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桂玲
摘 要:21世紀以來,伴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以及數字圖書館的興起,有關個性化信息服務的研究日益成熟。本文首先介紹了個性化信息服務技術的基本概念、特點以及技術等,通過研究我國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有關論文的年份分布、期刊分布和作者統(tǒng)計分析等內容,并針對個性化信息服務所存在的技術問題、圖書館館員素質問題、安全和隱私問題以及統(tǒng)一標準問題等進行具體的分析。最后提出相關改良措施,以及對未來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發(fā)展趨勢的展望。
關鍵詞: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研究文獻;統(tǒng)計分析
中圖分類號:G250.76;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037(2018)1-87-4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8.01.025
Research Status and Prospect Analysis of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 in Digital Library of China
Sun Guiling
(Library, Hena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 Since the 20th century, with the rise of the digital libra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es on the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s have become mature gradually.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d the basic concepts, characteristics and technology of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 technology, through research of year distribution, periodicals distribu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etc., related to the papers on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s of digital library in our country, and made specific analysis on the technical problems, librarians quality issues, security and privacy issues and the harmonization of standards and the like existing in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s. Finally, problem-related improvement measures, as well as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digital library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 trends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digital library;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 research paper; statistical analysis
1 研究背景
數字圖書館作為傳統(tǒng)圖書館發(fā)展的新模式,受到了高度的重視。那么什么是數字圖書館呢?數字圖書館(Digital Library)是使用數字技術進行處理和存儲各種圖書的圖書館,實質上是一種多媒體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統(tǒng)。它是網絡和信息技術日益成熟以及人們在大量信息中對知識渴求情況下的必然產物。數字圖書館是以數字技術為基礎,將大量的數字化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形成各種類型資源庫群。通過智能檢索等技術手段,為用戶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資源[1-2]。數字圖書館具有信息實體虛擬化、信息資源數字化、信息傳遞網絡化、信息利用共享化、信息提供知識化五大特點。與此同時,個性化服務成為人們關注的一大熱點。在圖書館領域為用戶提供滿意的服務,永遠是圖書館的使命。個性化信息服務也是未來數字圖書館發(fā)展的必然方向,因此,研究數字圖書館個性化服務對未來圖書館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本文通過探討網絡環(huán)境下圖書館新的服務模式——數字圖書館的個性化信息服務,主要包括其概念、特點、技術水平以及該領域論文研究的統(tǒng)計分析。探索個性化信息服務在運行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以及未來的發(fā)展趨勢,希望對今后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的研究具有借鑒意義。
2 個性化信息服務
2.1 個性化信息服務的概念
