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崢延
摘 要: 傾聽是兒童感知和理解語言的行為,就學前兒童語言學習和發(fā)展而言,傾聽是不可缺少的一種能力,只有懂得傾聽、樂于傾聽、并且善于傾聽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語言的內(nèi)容、掌握與人進行語言交流的技巧。幼兒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很強的綜合性,除了幼兒自身發(fā)展中生理和認知上的局限外,外部環(huán)境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傾聽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要做到全面周到、綜合配套。
關(guān)鍵詞: 游戲 幼兒教育 傾聽
引言
在幼兒階段,小朋友的語言經(jīng)驗發(fā)展正處在啟蒙階段,是幼兒語言發(fā)展最重要的階段。讓幼兒能夠說得清楚也聽得清楚,并且嘗試依靠語言表達自己的感情,傾聽他人的語意,這個階段的語言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然而實際生活中,一些孩子在傾聽層面存在眾多問題。比如有的孩子不能夠安靜地聽別人講話,有的孩子喜歡在別人說話的時候插嘴,有的孩子喜歡打斷別人的話,在集體活動中,部分孩子有較強的表現(xiàn)欲望,不給他人發(fā)言的機會,長此以往,對其自身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是十分不利的。
1.幼兒傾聽能力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1幼兒年齡階段的影響。
幼兒往往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缺乏傾聽他人說話的耐心等問題,在聽的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些小動作和東張西望的情況。部分幼兒由于是家庭中的“小皇帝”或“小公主”,多以自我為中心,有較強的表達欲望,在活動過程中過于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打斷他人的發(fā)言。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主要表現(xiàn)在于,往往將注意力較多地集中在自己的動作或者觀點層面,在言語方面多表現(xiàn)為講話時無法考慮自己在和誰談話,一些孩子甚至不在乎他人是否聽自己講話的內(nèi)容。這個階段的孩子多將自己的話語、觀點、動作當作中心,無法形成換位思考的態(tài)度,很難了解他人的想法或觀點。久而久之,這些孩子也就沒有辦法在同他人交流的時候形成自主地同他人發(fā)言及傾聽的習慣。長此以往,缺乏傾聽的習慣,傾聽的能力也就無法得到良好的發(fā)展,出現(xiàn)聽不懂或者聽不清楚他人話語的情況也就不足為奇。比如一些長時間受家人溺愛的孩子,習慣家長圍著他們轉(zhuǎn),比較熱衷于表達自己,唱歌、跳舞、講故事、大膽發(fā)言這些優(yōu)點都得到了較好地發(fā)揚,卻無法形成對他人話語傾聽的熱情。這些都是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表現(xiàn)。
1.2 重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輕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些老師往往過于重視幼兒表達能力層面的培養(yǎng)及教育,忽視同樣重要的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過于重視知識的傳輸和經(jīng)驗技巧的教育,而忽視良好習慣有序性的訓練和教育,在家長層面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例如一些家長不重視孩子的傾聽能力,他們認為只要是正常人其傾聽能力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走向成熟,不必在任何時期刻意地培養(yǎng),當自己的孩子出現(xiàn)不專心傾聽或者別人說話時插嘴的現(xiàn)象的時候,往往采取不理睬或者嚴厲制止的方式。然而家長不知道,這種教育思路是有失偏頗的,不僅不會讓孩子的傾聽能力培養(yǎng)在短時間內(nèi)收獲效果,反而很可能起到負面的影響,導致幼兒在消極影響下失去傾聽的欲望,逐漸變得不喜歡聽或者不會傾聽。
1.3 家庭教育理念的偏差。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提及這樣的觀點:“何為教育,將教育進行簡單地表達,那就是通過一定的方法,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痹S多家長認為孩子的聽力是先天具備的,因此在同孩子交流的時候,過于重視語言環(huán)境,比如大人在場的時候,每次小孩子想要表達觀點,大人就會以大人在場小孩子就要聽大人說話的理由呵斥孩子,大人都沒有做好傾聽的榜樣,訓斥和責備讓部分孩子面對不是大人的同學往往脫掉了束縛,想方設法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具體表現(xiàn)為不愛聽,或者不愿意聽,演變成一類極端行為。另一種情況就是部分家長認為孩子插話是孩子自信和口才好的表現(xiàn),往往過分順應孩子的表達欲望,孩子在他人面前表現(xiàn)出不愛傾聽和不會傾聽。
