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宏觀經濟學是經濟管理相關專業(yè)本科學生的一門必修專業(yè)基礎課,但宏觀經濟學內容具有理論性、專業(yè)性和抽象性較強的特點,課堂上較少結合財經時事和相關案例,學生對這門課程難免有枯燥無趣的印象,如何有效提升宏觀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這門課程,并將宏觀經濟學理論運用于現實經濟問題的分析;也有利于豐富宏觀經濟學教學經驗。
關鍵詞:宏觀經濟學;本科教學;教學效果
一、 引言
宏觀經濟學是經濟學的學科分支之一,是經濟管理相關專業(yè)本科學生的一門必修專業(yè)基礎課,也是經濟學相關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必考科目之一,因此宏觀經濟學教學在經濟管理相關專業(yè)的本科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宏觀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存在教學模式單一、教學內容固化等問題,課堂上較少結合財經時事和相關案例,使學生缺乏該門課程的學習興趣,也缺少用經濟理論分析現實經濟問題的能力。
二、 宏觀經濟學本科教學現狀
(一) 教學內容重原理,輕實踐
每一位經濟學家的理論貢獻,基本都是對當時經濟狀況的解釋和分析,因此具有較強的現實背景。而大多數高校目前對于宏觀經濟學的教學上,都是以老師為主導,以教材中的基本原理為中心,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教學過程中很少涉及實踐環(huán)節(jié),課堂上學生也缺乏積極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問題的機會,基本停留在對宏觀經濟學理論知識的機械理解的層面,與課程設置初衷不符。
(二) 現有教材重理論,輕案例
目前很多高等院校的宏觀經濟學本科教材,都采用的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高鴻業(yè)編著的《西方經濟學》(宏觀分冊),該教材內容上涉及的數學原理不太復雜,符合經濟管理類本科生的數學基礎,并且課本的邏輯思路清晰,能夠讓學生很好地理解宏觀經濟學的脈絡和原理,但是課本中涉及的案例分析較少,學生難以將宏觀經濟學原理與實踐相結合。有的高校選用的是國外經典的宏觀經濟學教材,比如格里高利·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宏觀經濟學分冊),宏觀經濟學內容是西方經濟學家在相關經濟背景下對經濟現象進行的思考和解釋,形成的系列理論,曼昆版的教材能夠用簡單直白的案例更貼切地解釋宏觀經濟學相關原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宏觀經濟學原理,但是教材中的案例是以西方國家為背景,并沒有結合我國的實際經濟情況,使學生難以學以致用,運用于我國經濟現狀分析,另一方面,曼昆版教材以“經濟學十大原理”開篇,章節(jié)內容包括市場如何運行、市場和福利、公共部門經濟學、企業(yè)行為與產業(yè)組織以及勞動市場經濟學等等,教材章節(jié)設置上并未很好地體現宏觀經濟學理論脈絡,相比之下高鴻業(yè)版教材理論邏輯脈絡更加清晰,更便于學生對知識整體性的把握。
總而言之,宏觀經濟學本科教學內容和教材選擇上都有重視理論和原理,輕視案例和實踐的問題,尤其是缺乏一些結合中國當前經濟實踐的相關案例。學生在學習宏觀經濟學過程中多停留在對單純理論知識的理解和盲目接受,缺乏主動學習的興趣和對現實經濟問題的分析能力。
三、 宏觀經濟學本科教學探索與教學效果
保持課程內容的整體性。宏觀經濟學本科課程是由國民收入核算、國民收入的決定和國民收入的影響三大部分構成,在進入詳細的教學過程之前,應將課程的整體內容和邏輯脈絡理順,向學生解釋清楚,讓學生對宏觀經濟學理論體系有一個完整的了解,也便于在學習過程中理解章節(jié)的推進。宏觀經濟學理論是以凱恩斯經濟理論為基礎的,凱恩斯為了分析與解釋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大蕭條,于1936年發(fā)表了《就業(yè)、利息和貨幣通論》,宏觀經濟學就是以凱恩斯均衡的國民收入決定為基礎,逐步放松變量的過程,以此來逐步講授國民收入決定的簡單模型、IS-LM模型和ADAS模型,以及國民收入的影響。將宏觀經濟學理論脈絡和發(fā)展歷史進行介紹,有利于學生了解理論的形成與發(fā)展過程,也有利于理解宏觀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形成。
引入互動式的教學方式。一方面,引入我國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的現實案例,與宏觀經濟學某些章節(jié)的理論相結合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分組討論,每組代表或全體組員分別表達自己對案例中體現的問題與相關見解,并鼓勵學生提問討論,達到互動思考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宏觀經濟學教材涉及的都是經典理論,理論比較基礎,較少出現新的宏觀經濟學理論成果,要求學生利用圖書館、數據庫,進行文獻搜索,就最新的經濟理論進行分析探討,幫助學生學好基礎理論的前提下,學會理論更新,學會自主查找文獻解決問題,也學會運用最新的經濟學理論。
四、 結論
綜上所述,鑒于現有宏觀經濟學本科教學存在的重原理、輕實踐,重理論、輕案例的現狀,在宏觀經濟學本科教學過程中,有以下方面可以進行改進:教材的改善,更多地引入分析我國宏觀經濟現狀的案例,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更好地結合經濟實踐問題;教學方式的多樣化,課題上可以采用互動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地思考問題,并分析解決問題;教學內容的更新,除了宏觀經濟學教材上的經典理論,可以結合文獻,在課堂上加入更多宏觀經濟學新理論,有利于學生知識體系的更新。
參考文獻:
[1] 嵇正龍.信息碎片化背景下宏觀經濟學教學模式探索[J].經濟研究導刊,2014(32):237-238,247.
[2] 王曉慶.淺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宏觀經濟學課程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7(39):23.
[3] 張吉國,張復宏,孫兆東,等.宏觀經濟學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J].中國商貿,2014(2):190- 192.
[4] 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5] 陳銀娥,王毓槐.《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來自課堂外的思考[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 :107-108.
[6] 盧丹.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宏觀經濟學教學方法改革[J].教育現代化,2016(7) :72-73.
作者簡介:
陳芳,湖南省長沙市,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