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騁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當前高中階段音樂課程如何實現創(chuàng)新式發(fā)展成為教學工作者普遍關注的問題之一。為了進一步闡述提升高中音樂教學效果的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提出了相應的創(chuàng)新策略,希望能夠為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高中音樂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
新課程改革的順利推進給高中音樂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但是也帶來了一些挑戰(zhàn)。隨著課程教學模式的轉變,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并轉變教學理念,營造自由輕松且和諧歡快的課堂氛圍,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與創(chuàng)新探索欲望。
一、高中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模式單一,過程枯燥
高中階段的學生面臨高考,學習時間緊、任務重,很多學生都將音樂課堂作為休息與消遣的環(huán)節(jié),沒有認識到學習音樂的重要性。再加上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是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進行教學,既不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又沒有綜合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只是機械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模式十分單一,過程更是枯燥乏味,導致部分學生喪失了學習音樂的熱情,不利于學生音樂文化素質的普遍提升。
2.教學的功利性較強
較強的功利性是高中音樂教學的另一個弊病。隨著高考的臨近,真正能夠沉下心來學習音樂課程的只有一些準備報考音樂類院校的學生,其他學生則不再關注音樂,甚至不想上音樂課。從表面上來看,這與學生面臨的考試壓力有關,但是從深層次分析,也是課程缺乏吸引力、學生對于音樂素養(yǎng)的重要性缺乏認知等方面造成的。
二、新課程改革下高中音樂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
1.進一步提升音樂教學的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進一步提升高中音樂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就必須明確學生想要的是什么。高中階段的學生心智發(fā)育逐漸成熟,在日常生活中有自己的生活經歷以及興趣愛好,其中就包括音樂、美術、戲劇等方面的內容。結合這些內容開展音樂教學工作,既可以豐富教學內容與內涵,更可以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
比如在進行肖邦鋼琴曲的賞析課中,筆者試著播放了《十一月的肖邦》,這是周杰倫的一首歌曲,很多學生都很喜歡,一下子就調動了課堂學習的熱情,也讓更多的學生想要認識蕭邦。然后筆者趁機開始介紹蕭邦,將蕭邦的生活經歷以及創(chuàng)作歷程進行了生動形象的描繪,既幫助學生提升了學習興趣,又實實在在傳授了相應的音樂知識,從而提升了整體的教學效果。
2.運用多媒體技術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
音樂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具有虛擬與具象化兩種不同的特征,高中音樂教師既要重視樂理的分析與教學解讀,也要重視具象化的可視性教學,讓學生通過多媒體設備了解音樂的特征與架構,以此獲得更深刻的學習印象,提升學習效果。特別是在一些欣賞課程教學中,除了用多媒體播放音樂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視頻資料讓學生了解一些與音樂有關的美術作品和影視作品,文化藝術本身就具有較強的融合性與一致性,將這些不同藝術形式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較教學,既可以勾起學生對于小學、初中時期學習過的知識的回憶與聯想,同時也可以加深其對于不同文化藝術融合的想象力,從而實現創(chuàng)新式教學。
3.重視形體教學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形體教學是音樂教學中較為重要的一種形式,到了高中階段,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多數學生變得更加含蓄,不愿意參與形體活動,降低了教學的可行性。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簡單的形體教學讓學生找到熟悉的感覺,然后再讓學生增強體驗,進一步強化身體的節(jié)奏感。比如在一些節(jié)奏鮮明的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跟著音樂節(jié)拍跺腳、拍手,親身感受音樂節(jié)奏,在降低鑒賞難度的同時提升了教學質量。
三、總結
隨著高中生音樂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當前傳統(tǒng)的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客觀要求,教學工作者也在探索如何通過創(chuàng)新方式實現教學水平的全面提升。本文試著從提升音樂教學的趣味性、運用多媒體技術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進一步完善形體教學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等角度對新課程改革條件下高中音樂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進行了闡述,希望能夠為提升學生的綜合藝術文化水平、提升文化道德修養(yǎng)創(chuàng)設條件。
參考文獻:
[1]張貞.新課程改革形勢下高中音樂教學的創(chuàng)新路徑探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6,13(29).
[2]李榮.淺析新課程改革形勢下高中音樂教學的創(chuàng)新[J].課程教育研究,2016(17):212.
[3]何丹丹.新課程改革形勢下高中音樂教學的創(chuàng)新[J].考試周刊,2015(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