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遍法國》博得國內法語界廣大師生的厚愛,是能提高二外法語學習者聽說能力的寶貴視聽資源。教師可將目前所使用的法語教材與之相結合,加強對二外法語聽說能力的訓練,提高學生的法語交際能力,避免陷入“啞巴法語”的困境。
關鍵詞:二外法語;《走遍法國》;聽說能力
法語是法國的官方語言,法語世界有52個“共享”法語的國家和地區(qū),總計有兩億人以法語為母語、第二語言或交流工具。同時它還是聯合國、歐盟等國際組織的工作語言。因此許多高校的英語專業(yè)開設法語作為二外課程,也有不少學生選擇學習法語。但由于課時量少,班級容量大,教學資源匱乏,教學模式單一等制約因素,學生的聽說能力很難提高,“啞巴法語”成了十分普遍的現象。筆者在二外法語教學過程中,嘗試將《走遍法國》與法語教材相結合,使之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 《走遍法國》的主要特點
《走遍法國》(Reflets)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從法國阿歇特圖書出版集團引進的一套以視聽內容為基礎的法語教材。敘述了3個年輕人(Pascal,Julie,Benot)在法國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對于二外法語學生來說,選擇原書的第一冊是比較適當的。共26課,每課主要分為情景學習、劇情理解、語法學習和語言交際四大板塊。有助于培養(yǎng)二外法語學習者的聽說能力。主要特點如下:
(一) 采用的是現代法語生活會話中的基本用語,適合法語初學者。學生能夠學到與購物、日常問候、搬家、停車、節(jié)日等相關的基本口語。每一段錄像中的詞匯、語法都是根據特定的交際環(huán)境設定的,真實展現法國生活場景。學生可模仿純正、自然、原汁原味的語音語調。
(二) 內容豐富,形式生動。每課都有一個獨立的主題,如:新房客、生日快樂、罷工日、在文化中心、銷售培訓等。情節(jié)設置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如在《顧客就是上帝!》中,Pascal在餐廳做服務生,遇到了挑剔的顧客,第一位顧客說牛排是生的,Pascal請求廚師重新做一份,而廚師提出牛排已經吃了一半了,Pascal以“顧客就是上帝”為由說服了廚師。第二位顧客說他點的卡芒貝爾干酪口感完全像石膏,Pascal又自作主張要求廚師更換一份。餐廳老板了解事情經過后,非常惱火,指責廚師太浪費,是想讓他破產。廚師委屈地辯解是Pascal一直不停地強調“顧客就是上帝”。老板氣呼呼地說:“顧客是上帝!那我是誰?我是最容易受騙上當的人嗎?”看到這個場景時,學生們會心一笑,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
二、 《走遍法國》的教學實踐
筆者將在詞匯、語法、文化因素三方面舉例說明如何把《走遍法國》與我校使用的教材(孫輝編寫的《簡明法語教程》)相結合,使學生能在教學中得到更全面的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一) 詞匯
《簡明法語教程》初級教程第23課是關于法國人的日常飲食的內容,《走遍法國》第14集《去市場買菜》,則是關于Pascal和餐館老板去市場購買食材的內容,介紹了傳統的菜市場對法國人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前者對法國飲食的介紹是平面的,而后者的全部鏡頭都取自巴黎最迷人的穆夫塔爾市場。這個市場以它新鮮的水果蔬菜和濃重的巴黎生活文化色彩吸引著人們。通過觀看錄像,學生更容易記住與食物相關的一系列詞匯,以及購買東西時的日常用語。這種方式使學生對詞匯的認識更加形象具體,記憶也更加深刻。
(二) 語法
以講授形容詞與副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為例,先講解教材中的相關語法要點,再看第19集《Pascal和面包店女主人的兒子》,為了維持日常的生活,Pascal干起了“臨時工”,照看面包店女主人的兒子Eric。越來越多的法國青少年至少從事一項體育運動,Eric選擇的是充滿異國風情的柔道。這段錄像是發(fā)生在柔道館的場景,以Pascal和Eric的對話為主,通過對柔道相關知識的問答和了解,將形容詞與副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非常巧妙地加入其中,讓學生非常自然地了解了該語法的應用。此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場景,比如:比較法國人度假出行時使用的交通工具。想象一下,他們選擇某種交通工具的理由。讓學生分組做口語練習,并注意使用比較級和最高級。以此來鞏固該項語法的構成和用法。
(三) 文化因素
在《走遍法國》中不僅能學到口語、詞匯和語法,還能了解法國的風土人情和文化背景。在第2集《參觀公寓》中,Julie介紹自己的父母與Benot相識,讓學生了解法國人在介紹他人時,通常遵循一定的順序。一般是先將客人介紹給主人,把年輕的介紹給年長的,把男士介紹給女士,以表示對主人、年長者和女士的尊重。在第4集《生日快樂!》中,Benot過生日,他的朋友們送他鮮花和禮物以示慶祝。讓學生了解在法國,送鮮花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社交行為,慶祝生日、婚禮或第一次約會都是送花的好時機。當你被邀請去別人家做客時,千萬不要空手而至,鮮花和包裝精美的禮品是最好的禮物。應該盡量避免贈送價值昂貴的禮物,過于貴重的禮物可能會引起主人的尷尬。在第7集《罷工日》中,Pascal要去文化中心面試,卻遇到了巴黎交通總罷工,最后只得借Franois的摩托車才到達了目的地。學生可以從中了解到愛罷工是法國人的特點之一。只要政府改革觸及了某些人的利益,這些人就會以罷工來抗議。而交通部門的罷工經常會引起程度不同的交通癱瘓。這樣滲透著法國文化、風土人情、習俗等文化因素的例子在《走遍法國》這套教材中不勝枚舉。非常直觀地給學生以視聽上的沖擊,對其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總之,《走遍法國》受到了廣大師生的認可,是適合二外法語學習者的寶貴的視聽資源。教師將其與所使用的教材相結合,組織生動的課堂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逐步克服聽說難關,提高二外法語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參考文獻:
[1]胡瑜,吳云鳳,編譯. (法)Guy Capelle,Noelle Gidon. 走遍法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2]孫輝.簡明法語教程[M].第2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作者簡介:高云,陜西省咸陽市,咸陽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