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蘭華
摘 要 為了突出學生在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合作學習開始走進初中語文課堂。合作學習能充分發(fā)揮互動的作用,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不斷提高教學效率。本文將從合作學習對于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意義出發(fā),并結合具體實例對山區(qū)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構建提出有效建議。
關鍵詞 山區(qū)中學語文;語文課堂教學;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1-0190-01
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更加注重對結果的追求,忽略了學生的知識獲取過程。而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它則更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合作學習是一種探究性的學習,它是以教師進行教學目標的設定,并讓全體學生參與課堂討論,從而共同實現(xiàn)學習目標的教學方法。它有效的促進了學生和教師以及學生間的互動,幫助學生探索知識,促進學生對合作精神的學習,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語文學習的質量,使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在合作學習中不斷得到升華。
一、合作學習對于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促進學生在語文學習的多方面發(fā)展
合作學習是課堂分組討論性學習,學生不再是一個單獨的個體,而是與小組共同進退。在合作學習小組中,學生可以通過查閱資料、交流討論、互幫互助來共同完成學習目標。他們之間的合作交流能夠使合作意識內化于心。在長期的合作學習中,學生可以在學習小組中取長補短。同時組內也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這可以培養(yǎng)學生處理競爭與合作關系的能力。合作學習增加了學生間的互動,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yǎng),也促進了他們的全面發(fā)展。
2.有利于突顯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普遍采取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教育主要通過知識的灌輸。這種教學方法往往使學生喪失學習的樂趣,只是被動性的接受知識,而沒有發(fā)揮學習者的自主思考。合作學習把課堂交還給學生,而教師在課堂學習中僅僅起到引導的作用。學生可以利用充足的課堂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在合作學習中實現(xiàn)主體地位的轉變。
3.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
合作學習為學生共同學習提供了基礎和場所,學生通過共同學習和交流,鍛煉了溝通和處理矛盾的能力,這使學生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和諧融洽,也創(chuàng)造了和諧的課堂氛圍。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探索,通過合作學習不斷克服困難,從而促成共同進步。合作學習不僅僅可以改善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團結互作。
二、農村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構建
因我校地處邊遠山區(qū),學生全部來自農村,居住分散,留守兒童占絕大部分??v觀我?,F(xiàn)實的學生狀況:他們上課學得死,不會權宜,不懂應變;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缺乏,存在著嚴重的思維惰性,這些都決定了我們不能照搬現(xiàn)成的經驗。所以,我們從合作學習對于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意義出發(fā),并結合具體實例對山區(qū)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構建提出下列四條不成熟的建議。
1.成立合作學習小組
成立合作學習小組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間的合作交流,合作學習小組是課堂合作學習的基礎。合作學習小組的確立需要一定的原則和依據(jù),教師在進行分組前,需要了解班級內全體成員的基本情況,以保證組內合作更加順利。合作學習小組需要建立在取長補短、互利互惠的基礎上。小組內成員應該有明確的分工,以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組間合作。組間合作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在合作學習小組中,由于學生需要通過合作進行學習,因此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以實現(xiàn)小組帶動成員的積極作用。
2.明確教學任務
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合作學習中,教師應首先明確教學任務。教師在進行教學中,應根據(jù)教學大綱和教材要求進行學生學習目標的制定。在教學目標實現(xiàn)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習內容進行篩選,這是由合作學習的特點決定的。教師需要選擇難度適中的學習主題,并將學習任務明確的分派給各小組。各小組成員之間也應該進行明確的分工,以提高課堂時間的利用率。如在學習朱自清的《背影》一課時,這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教師明確給出了朱自清的生平、車站送別、父親的動作、作者所表述的中心思想、寫作手法等需要學生掌握的重點內容。學生可以在組內進行分工,分別負責查閱朱自清的生平簡介、通讀文章、聯(lián)系以往作品中的寫作技巧等對文章進行解讀,勾畫出不理解的部分,最后由班級討論得出結論。
3.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基礎,教師在營造良好學習氛圍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在進行文言文《馬說》的學習中,教師首先將教學任務分配給合作學習小組,各小組通過誦讀全文來進行讀音的糾正,然后各自進行文章的翻譯,最后小組內成員可以將譯文進行對照。對于有差異的部分,小組間可以通過查閱資料和相關文獻進行統(tǒng)一,最后由組長在課堂中進行全文的翻譯,由其他小組對他們的譯文進行評價和提問,并由教師進行解答和評價。這種方式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使他們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不斷提升。
4.完善評價機制
評價應客觀具體,教師在對學生合作學習成果進行評價時,需要建立一整套體系來進行規(guī)范。教師的評價應多樣且具體,還應讓學生進行互相評價以及在班級中展開評價,使學生在評價中尋求自信。例如,在進行作文教學中,教師在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后,讓學生分組進行作文的審閱,從中取長補短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最終達到共同進步的教學目的。教師要高度重視評價體系,這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有利于學生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三、總結
合作學習要求學生對初中語文知識進行開放性學習,以自主思考、團結互助為主要方式來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使高效學習成為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趨勢。但它在山區(qū)中學中仍處于起步階段,需要教師在實際的運用中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藍冰春.試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的指導原則的有效性[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23):317.
[2]謝虹.試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的指導原則[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4(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