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珠 李紅梅 楊亦翠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醫(yī)院消毒供應中心,三明,365000)
在臨床治療中,乳腺癌為一種常見的疾病,常用治療方法為化療,但易出現(xiàn)不良反應,降低臨床療效[1];且化療帶來的痛苦極易影響患者睡眠,造成其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為研究分析乳腺癌化療患者中應用信息知識信念行為(IKAP)模式護理干預對癌因性疲乏、負性情緒及睡眠的影響,選取我院收治的50例乳腺癌化療患者為研究對象,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乳腺癌化療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5例,并經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觀察組患者中,年齡32~58歲,平均年齡(44.32±3.22)歲,初中及以下學歷患者10例,高中及以上學歷15例,病程1~4年,平均病程(2.12±0.78)年。觀察組患者中,年齡32~57歲,平均年齡(43.20±3.22)歲,初中及以下學歷患者9例,高中及以上學歷16例,病程1~5年,平均病程(2.10±0.71)年。2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模式,觀察組患者給予信息知識信念行為(IKAP)模式護理干預,掌握患者個性情況,多方面搜集臨床資料,積極了解患者的內心想法,告知患者相關重要信息,使患者對治療及疾病知識有良好的認識,進行健康知識宣教,轉變患者的思想觀念,提高治療信心,提高患者行動力[2],使患者提高配合度,反饋給患者治療信心并進行心理疏導,糾正錯誤理念,通過圖片等多種方式反復進行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夠對乳腺癌知識有良好的掌握,積極面對治療,消除焦慮及抑郁等負面情緒,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3],建立和諧醫(yī)患關系。比較分析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評分及HAMD評分等負性情緒等臨床指標。分別于護理前后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評估2組患者睡眠質量,分值范圍為0~18分,分值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癌因性疲乏評分及PSQI評分比較 干預前,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評分及PSQI評分比較,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評分及PSQI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治療前后的癌因性疲乏評分及PSQI評分比較
注:*P<0.05
2.2 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負面情緒情況比較 干預前,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HAMD評分分別為(20.12±2.11)分與(20.20±2.02)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干預后患者的HAMD評分(13.21±4.33)分,觀察組干預后患者的HAMD評分(8.44±4.10)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干預后的HAMA評分分別為(10.22±1.12)分與(17.80±3.22)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負面情緒情況比較
注:*P<0.05
2.3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 觀察組中,十分滿意患者為14例,所占比例56.0%,一般滿意患者為8例,所占比例為40.0%,不滿意患者為1例,所占比例為4.00%。對照組中,不滿意患者為7例,所占比例為28.00%,十分滿意患者為9例,所占比例為36.0%,一般滿意患者為9例,所占比例為36.00%。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0%,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72.0%,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例(%)]
相關研究表明,終末期癌癥患者中較易出現(xiàn)癌因性疲乏,在化療前感受到明顯疲乏,影響治療效果,導致患者出現(xiàn)情緒低落及身體無力情況,從而降低治療依從性[4]。
乳腺癌發(fā)病率較高,可威脅患者生命健康,常用治療方法為化療,但易出現(xiàn)不良反應,導致患者出現(xiàn)焦慮等負面情緒,影響治療效果;一方面化療帶來的痛苦易引發(fā)患者睡眠障礙,另一方面化療過程中的不良情緒又進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睡眠隱患。研究表明,通過給予信息知識信念行為模式護理方式,可有效提高患者對乳腺癌的認知,并改善其睡眠狀況[5]。在本次研究中,乳腺癌化療患者治療中應用信息知識信念行為(IKAP)模式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患者預后效果,改善癌因性疲乏,提升患者睡眠質量,幫助患者盡快恢復正常生活,具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乳腺癌化療患者治療中應用信息知識信念行為(IKAP)模式護理干預效果理想,可顯著改善患者負面情緒,避免產生癌因性疲乏,提高生命質量及睡眠質量,具有臨床推廣的意義。
[1]劉連弟,鄒有娣,馮文利,等.基于信息知識信念行為模式的健康教育對胃癌圍術期患者負面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22):86-88.
[2]Tian XF.Application of Value of Health Education in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Undergoing Chemotherapy[J].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2016,8(21):258.
[3]崔靜,劉銀芳,黃云娜.綜合護理行為干預對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慢性病學雜志,2016(1):44-47.
[4]黎秋霞,甘海潔,羅雪紅.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對乳腺癌化療患者癌因性疲乏作用的系統(tǒng)評價[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5,21(2):129-133.
[5]Anarado AN,Ezeome ER,Ofi OB,et al.Experiences and desired nursing assistance of women on out-patient breast cancer chemotherapy in Southeastern Nigeria[J].Psycho-Oncology,2017,26(3):385-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