迄今為止,學術界關于個性化信息服務的定義并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說法,不同的人對它有不同的認識和看法。個性化信息服務是一種滿足用戶個體信息需求的服務,即根據用戶提出的具體要求或者用戶習慣、行為、愛好、興趣等主動向用戶提供其所需要的各種信息資源。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它進行定義:①從服務的對象上來看,它既可以針對個體進行服務,也可以針對整個團隊進行服務;②從服務的內容來看,它涵蓋了滿足人們個性化信息需求的各個領域,同時隨著用戶信息需求的發(fā)展而發(fā)展;③從服務的基點來看,它主要是從用戶信息需求的行為、習慣、愛好、特點為切入點進行研究的;④從服務的目標來看,它是為了滿足用戶所有的信息需求,不僅包括信息的內容,也包括信息的服務;⑤從技術支撐方面來看,它包含各種各樣的現代技術,包括智能代理技術、信息推送技術、數據庫技術、信息挖掘技術、可視化技術、網頁技術等。個性化服務的推廣使圖書館由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提高信息資源利用的效率,同時也推動了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3-4]。
2.2 個性化信息服務的特點
個性化信息服務的根本是以用戶為中心,為用戶提供具有針對性的信息服務,從而提高對信息服務的滿意程度。因此,個性化信息服務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以用戶為中心。它所提供的一切服務必須以滿足用戶的需求為前提。第二,對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進行挖掘。個性化信息服務不僅要提供用戶滿意的個性化信息,更要在用戶使用過程中充分挖掘其信息需求,為用戶提供量身定制的個性化信息服務。第三,服務方式靈活多樣。在提供準確信息的同時,更要滿足用戶對信息顯示方式、服務方式等的要求,充分按照用戶的需要提供服務。第四,主動將用戶所需要的信息及時推送給用戶,保障信息的實時性。第五,個性化信息服務是一個雙向溝通的過程,它是建立在雙向互動的基礎之上的[5-7]。
2.3 個性化信息服務模式
2.3.1 個性化定制服務模式。數字圖書館的個性化定制服務主要是根據用戶行為習慣、興趣愛好等,為用戶提供其感興趣的信息資源,從而滿足用戶個性化的信息需求。個性化定制服務模式包括信息內容的定制、服務方式的定制、檢索方式的定制以及登陸界面的私人定制等等,使用戶體驗到個性化的定制服務。
2.3.2 信息推送服務模式。信息推送服務是基于推送技術出現的一種新型的信息代理機制。信息推送技術也稱為“網博”,是一種按用戶指定時間或發(fā)生的事件把用戶選定的數據自動發(fā)送給用戶的計算機技術。最普遍的信息推送服務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智能軟件所進行的全自動化的信息推送服務;另一類是通過人工參與的方式,借助電子郵件等載體所完成的。主要的方式包括網頁式推送、頻道式推送、專用式推送、郵件式推送等。由此可見,信息推送服務是傳統(tǒng)方式在互聯網下的延伸,同時它能夠實現一次請求、定期不斷接收到所有的相關的信息資源。
2.3.3 個性化參考咨詢服務模式。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不僅包括信息的個性化定制、個性化推送,也包括個性化參考咨詢服務。它主要是用戶利用咨詢服務以及系統(tǒng)的動態(tài)交互來解決其在圖書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這種方式是對傳統(tǒng)圖書館參考咨詢服務的繼承和發(fā)展,它表現了知識共享和交互的兩大優(yōu)勢特征,在目前圖書館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3 國內外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的現狀
在國外,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末。國外的各大高校都已經將這些個性化信息服務系統(tǒng)應用在讀者服務之中,包括康奈爾大學圖書館、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北卡萊羅納州立大學圖書館、華盛頓大學圖書館等。其中康奈爾大學圖書館研制的My Library個性化信息服務系統(tǒng)最為著名。它作為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的鼻祖,為讀者提供了大量的個性化信息服務,其主要的功能包括資源功能、定制功能、教育功能、管理功能等。另外,北卡萊羅納州立大學的MyLibrary@NCState也非常具有代表性。
在國內,由于受到國外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浪潮的推動和影響,中國加快了對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的探索和研究,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在中國比較成熟的數字圖書館主要有浙江大學的My Library、清華大學和清華同方共同主辦的CNKI工程、中國人民大學的“數字圖書館個性信息服務系統(tǒng)”等。雖然中國個性化信息服務的開發(fā)起步晚,遠遠落后于發(fā)達國家,但我國已經逐漸重視該領域的研究和發(fā)展,大力推進個性化信息服務在數字圖書館中的廣泛應用,以滿足不同層次、多種類型的用戶的個性化信息需求[8-9]。
4 個性化信息服務相關論文統(tǒng)計分析
4.1 數據來源
作者統(tǒng)計所依據的數據庫為中國知網——CNKI。將論文的題目名稱作為檢索項進行檢索,同時以“個性化信息服務”作為檢索詞。檢索的事件跨度為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數據庫中共得到4 049篇文獻,人工刪減了一些不符合要求或者無關該領域的論文,最后得到有效論文617篇,以備用于統(tǒng)計分析。
