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在生物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學生在知識學習過程中非常容易形成差距,進而造成兩極分化現(xiàn)象,影響班級教學的整體性。因此,本文中我將從備課、上課、課下輔導三個方面具體談談如何在教學的各個階段結合教學方法的選擇來轉化后進生,提高班級整體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生物;后進生轉化;教學探究
眾所周知,生物學是六大自然學科之一,專門研究生物的功能、結構發(fā)展和變化規(guī)律以及周圍環(huán)境關系。人作為生物的組成部分,在自然界中占據(jù)了統(tǒng)治者的地位,但是不論是對于人類自身還是動植物等生命體方面有很多已經(jīng)了解的內(nèi)容,也有很多處在探索中卻還未獲得成果的內(nèi)容,甚至存在一部分我們還未觸及的內(nèi)容??傊飳W和人類的發(fā)展息息相關,所以在現(xiàn)代教育體系中將生物作為一門學科呈現(xiàn)出來,目的在于讓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能夠了解自身,了解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以及其他生命體的特征,并且為未來生物學的研究培養(yǎng)人才。
生物作為自然科學的一種,其所蘊含的知識內(nèi)容深奧且專業(yè),學校教育階段所涉及的生物知識內(nèi)容雖然僅僅是一小部分基礎性內(nèi)容,但是對于學生來說依舊具備不小的難度,尤其是高中階段,生物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識內(nèi)容更加偏向于專業(yè)性,并且脫離了日常生活,上升到理論研究的高度。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就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克服更多的困難,而在此過程中就容易導致部分學生因為各方面的因素跟不上知識學習進度,繼而發(fā)展成為生物學科的后進生,甚至影響整個班級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我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相對于語文、歷史等文學性學科,生物等客觀性學科因為對于抽象思維等的要求較高,并且知識學習過程中涉及的內(nèi)容系統(tǒng)性較強,所以,更加容易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旦掉隊就會因為造成“蝴蝶效應”,影響接下來的知識學習,進而造成惡性循環(huán),加入后進生團體。因此,素質(zhì)教育教學體制也著重強調(diào)知識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學科思維以及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避免學生過度依賴教師,所造成的被動性學習。而本文中我也將結合實際的教學經(jīng)驗,遵循素質(zhì)教育以人為本的教學要求,談談如何通過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縮小班級兩極分化的差距,最大限度實現(xiàn)班級學生生物學習水平的整體性進步。
一、 內(nèi)容準備方面做到“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新時期素質(zhì)教育教學體制所提出的新的教學理念,旨在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學策略,進而滿足不同學生在同一學科知識學習過程中的不同需求。對于后進生轉化來說,我們可以從備課階段就做到“因材施教”,促進教學內(nèi)容的合理性和分層性。
首先,對于后進生來說,一般在義務教育階段就沒有打好基礎,所以在新知識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重點針對基礎內(nèi)容進行教學設置。一方面,將課本內(nèi)容研究透徹,尤其是針對主要知識點反復推敲知識的輸出角度和方法,結合課本中設置的基礎性例題,提前演練務必將知識點以最為簡單、直接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讓基礎較差的學生也能夠聽明白,理解清楚;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經(jīng)驗,從課本以外的渠道收集典型例題,以幫助學生在課堂聽講過程中多角度分析問題,呈現(xiàn)知識點,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率。
其次,教師還要針對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因為對于客觀性學科來說,我們在例題講解過程中通常需要和學生進行互動,而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自覺忽略后進生,這容易讓他們產(chǎn)生“被放棄”的感覺,進而在知識學習過程中破罐子破摔,加劇學習狀態(tài)的下滑。所以在備課階段,我們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準備不同難度的問題,繼而為課堂教學過程中優(yōu)等生、后進生的平等互動做好準備,讓后進生也可以有參加課堂討論的機會。
二、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我國長久以來所實施的應試教育體制,容易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陷入被動狀態(tài),教師講什么,學生學什么,不喜歡主動思考、主動學習。尤其是對于后進生來說,在課堂上更是“隱形人”,所以我們在轉化后進生過程中,還要從課堂活動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首先,在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方面,探究式教學當仁不讓,并且生物是一門理論和實踐兼具的學科,實驗過程中更加能通過分小組探究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結合后進生群體的生物學習水平和狀態(tài),我們要將探究式教學和分層次教學相結合,在分組過程中,保證每個小組內(nèi)部后進生和生物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進行搭配,從而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實現(xiàn)思維的交互和實驗方面的互助,通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帶動后進生的自主探究積極性。
其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還可以充分發(fā)揮教師本身的作用,通過問題引導的方式,對于后進生的思維和學習方向進行啟發(fā)。例如在例題講解過程中,我們可以結合備課過程中準備的較為基礎、簡單的問題,提問后進生,引導他們在聽課過程中主動進行思考,并集中精力跟著教師的思維,一步步進行問題的探究,逐步養(yǎng)成主動思考問題的習慣。并且通過課堂的互動,尤其是學生問題回答正確后,通過教師的肯定和表揚,學生還能獲得學習上的成就感和滿足感,進而產(chǎn)生繼續(xù)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三、 引導學生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俗話說:“教師會教不如學生會學”。尤其是對于高中生來說,眾多科目的學習任務中,時間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直接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成果。而對于后進生群體來說,大部分都是在學習方法上出了問題,所以,我們在后進生轉化過程中,要重點幫助學生找到科學的學習方法,進而提高知識的學習效率。
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知識的總結和歸納,尤其是針對后進生群體。我會讓學生準備錯題本,在課堂學習和日常練習過程中,及時將典型的錯題整理出來,并進行歸類,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及時的復習,并且遇到相同類型的問題時,可以和錯題進行對比,找到解題思路,逐步總結出解題規(guī)律。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要引導后進生做好學習計劃,合理規(guī)劃學習時間。例如這對生物這門學科,制定每天復習、預習的時間規(guī)劃,在日常學習過程中按部就班,提高單位時間內(nèi)的學習效率,從而每天多學一點,在學好新知識的基礎上逐步補上以往的學習漏洞。
總之,對于高中生物學科的后進生轉化來說,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是關鍵,讓學生學會思考、能夠自主學習,合理安排時間,最終追上班級的整體教學進度。
作者簡介:
韓宇,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成都棠湖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