并使老師的教學科學有序進行。長此以往,學生的想象力不僅能得到培養(yǎng)與提升,教學效果與閱讀能力也會獲得更為顯著的提升。
三、加強學法指導,提升自主閱讀能力
學生的閱讀能力想要得到有效性的提升,就需要學生掌握有效的學法,這是必然性的途徑。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引導學生有意識地進行深入性的閱讀,合理地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將有效的閱讀方法與技巧滲透于學生的閱讀實踐中,循循漸進地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比如在學習《船長》課文時,老師可以設計探討性較強的問題,即此篇課文需要如何進行閱讀學習,才能達到最終理解作者寫作意圖的目的呢?通過片刻的討論之后,每個小組都得出了不同的結(jié)論。有的小組認為要先閱讀一遍課文將生字詞找出來,并對其意思進行了解;有的小組認為既然這篇課文的題目是以人物的描寫為中心,需要先對課文中描寫的實情及意圖進行了解,感知其中的情感,等等。通過小組間的討論與發(fā)言,老師可以將學生的討論結(jié)論進行總結(jié),既能完成師生制定教學目標的任務,又能夠有效滲透閱讀課文的方法與技巧。長此以往,通過有目標與方法的閱讀及老師的點撥后,學生的閱讀能力必會得到不斷的提升。
四、以合作學習,提升閱讀能力
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自然學習中需要相互借鑒、補充與提升,唯有如此,學生的閱讀能力才會獲得大幅度的提升。比如在學習《釣魚的啟示》課文時,可以設計小組討論活動,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梢蕴岢鲞@樣的問題:“釣到這么大的魚,父親為什么讓放掉?小主人為什么會在痛苦的同時將其放掉呢?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通過閱讀與討論過程,學生不僅能理解課文情感,最關鍵的是閱讀能力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升。
五、結(jié)語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能力是學生必須要具備的一種能力。作為小學語文老師,需要結(jié)合教與學的實情,從學生樂于接受的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留白、學法指導及合作學習等環(huán)節(jié)著手,循循漸進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具有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田雨華.例談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文教資料,2013(25).
[2]魏春榮.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6(3).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