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梅
摘 要 成長必然會遭遇挫折,但從中獲得的經驗教訓卻是茁壯成長不可或缺的有機肥料。本文以教育教學的身邊事為例,分析小學生面對挫折時自暴自棄的原因以及解決的辦法。只要班主任能正確引導,小學生就能正確面對挫折,采擷著人生的鮮花。
關鍵詞 挫折;現狀;原因;正確引導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1-0097-01
現在的小學生大多成長在掌聲和鮮花之下,爭強好勝,個性十足。但他們的成長必定會遭遇種種挫折:考試失利、班干部競選失敗、同學間的矛盾、老師的批評、別人的誤解、家庭的變故等等。這些挫折就如一片深廣的森林,小學生身處其中,又缺乏面對挫折的經驗能力,如果沒有引路人,他們極有可能迷失方向,無法突圍;若恰逢引路人,他們便會順利走出,重獲新生。作為班主任,應義不容辭地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引導學生穿越深林,采擷到本屬于他們的人生鮮花。
那么,班主任應怎樣做引路人才能成功引導小學生正確面對挫折,幫助他們茁壯成長呢?
一、未雨綢繆,心有準備
著名主持人楊瀾曾說過:人生最大的財富不是青春與美貌,也不是充沛的精力,而是有遭遇挫折的機會。所以班主任應讓學生知道,面對失敗與挫折,一笑而過是一種樂觀、自信,然后重整旗鼓,這是一種勇氣;面對誤解和仇恨,一笑而過是一種坦然、寬容,然后保持本色,這是一種豁達。大多數小學生對遭遇挫折沒有足夠心理準備,因此,班主任應利用班會課等適宜的場合,滲透教育,讓學生心有準備:
1.挫折的產生有外因內因。比如自然災害就是一種來自外部原因的挫折。自然一旦橫施淫威,人的力量就顯得渺小和蒼白,但只要人的心理堤壩沒有被沖垮,就有可能實現“人定勝天”。例如在給學生播放汶川地震、玉樹泥石流、九寨溝地震的災后現場和救援場面視頻時,我不失時機地向學生進行教育,讓學生明白即使面對困難挫折,只要自己能勇敢面對,終有解決的辦法。
2.挫折會讓人不快,但自己應在各種挫折中學會成長。條件的限制會讓人的某些需要和動機是無法實現的,對此準備不足,就有心理失衡。班里進行班干部選舉時,個別原來的班干部會因沒被再選上而心理失衡。針對這一情況,在班干部選舉之前,我會在班里開展“假如我落選”、“為啥別人不投我的票”等小型討論,做到防患于未然。
3.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靶南胧鲁伞敝皇侨藗兞己玫脑竿弧疤煊胁粶y風云,人有旦夕禍?!?,才是生活的真實。當自己設立的目標與實際目標產生差異時,當盡了最大努力還不能完成看來似乎不太高的目標時,當自己的觀念與社會相矛盾時,當自己認為合理的要求不能滿足時等等,都會產生挫折感。如魯迅曾經彷徨過,歌德、貝多芬還曾經想過自殺,但他們最后因能正確面對,最終頑強戰(zhàn)勝挫折,走向了成功。
二、實事求是,挫折教育
許多研究表明,年幼時的挫折經驗對成年后的影響甚大。一個從小就經歷逆境磨煉的人,成年后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更強,所謂“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在班主任教育工作中,挫折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作為班主任,我會可以用一些大家都熟知的在挫折中戰(zhàn)勝自己的人物事跡來教育學生,讓學生明白但凡出類撥萃、卓有建樹的人,都是從大大小小的挫折與逆境中摸爬滾打出來的。
曾經有一名女生,品學兼優(yōu),自強自信。后來因家庭變故,她一下子崩潰了。這時候我就用鄧小平的“三起三落”、張海迪的“人殘志堅、自強不息”等名人事跡來開導她,激勵她,讓她知道“苦盡甘來”的道理,只有經得起挫折的磨練,才能戰(zhàn)勝逆境取得成績。經過耐心的思想教育,她終于重燃希望的火花,勇敢直面挫折,重現昨日的靚麗風采。
其次,我們在教育學生戰(zhàn)勝挫折時,不能僅限于說教,而應根據具體情況,給學生以具體的解決辦法。曾經,一名女生,在她讀幼兒園的時候,母親因車禍去世,為彌補其幼小心靈所受的創(chuàng)傷,家人讓她吃好的,穿好的,什么都慣著她。上了小學,老師們又特別照顧,對她的教育幾乎都是表揚,從不正面批評,班級里的任何活動,總讓她參加,甚至她不用參加選舉,就破格讓她當選中隊長。但我認為周圍人對她的過分疼愛會給她的未來帶來更大的傷害。
所以接班后,我除了對其生活、學習給予適當幫助,其他的不再特殊化。
通過此事不難發(fā)現,學生親身經歷而獲得的教育遠比其他方式而獲得的教育要深刻。因此,當學生遇到挫折時,我們要正確引導學生,使學生能正確面對挫折,戰(zhàn)勝挫折。
三、授之以漁,游刃有余
(1)自我疏導。學生遇到挫折,往往會自責:“我為什么會這么蠢呀?我還有什么臉面見父母、老師、同學呢?”這種情緒對戰(zhàn)勝挫折是很不利的,所以教育學生在挫折面前,要心態(tài)良好,要學習排解,如打球、外出和同學玩耍等,都能很好地轉移和調節(jié)挫折之后的不良心境。
(2)請求幫助。遇到挫折,應請求幫助,否則后果嚴重,如楚霸王項羽驍勇善戰(zhàn),但因失敗時拒絕他人的幫助,最終只能烏江自刎,千古遺憾。其實,人遇到挫折會無所適從、毫無主見,但“旁觀者清”,親人、好友、老師、同學的分析,往往能抓住要害,使人醒悟,增強信心,對癥下藥,走出困境,所以我常常教育學生,遇到挫折時,一定要多請求幫助。
(3)積累經驗。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這也是擺脫困境,戰(zhàn)勝挫折必備良方,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學會總結遭遇挫折的教訓,積累戰(zhàn)勝挫折的經驗,用積極的態(tài)度、有效的方法戰(zhàn)勝挫折。
當然,引導學生正確面對挫折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是多種多樣。此外,還需特別注意,對受挫折學生,不管挫折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都不能采取簡單生硬的態(tài)度,因為這樣極有可能對受挫折的學生造成二次傷害,以致產生更嚴重的后果。
無論何時,我們班主任都應牢記使命:當好引路人,引導學生穿越挫折的深林,采擷著屬于他們的人生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