3.幼兒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3.1多和幼兒交談,是培養(yǎng)幼兒傾聽習慣的基礎。
幼兒的思維具有直觀性,最喜歡鸚鵡學舌。我有意識地培養(yǎng)幼兒傾聽別人說話的習慣。為吸引幼兒安靜地傾聽,在與幼兒交談時,盡可能做到語言生動、表情豐富。說話時放慢速度,使他們聽清每個字的正確發(fā)音,特別是針對幼兒難以發(fā)出的音或發(fā)不準確的音,我在說話時口型稍微夸張些,不僅使幼兒能聽清準確的發(fā)音,還能看清發(fā)音的口型,便于幼兒模仿。我充分利用幼兒來園的時間差,盡可能多地和每一名幼兒交談。比如說:“你昨晚看了什么動畫片?”“晚上吃了什么?”“昨天過得高興嗎?”這些問題幼兒不一定要回答完整,能聽懂并能大概回答,讓幼兒有意識地傾聽別人說話。
3.2 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是培養(yǎng)幼兒傾聽習慣的關(guān)鍵。
幼兒都喜歡聽故事,我就讓幼兒多看一些色彩鮮艷、圖文并茂的圖畫故事。一頁一頁地講,讓幼兒邊看邊聽,還讓幼兒聽一些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兒歌磁帶等,當有聲有色的話語伴隨著美妙動聽的音樂,將幼兒帶到幻想中的動物世界、古老宮殿時,他們會完全忘卻自己,一遍一遍地聆聽?,F(xiàn)在的幼兒看的電視多,最喜歡看卡通片故事。我抓住時機與幼兒交流:“你聽到了什么?”有的幼兒漏看了一集或一部分,我就及時向幼兒轉(zhuǎn)述,這樣不但可以培養(yǎng)幼兒傾聽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因為要聽得清楚、說得明白,必須看得分明,必須仔細觀察。為幼兒放放錄音、講講故事,在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中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3.3鼓勵是培養(yǎng)幼兒良好傾聽習慣的動力。
幼兒對鼓勵很敏感。老師的稱贊和表揚對幼兒來說,是良好品行的自我肯定的動力,是對自己才智充滿自信心的動力,適時、巧妙地說出稱贊的話,是對擁有良好傾聽習慣的幼兒的肯定,并使其堅持不懈。記得有一次上識字課《小金魚》時,當我問道:“大家想一想什么會在水里”時,我的話沒說完一個小朋友就說:“老師,我知道,是鯊魚在水里游?!彼捯粑绰?,孩子們爭先恐后地向我說道:“小魚在水里游,”“鴨子在水里游”,“烏龜在水里游”……孩子們一聲高過一聲,我不得不停下課,聽他們吵吵嚷嚷地表白。幾分鐘過去了,他們才漸漸停下來,我問幾名幼兒:“你們聽清楚別的小朋友說的話嗎?”“他們是不是回答老師的問話?”他們都說沒聽清楚,沒回答老師的問題。于是,我不失時機地講了當別人說話時要認真傾聽,聽清楚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同時還表揚了注意傾聽的幼兒,通過這一課更說明了培養(yǎng)幼兒傾聽習慣的重要性。慢慢地,不管是課上,還是日常交往中,只要幼兒能認真聽對方講話,理解別人講話的內(nèi)容,不要打斷別的談話,不急于表達自己的想法,耐心地聽完、聽懂對方的話,我就把一朵小紅花獎給他,讓他們在教師的鼓勵中養(yǎng)成傾聽的好習慣。
3.4在游戲中學會傾聽。
玩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在游戲中幼兒往往只注意游戲過程,而忽視老師的要求。為此,我們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一些專門培養(yǎng)幼兒傾聽能力的游戲,如智力游戲《聽聽我敲了幾下》、音樂游戲《猜猜我是誰》、角色游戲《小兔乖乖》、傳統(tǒng)游戲《貓和老鼠》等。如音樂游戲《猜猜我是誰》,所有孩子都閉起眼睛,一個孩子躲在“大樹”后面,聽說話聲讓孩子猜是誰;有的孩子會模仿動物的叫聲讓同伴猜測。顯而易見,這些游戲中的角色都是幼兒熟悉的對象、心中的偶像,而且它們有一個共性:都有一對會聽的耳朵。在游戲中巧妙地把“耳朵”作為玩具,邊游戲,兒童特色濃,具有趣味性,具有一定的角色、情節(jié)性,讓幼兒百玩不厭,傾聽習慣得到了充分的培養(yǎng)。
結(jié)語
傾聽是獲得知識的一種手段;傾聽是人際交流不可或缺的本領;傾聽是事業(yè)成功的前奏。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從喜歡聽,有目的、有意識地聽,到集中精力、專注地聽循序漸進的復雜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只要我們積極地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采取得當?shù)姆绞?、方法,就一定會有效地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興趣。豐富幼兒的傾聽經(jīng)驗,掌握傾聽技能,提高傾聽能力,使幼兒全面、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戴飛.開展小組游戲活動 培養(yǎng)幼兒傾聽能力[J]. 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2013(1).
[2]張敏.如何培養(yǎng)幼兒活動中的傾聽能力[J].無線音樂·教育前沿,2015(7).
[3]陸奕岑.借助多樣游戲,為幼兒傾聽習慣的養(yǎng)成助力[J].華夏教師,2016(11):7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