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從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tǒng)后,特朗普高調的做事風格一直讓世界各國所驚嘆,面對當前的世界格局,中國和美國這兩個世界上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大國,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摩擦是否會被進一步激化?中美之間的貿易戰(zhàn)是否真的要開打?這些問題已經成為國際社會上熱議的話題,這些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很有可能引發(fā)更大規(guī)模的貿易戰(zhàn),甚至再次引發(fā)經濟危機,影響社會發(fā)展。面對美國貿易主管機構宣布的各項對我國貿易爭端不公的裁決,我們要保持冷靜,用客觀的態(tài)度進行審視,我們要做好中美間貿易爭端走到兩敗俱傷進行大規(guī)模競爭地步的心理準備,我們要有信心,并制定相關的應對措施、在中美之間的博弈中取得勝利,保持乃至提升中國在國際貿易體系中的地位。
關鍵詞:中美貿易;應對措施;風險;機遇
近年來美國發(fā)布的一系列針對中國的貿易爭端裁決都是不公的,可以看出美國對華貿易爭端的壓力具有明顯的抬頭之勢,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保護美國的經濟利益,給中國高速發(fā)展的經濟制造障礙。換句話說這其實已經不僅僅是兩國間的貿易競爭了,而是對中國的復興道路進行圍追堵截,在位的霸權國家公然阻止一個新興大國的崛起。
一、中美之間貿易競爭的起因
中美貿易之間的嚴重失衡是挑起這場貿易競爭的直接原因,美國要求中國進一步降低美對華貿易赤字,并進一步對美開放市場。其實,美國對中國發(fā)起貿易競爭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國經濟的全面崛起。在上個世紀80年代美國同樣對日本發(fā)生過貿易戰(zhàn)。當時的日本經濟發(fā)展迅猛,在世界各地收購企業(yè),而且特別喜歡收購美國的企業(yè)或資產,當日本三菱把美國的洛克菲勒中心大廈收購時,這個美國人心中的經濟象征給美國人心理造成了的沉重的打擊,美國一度盛傳日本可能要買下整個美國。隨之而來的就是美國針對日本發(fā)起的貿易戰(zhàn)爭,使日本經濟倒退了將近20年。
二、中美貿易之間的博弈
中國作為一個新崛起的大國,不可避免的威脅到了實力強大的美國,而美國面對這種威脅也一定會予以回應,通常面對這樣的威脅美國大多數都是以挑起貿易爭端的方式解決。但是伴隨著各國軍事實力的劇增,尤其是大國間均擁有威力巨大的核武器,大國間兵戎相見的可能性已基本為零。既然真實戰(zhàn)爭基本上不會發(fā)生,那么貿易戰(zhàn)爭就很有可能發(fā)生,現在美國正試圖用金融手段、經濟手段全面向中國動武,但是今天的中國并非當年的日本,中國與美國貿易競爭的結果也必然大有不同,中國現在擁有強大的政治實力和經濟實力與美國展開博弈,更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做后盾,我想中美之間的貿易競爭最終很可能以談判的方式進行和解,但這個博弈的過程很有可能是曠日持久。
三、中美貿易競爭的應對措施
中國首先要強化自己的綜合實力,對內要解決好發(fā)展不平衡的問題,加大改革力度,尤其是做好基礎性關鍵領域方面的改革,防范風險,消除杠桿,做好污染治理,振興鄉(xiāng)村經濟,加強 “一帶一路”經濟建設發(fā)展。在對美國貿易過程中抓住證據,把握有力時機進行穩(wěn)、準、狠的還擊。中國不愿意打貿易戰(zhàn),但同時也不怕打貿易戰(zhàn)。
一是面對外部霸權的欺壓,我們更要以更大的決心與勇氣,堅定不移的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2018年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四十個春秋,以更大決心和力度推動新一輪的改革開放是最好的回應方式,并且要繼續(xù)擴大在制造業(yè)領域和服務業(yè)領域的開放力度,特別是在百姓關心的養(yǎng)老、醫(yī)療、教育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
二是抓住時機進行還擊。面對美國對華的不友好態(tài)度,且對華貿易保護主義勢頭不減,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只有設定自己的底線,明確提出我國的關切點,反制于美國。在2018年11月美國將進行國會中期的選舉,我國可針對其選票居多的行業(yè)和領域進行精準打擊,如農副產品降低從美國進口的額度,轉從他國進口;適當進行人民貶值,拋售美國國債;增加美國企業(yè)在華投資的限制條件等。
三是聯(lián)合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繼續(xù)發(fā)展“一帶一路”,持續(xù)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美國的國內優(yōu)先戰(zhàn)略思想,為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提供了發(fā)展空間,如在全球氣候問題上、經濟全球化問題上中國贏得了國際各界的贊揚與尊重名。
從主觀意識上來講中美之間還是應該努力探索雙贏的合作方式,貿易競爭只會讓兩國蒙受巨大的損失,如果美國繼續(xù)步步緊逼,推動事態(tài)朝著不好的方向發(fā)展,那我們將別無選擇,只能接受中國在崛起這個關鍵點上所必須經歷的曲折與痛苦。需要提出的是,如果那一天真的到來,中國的發(fā)展步伐也絕不會停止不前,外部給與的壓力必將轉化為中國實力的加速發(fā)展的動力,而且中國擁有龐大的內需消費市場,在一定程度上足以抵消對美國貿易的減少。
結語:
美國越是對中國施加阻撓,越能刺激中國的發(fā)展,就越能增加中國發(fā)展的后勁,就越能給中國帶來希望。而對于中國來講,如果我們能夠頂住來自美國貿易競爭的壓力,使得由美國主動挑起的貿易戰(zhàn)爭無果而終,那么中國就是贏家。贏在了我們證明了自己的實力,美國用世界老大的身份來壓制我們,我們沒有畏懼,這就是實力;贏在了我們在貿易競爭的過程中,雖然我們有實力贏得這場貿易間的競爭,但是會謹慎的發(fā)揮實力,這也可以證明我們在一定程度上比美國更有資格成為世界主要領導國家之一,是一個能夠負責任、由擔當的新興大國。
參考文獻:
[1]戴翔,張二震,王原雪.特朗普貿易戰(zhàn)的基本邏輯、本質及其應對[J].南京社會科學,2018(04):11-17+29.
[2]蓋新哲,劉穎.中美潛在貿易戰(zhàn)的格局與應對[J].國際金融,2017(06):66-68.
[3]李昕.中美貿易摩擦——基于GTAP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12(11):50-65.
作者簡介:
張夢雨(1997年- ),女,漢族,經濟學學士學位,山東科技大學,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