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晗
摘要:將心理學理論知識引入到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中,能夠幫助輔導員有效的開展工作,深入學生內心,拉進與學生的距離,從而使學生更好的投入到生活和學習中。本文介紹了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現(xiàn)狀,以及輔導員應如何運用心理學理論,幫助學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大學生心理;心理學理論;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生在大學生活中,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擾,如新生適應性問題、人際交往問題、學業(yè)問題、就業(yè)壓力等等,而輔導員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夠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則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擾。
一、當代大學生心理現(xiàn)狀
(一)自卑
大學校園里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莘莘學子,面對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眾多的優(yōu)秀學子,特別對于來自農村的學生,在對新生活產生新奇感的同時,也容易產生自卑感,認為自己在學習、經濟條件等方面不如其他學生。
(二)適應能力較差
高中時期,學生將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學習上,一心只想著金榜題名,幻想著大學輕松美好的生活,然而,當真正進入大學校園,發(fā)現(xiàn)大學的教學方式與高中有很大的差別,并且,專業(yè)課的要求不斷提高,這種學生產生了很大心理上的落差。
(三)人際交往
大學猶如一個微型社會,在大學中,一些學生由于自卑或者以自我為中心等原因,出現(xiàn)人際交往障礙,很難融入到集體生活中,并逐漸感覺到被邊緣化,從而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學習,產生心理問題。
二、高校輔導員運用心理學理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尊重
尊重能夠幫助輔導員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是有效助人的基礎。尊重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溫暖的氛圍,從而最大程度的表達自己,可以讓輔導員掌握學生最詳實的基本情況。所以,輔導員在運用這項心理學理論時,要正視學生間的差異,對不同的學生擁有的不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要予以充分的尊重,使學生有種被接納,被認可的感覺,獲得一種自我價值感。
(二)共情
共情是心理學中重要的心理咨詢技巧。輔導員在平時和學生的談心談話中,首先,可以借助于學生的言談舉止,深入到對方內心去體驗學生的情感、思維,其次,借助于輔導員的知識和經驗,把握學生的體驗與他的經歷和人格間的聯(lián)系,以更好理解問題的實質,最后,運用一定咨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傳達給學生,以影響對方別取得反饋。共情技巧的使用,是學生能夠感到自己被理解被接納,促進學生的自我表達,從而達到更多的自我了解和師生雙方更深入的溝通。
(三)積極關注
心理學中的積極關注要求老師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激發(fā)學生的自我反思,挖掘出學生的內在能量。輔導員在夸贊學生時,應注意要實事求是,有針對性,不要過分夸大,否則,會讓學生產生不信任感。
三、總結
在新時代,高校輔導員將心理學理論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幫助學生心靈上的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新鄉(xiāng)醫(yī)學院三全學院)
參考文獻
[1]趙一霖.心理學理論在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運用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6(6):160.
[2]李曉晗.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研究應用[J].藝術科技,2016(6):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