4.2 論文年代分布分析
論文年代的分布主要是反映了本項研究的發(fā)展進程和成長狀況。我國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相關文獻的年代分布情況見表1。
通過表1的數據可知,我國從2000年開始了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的研究,這一年只發(fā)表了1篇文獻。2000—2007年該領域的研究呈現出快速發(fā)展的態(tài)勢,論文發(fā)表的數量呈現出快速發(fā)展的趨勢,2007年的發(fā)表數量達到了一個高峰的狀態(tài)。此后論文的發(fā)表數量則逐年遞減,2012年只發(fā)表了10篇論文。主要原因是21世紀以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以及在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圖書館數字化成為必然的發(fā)展趨勢,同時個性化信息服務因能夠滿足人們各方面的需求而得到高度的重視和認可。
4.3 該領域核心期刊的分布統(tǒng)計
關于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的期刊一共有190多種,其中主要的期刊有10種,一共發(fā)表了272篇該領域相關論文(詳見表2)。這些期刊多為圖書館學的核心期刊,說明該領域的研究受到了專家們的高度重視,論文的質量也較高。
4.4 論文作者統(tǒng)計分析
核心作者主要是指在某一個學科領域內造詣頗深,獲得科研成果較多的學科領頭羊。他們的學術水平較高,視角獨特,非常具有代表性,并且核心作者的觀點對學科的發(fā)展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對了解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對論文的第一作者進行統(tǒng)計分析,可知,2000—2015年共有655人,其中發(fā)表4篇論文以上的有18人,占總數的2.35%。發(fā)表1篇文章的作者有489人,占總數的92%。由此可見,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的研究雖然研究者數量很多,但是比較分散,沒有形成該領域的核心作者。今后應該加強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領域的專家隊伍建設,增加核心作者的數量,快速推進該領域的發(fā)展。
4.5 論文關鍵詞統(tǒng)計分析
通過檢索分析研究論文的關鍵詞可以預測該領域的發(fā)展態(tài)勢和方向。因此,從關鍵詞入手了解該領域的發(fā)展十分必要。本文對所統(tǒng)計論文的關鍵詞進行了分析,具體數據如表3所示:
通過表3可知,關于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基礎理論方向論文的關鍵詞主要集中在數字圖書館、個性化服務、個性化信息服務;關于應用研究方向論文的關鍵詞主要集中在數據挖掘以及各種技術方面。
5 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所面臨的問題
5.1 技術問題
個性化信息服務技術中關于定制web頁面、信息欄目以及信息頻道等技術已經相當成熟。指引文獻源或者提供文獻全文的檢索及技術也逐漸成熟,比如信息推送技術、網頁數據技術等。而全文索引技術、智能代理技術等還不夠成熟,生成完整知識的技術也不夠成熟,仍存在許多疑難點,其中,人類大腦融合信息等技術還沒有掌握。信息建模技術、知識表達以及挖掘技術、客戶關系建模技術暫時還沒有得到普遍的應用。因此,我國的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技術迫切需要提升和完善,使其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要。
5.2 圖書館館員素質問題
隨著個性化信息服務的發(fā)展,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事實證明,圖書館館員的素質決定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的深度和廣度,因此,發(fā)展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要求館員必須具備扎實的學科知識以及較強的檢索能力、較強的英語水平和計算機水平,并且具有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但是,目前我國的圖書館館員中大部分人離這些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主要表現在:一是知識結構單一,專業(yè)知識缺乏;二是計算機網絡人才和英語人才短缺??梢?,圖書館館員素質問題嚴重影響了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的發(fā)展。
因此,圖書館館員加強主動學習、自主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庫,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能夠適應時刻改變著的技術環(huán)境。同時了解信息資源的發(fā)展方向,利用自身的專業(yè)優(yōu)勢,為用戶解疑答惑,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10-13]。
5.3 安全和隱私問題
