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和興
隨著科技的進步發(fā)展,語文在我們的生產(chǎn)、生活、思維等方面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而語文來源于生活,想寫出真情實感的作文必須與社會生活緊密聯(lián)系,因此,語文作文教學工作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如何推進中學語文作文教學?這是一個令無數(shù)中學的語文老師頭痛的問題。眾所周知,中學作文占了試卷的卷面分差不多一半分數(shù),作文的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重要環(huán)節(jié),如何在中學階段推進語文作文的教學,提高中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使語文作文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呢?本文試從意識、觀察、積累、創(chuàng)新等方面,進行論證進而使中學作文教學能有效發(fā)展,下面我作粗略的探究。
一、增強意識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作文提高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很多同學在平常寫作中就馬虎應對,在考試時就東拼西湊臨時組成一篇文不對題的文章。因而作文教學收效甚微。針對此類現(xiàn)象,我們首先要提高學生對作文教學重要性的思想意識,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作文教學是語文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與此同時,作文教學也是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集中體現(xiàn),能夠提高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力,使學生明辨是非,沉思穩(wěn)重。因此,推進中學語文作文教學是每一個教師的責任。其次,正確、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寫作,提高學生寫作的思想意識,使學生明白寫作的意義,端正自身的態(tài)度。我們應該以學生豐富的想象力為突破口,引導他們樹立正確學習作文的觀念,讓他們愛上寫作文。寫作使一種心靈寄托,讓學生提高寫作意識,能讓學生更好的抒發(fā)情緒,把自己的情感發(fā)揮得淋漓盡致,無異于給自己的心靈點上了一盞明亮的燈。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可借助優(yōu)秀美文來培養(yǎng)中學生感知漢語言文字的精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 教會觀察
曾有名人曰“處處留心皆學問”“羅丹也說過說:“對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睂W生只要留心細細觀察生活中,就能從一些習以為常的事物中獲得不同的體驗與感受。教會學生用心留意生活的細微之處,帶著美得眼睛去發(fā)現(xiàn)生活的真、善、美,讓學生心中有話說,手中有話寫,用我手寫我心,把自己對生活的點滴感悟用一筆一劃書寫記錄在作文中,使學生感知生命價值追求的美,從而使學生提高自身寫作興趣,愛上寫作。
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學會捕捉日常生活的美好事物,從平凡中發(fā)現(xiàn)細微之美、宏觀之美。不管是對于親情、友情、還是愛情,都要善于去發(fā)現(xiàn)他們的價值。因此會觀察是寫好作文一個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一) 要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的意識
如朱自清曾在《背影》一文中,刻畫了父親的四次背影,用簡凈細致的語言,表現(xiàn)了其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楊絳在《老王》中通過自己與車夫老王的日常小事刻畫出善良、生活貧困的老王,李森祥在《臺階》中感受到歲月的流逝父親的衰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感悟美,從草長鶯飛中感受自然,從霓虹車燈中感悟到生命的絢爛多彩。
(二) 提升深刻思考
俗話說三思而后行,寫作也得會思考,感悟生活的千姿百態(tài)。創(chuàng)造人的是自然,啟迪和教育人的卻是社會。人總是被社會中的事、物、人所感動,內(nèi)心并由此而產(chǎn)生一些情感,學會提升深刻思考,將自己的感情上升到對生活、生命意義的感悟,深入思考生活哲,探索生活的真諦。
三、涵蓄積累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薄安环e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边@些名言不僅從知識層面讓學生積累文學素材,更是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精神弘揚。鼓勵學生從“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悟出道理。從生活中點滴小事做起,日積月累,增添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寫作的熱情。持之以恒,使學生達到理想的目標,博學善思、明辨是非,對知識的汲取應鍥而不舍。因此學生要善于從日常生活中積累一些寫作的素材。
四、大膽創(chuàng)新
一篇上乘之作,無論語言表述、寫作手法,還是篇章結構,都應該稱得上典范。見人所未見,發(fā)人所未發(fā)。學生可以在寫作中大膽創(chuàng)新,敢于想、敢于寫,標新立異,推陳出新。 “文章當出機杼,成一家風景”,而想成就一家之言,有自己的風格,需要對文章進行創(chuàng)新,敢于打破舊的框架,敢于運用新思想去觀察生活、去思考生命、去感悟生命真諦。創(chuàng)新是文章永葆活力的源泉。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學部分。要想學生作文有顯著進步,真正改變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讓他們深切體會到生活就像浩瀚無垠的海洋,讓學生學會用眼睛去發(fā)現(xiàn)海洋下隱藏的豐富寶石。辦法總比問題多,相信中學語文作文教學會迎來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