安全和隱私保護是個性化信息服務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數字圖書館個性化服務涉及用戶登記、用戶反饋、網絡使用記錄等隱私問題。常常容易受到計算機病毒和網絡黑客的攻擊,導致信息被竊取或者刪除。正因為以上這些原因,用戶在使用個性化信息服務時會有許多擔憂,甚至為了保護個人隱私和安全而對該項服務產生抗拒心理,從而阻礙了我國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的發(fā)展。為了加強信息安全和維護用戶的隱私,必須制定和完善關于隱私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充分利用安全認證技術、數據加密技術以及互聯網安全技術來保障系統(tǒng)的安全和穩(wěn)定;開展相關的隱私保護教育,采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傳播用戶必備的隱私常識,提高用戶的隱私保護意識。同時也要教育用戶遵守社會公德,不要隨意地竊取別人的隱私信息。由此可見,在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的推廣運行過程中,安全和隱私的保護至關重要。
5.4 統(tǒng)一標準問題
目前互聯網上信息組織和服務格式混亂,缺少統(tǒng)一的標準,導致信息資源互不兼容,共享程度低,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國家應該重視網絡信息資源統(tǒng)一標準問題,有關部門應該盡快成立相關權威性的組織,制定統(tǒng)一的標準,有利于推動我國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的發(fā)展。
6 個性化信息服務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個性化信息服務已經成為趨勢,但是現在的個性化信息服務提供的僅僅是一般性的信息資源,并沒有滿足客戶全方位的信息需求。因此,未來的個性化信息服務更多的是滿足用戶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需求。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提高我國的信息技術水平,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合作,道路任重而道遠。
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未來的發(fā)展的趨勢:一是增強用戶的交互性。個性化信息服務系統(tǒng)不僅要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信息資源,更應該發(fā)揮圖書館館員的專業(yè)作用,實現圖書館館員與用戶之間的同步交流和溝通。這樣就可以避免用戶將時間都浪費在查找信息資源上。二是加快對用戶需求的研究,堅持以用戶為中心的原則。未來可以借助于互聯網技術根據用戶的搜索記錄,對用戶進行智能化動態(tài)跟蹤,分析用戶的行為特征,定時為用戶推送其所需要的信息資源。三是發(fā)展團隊定制服務。目前My Library并不支持用戶之間直接進行交流,造成了許多不便。因此,未來的個性化信息服務系統(tǒng)要能夠保持用戶之間的直接溝通,同時能夠面對相同需求的用戶集中提供他們所需要的信息資源或者信息服務,這樣就可以使同一學科或者課題的用戶能夠形成一個大團體,方便團隊內部信息交流以及信息的獲取。四是與垂直門戶網站進行合作。目前我國的門戶網站,特別是面向特定用戶和特定領域的垂直門戶網站的發(fā)展已經相當成熟了,將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與特定領域的網站結合起來,豐富其內容,更好地為用戶提供個性化信息服務,滿足其個性化信息需求。五是改善信息服務環(huán)境,注重信息的集成化管理。良好的信息服務環(huán)境是進行個性化信息服務的前提條件,個性化信息服務必須依賴于較為完善的網絡基礎信息服務作為支撐,比如數據庫建設、資源導航建設等。因此,必須加強和完善網絡基礎信息服務,同時也要注重信息的集成化管理,即將大量分散的信息資源,按照一定的組合和標準進行智能化的集合,為用戶檢索提供方便。
參考文獻:
[1] 賈宏.數字圖書館個性化服務技術述略[J].現代情報,2006(3):71.
[2] 齊婷婷.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研究綜述[J].中國成人教育,2010(19):52-53.
[3] 樊國萍.我國個性化信息服務研究綜述[J].新世紀圖書館,2005(5):22-25.
[4] 徐杰飛.數字圖書館個性化服務研究綜述[J].情報探索,2010(7):116.
[5] 李育娥.基于Web2.0的高校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現有模式、存在問題及服務優(yōu)化[J].新世紀圖書館,2011(4):31-32.
[6] 曾西玲.我國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研究述評[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07(6):101-102.
[7] 朱長菊.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研究[J].吉首大學學報,2007(1):170-172.
[8] 靳紅,楊艷紅.高校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研究綜述[J].現代情報,2004(6):17.
[9] 袁會香.論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J].情報探索,2006(2):94-95.
[10] 楊華.My Library——數字圖書館個性化服務新趨勢[J].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06(8):87.
[11] 高在元.1989—2004年我國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論文的計量研究[J].延邊大學學報,2006(3):109-112.
[12] 徐艷.圖書館個性化服務研究綜述[J].社會科學研究,2011(8):56.
[13] 李晨暉.2000—2012年國內數字圖書館個性化服務研究[J].文獻計量分析,2013(15):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